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馬桶蓋在天貓賣爆,松下“蓋神”掌舵後做了一個決定......

智能馬桶蓋在天貓賣爆,松下“蓋神”掌舵後做了一個決定......

兩年前,财經作家吳曉波在公衆号裡寫了一篇《去日本買隻馬桶蓋》,不僅挑起了中國制造的話題,也帶火了智能馬桶蓋。2015年,松下智能馬桶蓋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從2014年的7萬台,上升至28萬台。

在松下中國衆多業務闆塊中,至今沒有一款産品能夠超越馬桶蓋的增長速度。

馬桶蓋銷量高速增長的背後,一個資料震驚了松下高層——50%以上銷量來自天貓。這無疑讓松下看到了中國電商管道的機會。

2017年4月1日,松下電器宣布:原松下電化住宅裝置機器(杭州)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松下家電(中國)有限公司,統籌家電市場銷售,任命吳亮為總經理,這是松下集團中國獨資企業第一位華人總經理。有意思的是,這位新任總經理,正是當年生産馬桶蓋公司的負責人。

巨頭開始轉身。

松下家電将天貓超級品牌日作為轉型第一戰,首次全品類亮相天貓。随後,ip化運作、網紅直播、内容營銷、o2o……松下第一次嘗試新媒體營運方式,拓寬營銷道路。雖然經曆了一系列從人員大幅變動,到事業部變革等波折,松下精神卻是一以貫之從未離開過,松下回來了。

智能馬桶蓋在天貓賣爆,松下“蓋神”掌舵後做了一個決定......

松下家電(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亮

“松下家電中國的銷售額目标是實作2600億日元。”吳亮向《天下網商》坦言,這一數字意味着,松下家電中國的成績至少翻一番。

那麼,松下的信心究竟從何而來呢?

一場長達12年的“馬拉松”

1987年,吳亮留學日本。在日本的酒店中,他好奇地按下酒店廁所馬桶蓋上的按鍵,結果水花濺了他一身。智能馬桶蓋這個在中國市場從未見過的新玩意,正是日本家庭的标配品。

從那時起,吳亮便與智能馬桶蓋結緣。隻是他未曾想到,有一天,智能馬桶蓋也風靡整個中國的時候,自己卻正是松下中國馬桶蓋工廠的總經理。

2015年初,松下智能馬桶蓋走紅了。但事實上,這背後是一場長達12年的“馬拉松”。

早在2001年,松下已開始将目光投向中國市場,并快速組織中國設計師赴日學習,并将馬桶蓋的整條生産線搬到中國。2004年,松下電化住宅裝置機器(杭州)有限公司成立,這裡成為了松下集團在全球範圍内唯一的潔身器研發、制造和銷售基地,所有業務由中國技術團隊負責。從成立至今,吳亮一直擔任着總經理。

然而這場馬桶蓋的中國之行并非一帆風順,更像是一場堪稱技術攻堅、市場驗證的戰役。

“水土不服”是松下最先遭遇的難題。由于中國市場馬桶蓋尺寸不一,産品适配無法實作。為此,團隊人員幾乎跑遍所有的市場,挨個測量所有能看到的坐便器,一一手繪收集資料。最終,經過大量資料分析,産品适配率高達90%以上。

智能馬桶蓋在天貓賣爆,松下“蓋神”掌舵後做了一個決定......

然後松下面臨的考驗并未就此結束——馬桶蓋的噴頭常常被堵塞。經過調查發現,由于中國地域廣闊,各地水質并不相同,例如北方地區水質過硬容易結水垢而堵塞噴頭。為此,研發團隊要求每個員工春節回家,必須帶一瓶家鄉的水。通過不間斷地分析取樣水,曆時幾年研發,研發人員終于破解應對硬水結垢的最大難題。

本以為此後智能馬桶蓋會大受歡迎,但卻遭遇首個“滑鐵盧”。

受傳統習慣影響,國内大多數家庭無法接受坐便器沖洗,而超過2000元的售價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門檻。由此,智能馬桶蓋成了一個冷門産品。

對于悄無聲息的中國市場,松下選擇了等待,但即使在銷售最艱難的時期,銷售額度的10%依舊用于研發。“智能馬桶蓋在日本家庭普及率已經超60%,是以松下更看中未來前景。”吳亮堅信,隻要消費者轉變觀念,一定會有爆發。

曆經十二年,吳亮終于等到了一次爆發的機會。

馬桶蓋火了

2015年1月25日,财經作家吳曉波在公衆号裡推送《去日本買隻馬桶蓋》一文,文章講述了消費更新後,中國人在日本購買電鍋、馬桶蓋帶回國。一時間,中國制造的話題被熱議。當天,文章閱讀量一舉突破167萬,智能馬桶蓋被意外引爆,甚至成為全國兩會熱議話題,就連李克強總理都作出回應。

就在話題持續發酵中,媒體發現原來消費者前往日本搶購的馬桶蓋,出自杭州下沙的松下工廠。3月1日,松下中國潔身器品牌潔樂官方微網誌表示,下沙是松下潔樂的工廠所在地,中國遊客背回來的馬桶蓋正是該工廠出口日本的。

松下的智能馬桶蓋,成了國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時任松下電化住宅裝置機器(杭州)有限公司 營業本部本部長金海龍回憶,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有媒體和企業前來園區參觀,而銷售的火爆足以用“極速飚升”來形容:隻要廠裡能生産多少,就能賣出多少。甚至,當年第一季度,就完成了全年銷售任務。

然而,這種非同尋常的現象,也招緻了松下内部擔憂:火爆的狀态,能延續到何時?松下又該如何應對?

