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是過去,皆為序曲。”——莎士比亞
通過不斷發明工具,人類科技指數級進化。語言彙聚原始部落,馬镫開啟了中世紀的歐洲文明,“高産種子”引發人口爆炸,蒸汽機創造工業文明,大規模內建電路激活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供養人類......人類一直都不是“萬物之靈”,而是大自然最好的學生,人類研發新技術創造工具,甚至創造“老師”(例如谷歌圍棋老師alphago),不斷強化自身能力,馴服其他物種,開采地球資源,繁衍壯大。
每一個時代都會出現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通用型新技術資源,使人類社會躍遷到一個完全陌生的“未來文明”。在轉型變革過程中,不懂機械的農民成為工業時代的難民,不懂電腦的勞工成為資訊時代的難民,不懂大資料的公司白領是否會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難民?這個問題蘊藏着有趣的思考,科技一直在揭露複雜事物背後的本質規律,而規律則是在不同起始條件下可供計算的方法——“算法”,是以英國mathematica軟體創始人史蒂芬·沃爾夫勒姆指出“宇宙的本質是計算”(宇宙是元胞自動機),萬物皆有邏輯,萬事皆可計算,隻是現在各行各業受限于馮諾依曼架構計算速度與人腦思考的容量瓶頸,是以按照曆史規律,人類正在發明新一代工具——“資料智能引擎”,以蘊含資料學習能力的“智能計算體”感覺、認知、改造世界,并加速推動所有科學研發、商業轉型,雲計算、量子計算提升計算速度,從“細胞圖譜”到“基因療法”,從“自動駕駛貨車”到“僵屍物聯網”,從“360度自拍”到“刷臉支付”,從“強化學習”到“量子計算”,背後的“資料智能”以計算解構宇宙奧秘,不斷增強人類的思考邊界與智慧極限,每一代新技術工具都是人類“利己”的選擇,而資料智能引起的部分企業員工階段性轉崗、失業,則是“資訊難民”的“過渡性不适應”,換來人類整體的全局利益最大化。
工業革命是用機器來生産機器,智能革命是用ai來制造ai,資料智能的“福特生産線”将大批量、低成本、快速組裝出适用于各種場景的ai機器人,機器人的“心髒”就是專業ai處理器,例如視訊識别晶片、語音識别晶片、自動駕駛晶片等,工業資料智能體、農業資料智能體、金融資料智能體、生活服務資料智能體無處不在,試想二十年後的“雙11”購物節,不再是20億人在搶購、秒殺,而是數百億資料智能體懂得主人的喜好,自動線上上比價、砍價、支付,驅動線下機器人自動送貨、維修、投訴,機器銷售機器、機器維修機器、機器改進機器,自我學習型的資料智能解放人類的體力和腦力。
“資料智能”是“工具之王”,如蒸汽機、發電機、計算機一樣改變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超級資料智能體能夠“鏡像”般模拟真實地球的運轉,線上自我改造的智能算法即成為這個“賽博地球”的虛拟實體法則,進而仿真模拟、分析決策人類真實世界中的城市排程、制造生産、生活起居,以及大國之間的貿易沖突、戰争攻伐、物資調配,避免無謂的生産浪費、物資調動、戰争犧牲,資料智能成為人腦的“最強外挂”,國家與國家的競争、企業與企業的競争、人與人的競争都是“人機智能混合體”之間的競争,資料智能是人類發明曆史上最強大的工具,擅用資料智能者興,不懂資料智能者快速衰落。
“資料智能”工具終将人人普及。當每一代新技術工具剛出現時,總是晦澀難懂而潛力巨大,首先被财力雄厚的全球科研機構與國防科工機構使用,随後是具有創新意識的政府、企業,最後才是社會大衆,內建電路、網際網路都印證了這一點。然而這一階段略有不同,網際網路正在連接配接越來越多的國家、各行業企業、全球大衆,資料智能應用天然誕生在公共雲上或雲邊緣中,每一個機器終端都将遍布“原生網際網路智能服務”,像office軟體一樣簡單的資料智能工具,将真正降低入門使用門檻,橫亘在産業網際網路與消費網際網路之間的行業壁壘終會消失,“ai2b2c”的新範式正在各行業開花結果,網際網路企業與國家科研機構合作研發資料智能核心技術,并被政府、企業廣泛使用在新能源、新制造、新金融、新零售、新技術等領域中。例如“僵屍物聯網”中全球174億物聯終端的攻防都融入了機器學習技術;中國企業“協鑫光伏”采用工業資料智能提升太陽能矽片切片良品率,降低新能源成本;淘寶天貓“雙11”促銷中1207億交易商品全部采用“強化學習”技術設定電商網頁上的搜尋推薦排序;特斯拉、谷歌、沃爾沃等自動駕駛汽車采用雲上訓練資料智能、端上應用智能駕駛的方式,行駛5127公裡無需人工幹預,在中國杭州城市級紅綠燈、攝像頭都已由“城市大腦”掌控,車輛通行速度最高提升11%;中國1.5億消費者在日常消費中使用支付寶的“刷臉支付”,采用資料智能持續優化人臉識别技術;360度自拍在雲端拼接、渲染、分發、浏覽;華大基因等衆多生命科學機構利用普惠雲計算資源提供基因大資料分析服務、基因應用市場;目前,所有突破性技術都離不開雲端資料智能。
現在的“雲網端”是第一代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其容量是為70億人類上網建設準備的,而資料智能物聯網是由成百上千億智能體組成,包括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無人船、數字機床、聊天機器人、新聞機器人、導購機器人、ar眼鏡、智能攝像頭、智能音箱、智能路網,天然具有o2o屬性,超高頻資料智能間的互動流量将導緻全面更新至第二代物聯網基礎設施。
“資料智能”是全球科技發展的賦能器,而其基礎是計算能力。以阿裡雲為代表的雲計算産業,是中國科技實力換道超車的主陣地,美國科研、國防、大學、制造企業在雲上研究測試、生産合作,美國nasa用雲平台支撐好奇号火星車星際工程,ge以predix工業雲平台為全球工業企業分析生産大資料、監控裝置故障,谷歌雲上的tensorflow開發平台成為彙聚了全球最多的資料智能研究機構與開發者,不斷研發各行業ai應用産品。以雲計算探索資料智能,是中國各行業的科技加速器。通過在晶片、雲基礎設施、開放平台、行業應用領域長期投入,由國家承擔基礎研發,激活産業應用轉化,搶占全球制高點,不僅是中美歐等國商業重新繁榮的“催化劑”,更是國家興衰成敗的“殺手锏”,衷心祝願mit科技評論與阿裡雲研究中心合作出版的新書《科技之巅2》能夠影響所有中國創客與産業決策者,所有讀者從閱讀本書開始,走上天工開物、遇見未來的智能工匠之路!
阿裡雲研究中心主任 田豐
2017年5月2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