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歸師勿遏 穰城之戰與敦刻爾克大撤退

作者:光明網

原 典

《百戰奇略》歸戰篇原文為:凡與敵相攻,若敵無故退歸,必須審察。果力疲糧竭,可選輕銳蹑之。若是歸師,則不可遏也。法(《孫子兵法·軍争篇》)曰:“歸師勿遏。”

歸戰篇認為,凡與敵人作戰時,如果敵人無緣無故撤退,必須認真察明原因。如果敵人确因力量衰竭、糧食斷絕而退走,可選派輕裝精銳部隊跟蹤追擊。如果是撤回本國的部隊,就不要攔擊它。誠如古代兵法所說:“對撤回本國的敵人,不要攔擊。”

歸師勿遏 穰城之戰與敦刻爾克大撤退

從敦刻爾克撤離的聯軍士兵。

戰 例

漢獻帝建安三年,曹操在穰城(今河南鄧州)圍攻張繡,劉表派兵前去救援。張繡趕到安衆(今河南鄧州東北)控守險要地形,以斷絕曹操退路。曹軍前後受敵,便在夜晚于險要處開鑿道地,假裝逃跑,暗地裡卻設下伏兵,等待張繡軍進入埋伏圈。張繡果然派出全部人馬追擊,曹操命埋伏的奇兵夾攻,一舉大破張繡。

1940年5月10日,納粹德軍閃擊西歐四國,使部署在西歐的英國遠征軍及法國、比利時、荷蘭四國聯軍陷入被動局面。5月21日,納粹德軍快速部隊分割英法聯軍戰略正面,封鎖英吉利海峽北部的加來海峽水域,阻止英軍增援,使英、法、比、荷聯軍約40個師在比、法邊境敦刻爾克地區陷入重圍,孤立無援。在英國首相丘吉爾的主持下,英軍統帥部迅速拟定“發電機計劃”,并于5月26日18時57分開始執行,抽調1000餘艘艦船和8500餘艘民間船隻,沖過德國空軍封鎖,奔赴敦刻爾克。自5月26日至6月4日,一共從敦刻爾克地域撤退34萬餘人。這就是戰争史上的一大奇迹——敦刻爾克大撤退。

計謀分析

審時度勢,判明情況。上篇逐戰中強調對“潰逃”之敵要疑以叩實,察而後動,即打探清楚對方的真實想法和意圖,再決定己方的行動。而歸戰特指對敵方主動退歸或示以敗走的作戰,與逐戰同屬追擊作戰應把握的原則。事實上,所謂“敵無故退歸”,僅僅是我不知其故,對敵而言自然是有故,無外乎3種原因。一是潰散敗逃,此時敵軍心士氣已大亂,此“歸”僅僅是為避免被全殲以求自保;二是佯敗退歸,或設伏待我,或誘我深入,在其牽制下長途勞師,以緻補給不濟,軍心不穩,喪失或降低我作戰能力;三是戰略放棄,暫時調整戰略重心、目标和戰術,以儲存實力。對于這3種可能性,應提前判斷歸敵的真實意圖,在正确了解敵情後再行動。穰城之戰,曹操放棄圍城,撤退本意是打算傳回許昌抵禦袁紹,是以其認為張繡失敗在于“遏吾歸師,而與吾死地”。實際上,張繡的失敗并不在于他率軍阻扼曹操“歸師”,而在于他對此“歸師”的真實情況缺乏具體分析和正确判斷,輕率出兵追擊,結果中了曹操僞遁惑敵、設伏誘殲之計。

掌握主動,把握戰機。“能因敵變化者,謂之神。”在正确掌握歸敵情況的基礎上,需要根據實際采取針對性戰術,見招拆招,若敵是力盡糧竭的真敗,我們就要“宜将剩勇追窮寇”,窮追猛打;若敵佯敗假“歸”企圖設伏,則應講究政策将計就計,或不急躁冒進,或避其伏區,或反設伏反包圍;若敵妄圖戰略轉移,為将來東山再起積蓄能量,應四處出擊全面開花,不給敵“留得青山”的時間和空間。無論采取何種作戰方式,其核心就是因敵變化,把握戰機,確定戰場主動。敦刻爾克撤退前,英法對德“宣而不戰”,寄希望于馬奇諾防線,然而納粹德軍首先攻打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并繞過馬奇諾防線從色當一帶渡河入法。英法聯軍一路後撤,1940年5月21日,納粹德軍将近40萬聯軍圍逼至敦刻爾克。雖一時占據主動,但納粹德軍作出錯誤判斷,未能阻止聯軍大規模撤退。

沉着冷靜,拿捏分寸。“歸師勿遏”,是孫子所論用兵八則之一。在當時條件下,攔截回國心切敵情不明的“歸師”風險性高、易遭失敗,為儲存實力強調“勿遏”有一定合理性。然而,作為牽涉國家利益的主體行為,戰争的最終目的還是打赢。“歸師勿遏”作為一種確定自身不敗的舉措,對敵殺傷和牽制并不大,過分強調“勿遏”顯然不是上乘之選。是以,對待歸戰需區分不同情況、不同環境、不同對象分析和運用,既應沉着冷靜不被敵人佯敗挑逗所牽制,也不應過于保守,為儲存實力裹足不前,贻誤戰機。無論敵是否真“歸”,主動權在我不在敵,通過積極有效的戰術行動調動和打擊歸敵,使戰争态勢始終向我所設計的方向發展,進止自如遊刃有餘,就能始終保持對歸戰的控制。“發電機計劃”的勝利實施,在于希特勒錯誤估計了雙方實力,為儲存裝甲力量停止坦克追擊,單一依靠納粹德國空軍力量,留給聯軍喘息之機。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聯軍雖然武器裝備丢棄殆盡,但儲存了大批有生力量,其中絕大部分成為後來反法西斯戰争的骨幹。(潘金橋 張苗)

來源: 中國國防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