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面圪坨,以荞面為料,羊肉湯或羊雜湯為輔的一種特色小吃。
大同很适合種植荞麥。荞麥經過加工磨制,成為荞面。荞面的吃法很多,有擀面條、壓烙、烙餅、捏圪坨。其中以捏圪坨為最講究,捏圪坨又名捏貓耳朵。煮熟以後,澆以雞蛋、豆腐皮、金針、木耳的素鹵汁或者澆以羊肉臊子、豬肉臊子葷鹵汁,蘸而食之,味香可口,别具一格。

應州牛腰,山西應縣漢族特色小吃,屬于面食。是一種起源于清代中期的應縣美食,其色如咖啡,松軟甜潤。相傳在清代中期,應縣城内有個叫于義的飯店掌櫃把白面和糖稀和起來,捏成小餅,放入炸麻花的油鍋裡炸制,撈出一吃,味道甜潤,越嚼越香,而且顔色很象煮熟的牛腰,應州牛腰是以得名。
在山西各地的刀削面中,最出名的莫過于大同的刀削面。大同刀削面物美價廉,色、香、味俱全,形成了獨特的大同風格。很多外地朋友來到大同,在品嘗之後,都贊不絕口,可稱“面食王中王”。刀削面全憑刀削,是以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内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