天天看點

《資料庫原理與應用(第3版)》——2.5 資料庫管理系統

本節書摘來自華章出版社《資料庫原理與應用(第3版)》一 書中的第2章,第2.5節,作者:何玉潔,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

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是處理資料庫通路的系統軟體,從概念上講,它包括以下處理過程(參見圖2-12):

《資料庫原理與應用(第3版)》——2.5 資料庫管理系統

1)使用者使用資料庫語言(比如sql)發出一個通路請求。

2)dbms接受請求并分析。

3)然後dbms檢查使用者外模式、相應的外模式/概念模式間的映像、概念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間的映像和存儲結構定義。

通常在檢索資料時,從概念上講,dbms首先檢索所有要求的存儲記錄的值,然後構造所要求的概念記錄值,最後再構造所要求的外部記錄值。每個階段都可能需要資料類型或其他方面的轉換。當然,這個描述是簡化了的,非常簡單的。但這也說明了整個過程是解釋性的,因為它表明分析請求的處理、檢查各種模式等都是在運作時進行的。

dbms至少支援以下功能。

1)資料定義。dbms必須能夠接受資料庫定義的源形式,并把它們轉換成相應的目标形式,即dbms必須包括支援各種資料定義語言(ddl)的ddl處理器或編譯器。

2)資料操縱。dbms必須能夠檢索、更新或删除資料庫中已有的資料,或向資料庫中插入資料,即dbms必須包括資料操縱語言(dml)的dml處理器或編譯器。

3)優化和執行。計劃(在請求執行前就可以預見到的請求)的或非計劃(不可預知的請求)的資料操縱語言請求必須經過優化器的處理,優化器用來決定執行請求的最佳方式。

4)資料安全和完整性保證。dbms要監控使用者的請求,拒絕那些破壞dba定義的資料庫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請求。在編譯時或運作時或兩種情況下都會執行這些任務。在實際操作中,運作管理器調用檔案管理器來通路存儲的資料。

5)資料恢複和并發控制。dbms或其他相關的軟體,通常稱為“事務處理器”或“事務處理監控器”——必須保證有恢複和并發控制功能。

6)資料字典管理。dbms包括資料字典。資料字典本身也可以看作一個資料庫,隻不過它是系統資料庫,而不是使用者資料庫。“字典”是“關于資料的資料”(有時也稱為資料的描述或中繼資料)。特别地,在資料字典中,也儲存各種模式和映像的各種安全性和完整性限制。

有些人也把資料字典稱為目錄或分類,有時甚至稱為資料存儲池。

7)性能維護。dbms應盡可能高效地完成上述任務。

總而言之,dbms的目标就是提供資料庫的使用者接口。使用者接口可定義為系統的邊界,在此之下的資料對使用者來說是不可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