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異步社群《擁抱變化——社交網絡時代的企業轉型之道》一書中的第1章,作者: 【美】sandy carter 譯者: 侯德傑 責編: 趙軒, 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擁抱變化——社交網絡時代的企業轉型之道
這個層面主要是幫助你掌握人們對你的公司、品牌、産品和服務的态度,并且幫助你回答這樣幾個問題:公司目前采取的是何種運作方式?為什麼我們這樣做不合适(或者合适)?如果我們做出一些改變的話,會有什麼結果?要想在市場中更具競争力,我們應該怎樣做?
通過與各個公司最高管理層的對話,我發現各個公司都在擔心将自己置身于部落格圈之後,會面臨着一些風險。我們知道,将自己置身于部落格圈之後,其最大優勢在于,公司與客戶能夠緊密聯系,客戶與員工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再受限于某個工作環境。在這樣一個開放的環境下,即使是你的好朋友,你也不可能指望他們隻表達一些你所希望聽到的想法,而我們的agenda體系具有很強的可實施性,能夠幫助你避開一些負面言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你的公司和品牌從負面的“公關風暴”中解脫出來。
舉個例子,達美樂比薩有過一次應對災難的“有趣”經曆。在我的家鄉北卡羅來納州,有一家小型達美樂比薩加盟店,店裡的兩名員工用錄影機記錄下了店裡的食品加工情況(加工環境非常惡劣,食品衛生得不到保障),并将其在網上釋出。這個視訊在youtube上迅速吸引了數百萬的點選,同時在twitter上達美樂也遭到了大範圍的抨擊。在等待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達美樂終于作出了回應——在youtube上做出公開道歉,并且通過一些傳統媒體進行危機公關。根據一家名為yougov的線上研究公司的調查結果,在短短的48小時内,人們對達美樂這個品牌的良好印象已經消失殆盡。這次事件表明,在現在這個時代,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傾聽”人們(顧客、競争對手或者員工)的網上言論,撰寫一些關于公司、品牌、産品或者人員的内容,并且與人們實作線上溝通。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次事件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正是這次網絡風波促使達美樂公司成功轉型為社交型企業,以最有效的方式管理公司信譽。現在,達美樂公司不僅制定了風險規避計劃,而且還通過積極傾聽公衆的心聲來管理其網絡信譽。我相信你一定已經發現了達美樂公司的變化,他們現在已經将重點放在傾聽人們的需求上,而這不僅僅是針對營銷環節,同樣也針對自己的産品加工環節。現在,他們通過網頁内容、facebook、twitter及foursquare等平台,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公司形象,并且建立了一套适應時代的信譽和風險管理體系!
所有的社交型企業都必須吸取達美樂公司的教訓:積極地籌備信譽管理,制定出風險管理計劃以防萬一。并且,請記住,在“傳統世界”裡,如果能在事故發生後48小時内作出回應,肯定會收到明顯的效果,但是在現在的社交時代裡,這樣的速度實在太慢。通過agenda體系的各個工作層面,你将會掌握如何迅速地、系統化地處理問題,實作對所有問題都能應對自如。換句話說,我們的agenda體系會輔助你制定出适合你的團隊政策,通過社交化媒體通信平台,實作随時随地對所有突發事件作出迅速響應(例如,我之前所舉的酒店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