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啥壯實的農村屠夫更短命?這3點是主因,相同習慣的農民要注意

權威媒體報道,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4年提高了1歲。這同我國醫療技術的高速發展有關,當然也同人民更注重自己的健康有關。但是在農村有個職業的從業人員,看起來很壯實,但往往到了五六十歲就去世了,這個職業就是農村屠夫。今天讨論的話題是“為啥壯實的農村屠夫更短命?這3點是主因,相同習慣的農民要注意”。

為啥壯實的農村屠夫更短命?這3點是主因,相同習慣的農民要注意

筆者外公有個弟弟就是我們村裡的屠夫,去世時候剛59歲,雖然個子不高,但是人長得特别敦實,可就是這麼一個壯實的人,當年查出病來當年就去世了,生病的小半年折騰得不成人樣,去世的時候隻剩皮包骨頭了。另外,我們鄰村還有一位屠夫是給人殺豬的過程中突然就倒地去世的,後來了解到他常年有高血壓和高血脂的問題,最後可能是因為心髒突然發病去世的。這種早逝的屠夫在農村相對還是比較常見的。

為啥壯實的農村屠夫更短命?這3點是主因,相同習慣的農民要注意

那為什麼我國人民平均壽命都在增長,唯獨農村屠夫很難長壽呢?這要從屠夫的職業說起來,不同于其他職業多是白天上班,晚上休息,屠夫多是淩晨2、3點鐘起床,準備生豬屠宰,下水的清洗等工作,等到天亮的時候該準備的工作都準備好了,拿着屠宰好的豬肉去菜市場上賣就可以。通常情況下,夜晚睡眠最佳時間是11點到第二天5點,這其中11點到淩晨一點是肝膽最活躍的時間,清除體内毒素促進身體健康,淩晨3點到5點是肺髒等呼吸系統最活躍的時候,而屠夫由于工作所限,夜晚得不到有效的休息,雖然半天可以補覺,但日積月累還是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為啥壯實的農村屠夫更短命?這3點是主因,相同習慣的農民要注意

再就是屠夫的飲食習慣不好,因為常年接觸各種肉類,很多屠夫也都喜歡油大肉多的食物,甚至有些屠夫就是因為喜歡吃肉才趕上了這個行當。屠夫賣肉時一些雜碎肉往往賣不掉,最後剩下了屠夫也多會帶回家,炒菜、炖菜基本當天全吃了。有的屠夫辛苦了一天,好不容易手工了還喜歡喝點酒,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偶爾一兩次沒什麼,但時間長了,很容易誘發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這些慢性病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随時都有爆炸的可能。

為啥壯實的農村屠夫更短命?這3點是主因,相同習慣的農民要注意

還有就是屠夫工作本身對身體傷害比較大,殺一頭豬從開始忙活到全部幹完一半需要3、4個小時的時間,另外,有些地方殺豬為了更友善得去毛還有“吹豬”這個環節,就是将氣吹到豬的皮膚和肌肉中間,讓豬鼓起來,這個是很考驗屠夫肺活量的事情,而且常年這樣吹,對心肺功能都有一定的損傷。

農村的老人多不認為屠夫短命是因為職業對身體傷害比較大,更多的還是相信因果報應,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屠夫幹的就是殺生的營生,是以不能長壽。當然,這隻是一種迷信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為啥壯實的農村屠夫更短命?這3點是主因,相同習慣的農民要注意

屠夫的短命也在提醒我們,由于網絡和娛樂設施越來越發達,現在人們的夜生活也是越來越豐富,導緻人們睡得越來越晚,晚睡對身體的傷害是有科學依據的,既然有了屠夫這個前車之鑒,咱農民朋友平時的休息要注意,晚上11點到第二天的5點是最佳休息時間,睡覺時間也應該盡量安排在這個時間段内,保護好身體才能長壽。

為啥壯實的農村屠夫更短命?這3點是主因,相同習慣的農民要注意

再一個就是飲食習慣的問題,由于家庭收入高了,農民也都能頓頓吃肉了,肉雖好但不可以貪多,現在人不僅身高比以前高了,身體也更胖了,就跟平時大家的飲食有關,而人一胖血脂、血壓、血糖就容易出現問題,這些慢性病就是嚴重疾病的導火索。這也提醒咱農民朋友,生活好了,飲食更需要注意了,肉應該天天吃,但不能貪多。還有些農民覺得自己常年勞動,身體非常健康,其實鍛煉和勞動是兩回事,鍛煉是對身體有益的,而勞動是在慢性消耗身體,這也提醒農民朋友應該勞逸結合,防止過勞傷身。

為啥壯實的農村屠夫更短命?這3點是主因,相同習慣的農民要注意

最後一點,雖說因果報應是迷信的說法,但多做善事可以讓人精神愉悅,有了好的精神疾病也就不會那麼容易找上門來了,我們不是說“笑一笑,十年少”嗎?我們應該多做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有意義的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