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7年孔祥熙移居美國,1954年突發奇想要回台灣,目的隻有一個

孔祥熙,字庸之,号子淵,山西省太谷縣人。

孔祥熙是民國時期四大家族之孔家的代表人物,長期主理國民政府财政。抗戰後期,孔祥熙身陷鲸吞巨額美金公債醜聞,1945年5月,他不得不“辭去”行政院副院長職務,7月又辭去中央銀行總裁職務。

1947年孔祥熙移居美國,1954年突發奇想要回台灣,目的隻有一個

1946年,孔祥熙在上海對其财産作了認真清理,把能帶走的财産盡量轉移到香港和國外。

1947年夏,孔祥熙回到老家山西太谷,意在與本家及親戚告别,之後他先讓宋藹齡赴美,在做完所有善後工作後于這一年秋天來到上海。幾天後,孔祥熙向蔣介石及國民黨中央發出一電,以“忽接家人自美來電,謂夫人染患惡病,情況嚴重”為由,不等蔣介石準許,便匆匆飛往美國。

1947年孔祥熙移居美國,1954年突發奇想要回台灣,目的隻有一個

1950年,敗退台灣的蔣介石“總統府”聘他為“資政”,雖說這隻是一個挂名頭銜,不是什麼實職,但僅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蔣介石可謂給足了孔祥熙面子。孔祥熙沒予理睬。

1952年10月,國民黨在台灣召開“七大”,會議通過了第六屆中央委員“整肅案”,該案規定:在此次會議以後,中央委員應舉辦黨員意登記,“詳訂辦法,嚴加考核,分别去取”。孔祥熙仍不予理睬。次年,由蔣介石圈定準許開除國民黨黨籍名單,孔祥熙位居第一。

1947年孔祥熙移居美國,1954年突發奇想要回台灣,目的隻有一個

孔祥熙雖然在國民政府任過職,但不得不承認,孔祥熙骨子裡首先是一位趨利避害的商人。無論是蔣介石給的面子還是給的懲戒,孔祥熙都不予理睬,這并不說明他鐵了心定居美國,隻是他在尋找合适的機會。

1954年,蔣介石在台灣召開第二屆所謂“國民大會”。孔祥熙突發奇想,回台灣去競選“副總統”。為了謹慎起見,便派曾任過台灣省主席的魏道明先到台北去探察行情。

可謂此一時彼一時,此時的蔣介石對孔祥熙已不感興趣。

1947年孔祥熙移居美國,1954年突發奇想要回台灣,目的隻有一個

為了在台灣重建蔣家王朝,蔣介石把希望放在了太子蔣經國的身上,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對國民黨進行改造,重新進行人事安排,重用陳誠等人,讓他們輔佐蔣經國。

這種格局逐漸形成,不可能讓孔祥熙插上一腳。魏道明一到台灣,蔣介石授意陳誠、蔣經國,将孔祥熙的代表擋回去。于是,陳誠、蔣經國便命一家報紙發表文章,大罵豪門,矛頭直指孔祥熙,連魏道明也被當作豪門走狗一并痛罵。魏道明隻好灰溜溜地傳回美國向孔複命。

至此,孔祥熙第一次想回台灣、籍此複出的夢想徹底破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