智能馬桶蓋在天貓賣爆,松下“蓋神”掌舵後做了一個決定......

在這種态勢下,曾是職業馬拉松運動員的吳亮大膽果斷地做了一個決定:所有生産節奏,按照4倍增長做長期準備!

在松下進入中國37年中,鮮少有一個上司,敢于做出這樣大膽的決策。當這份關于馬桶蓋的生産報告發往日本總部後,總部從業人員甚至懷疑是否多加了兩個零。

最終,資料證明了這不是一場大躍進,而是源自于吳亮對市場精準判斷後的勝利。因為馬桶蓋的銷售走紅,吳亮被封上了“蓋神”的稱号。

除了話題熱議之外,消費結構的更新正推動着人們消費理念、消費行為的變革。當80、90後成為核心消費群體時,他們正颠覆着傳統的消費市場,尋求着更新、更好、更貴的産品。這場消費更新,成為松下馬桶蓋走紅的助推器。

最終,松下智能坐便器銷量從2014年的7萬台,上升至2015年的28多萬台,成功實作4倍增長。

體制的束縛

馬桶蓋熱賣的背後,有一個數字震驚了松下高層:50%以上智能馬桶蓋的銷售來自天貓。

彼時,電子商務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而且由于産品特殊,消費者即使來到線下,也不友善體驗沖洗功能。是以,電商增長勢頭更加明顯。

事實上,早在2013年,松下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各個銷售公司也先後開設了旗艦店。但一直以來,它更像是一個電商的旁觀者,電商在這頭,而它在那頭。因為松下一直停留于架構梳理、平台搭建等基礎性工作。

為什麼擁有全品類家電産品的松下,無法在天貓上快速增長呢?最大的束縛來自于體制。

被譽為“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創始人幸之助,在1933年創立了事業部制。從産品研發到生産再到營業銷售,松下依靠一體化的管理,迅速崛起成為全球企業神話,并成為日本企業效仿的典範。

然而,随着企業的不斷發展,事業部體制亂象叢生,2000年新上任的社長中村邦夫着手改革,廢除這一制度。在收獲短暫成效後,松下并沒有走出低迷的困局,巨額虧損接踵而至。直到2012年,臨危受命的津賀一宏成為新一任松下掌門人,宣布重建事業部體制,希望以此拯救松下。

與此同時,松下在中國市場動作頻頻。2011年,松下将收購的三洋電機洗衣機、冰箱業務轉售給了海爾;2013年,松下被曝關閉上海等離子組裝工廠;2015年,松下宣布停止山東松下電子資訊有限公司的生産,終結了中國境内的電視機自行生産業務。

此後幾年,松下内部的業務也随之調整。各事業部産品都尋找如何從過去的彩電産品,逐漸過渡到白色家電,以及美容儀、智能馬桶蓋、電鍋等生活家電。

當時,松下中國在家電領域有22家公司,雖然名義上大家都在集團内,但實際上大部分研發、生産、銷售部門都互相獨立,幾乎都分散于不同僚業部和銷售公司。在天貓上,松下有12家官方旗艦店,分别銷售着不同的品類商品,而每一家店鋪橫跨不同僚業部,又分屬不同銷售公司,還有的交由第三方代營運商。

外界看來,在縱橫交錯的複雜體制中松下要集結所有品類協同發展電商,并非易事。直到一場更深刻的改革,來臨了。

變革之後的狼性團隊

4月1日,原松下電化住宅裝置機器(杭州)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松下家電(中國)有限公司,全面統籌冰洗空、生活電器等大小家電市場銷售,吳亮擔任一把手。原本22家家電公司中的大部分總經理納入新公司,擔任部長。

新公司将獲得更多的經營權限,加快決策速度,提升在研發、生産、銷售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效率,為的是系統作戰,提高其在中國市場上的整體競争力。

同樣,新公司對營運方式也做出了最大的改革,為了适應中國市場更為快速的市場要求。重組後,松下家電中國實則複制了津賀一宏在松下日本總部做出的改革,提倡“制販技”(制造、銷售、技術)一體化,整合松下中國家電大品類,協同作戰能力開始顯現。

“松下家電意識到自身最大的缺點欠速度、欠協調、欠合力,這些我們都要改掉。”在接受《天下網商》采訪時,吳亮這樣直言, “我希望所有的團隊都能:從小綿羊,變成有狼性的團隊。”放在以往,“狼性”兩字似乎很難與松下建立關聯。

這場重大的結構改革,似乎改變了一切,一系列動作開始顯現。

智能馬桶蓋在天貓賣爆,松下“蓋神”掌舵後做了一個決定......

一個全新的電商部門橫空出世。整個團隊60多人,基本由90後的年輕人組成,被稱為松下史上最年輕的團隊之一。金海龍出任電商本部本部長,這個部門将承擔起大部分生活電器産品從活動策劃、營運,到銷售的全鍊路責任,以及負責其他部分産品的線上活動策劃與協調。

更名變革後的首場天貓超品日,就能看出松下發力電商的決心。

對于松下而言,許多看似常用的營銷手法都是第一次嘗試。一場以“尋找哆啦a夢”的話題讨論,是松下首次嘗試ip化運作。借用這一80後90後熟悉的經典ip形象,松下努力與忠粉建立聯系,做微網誌互動。松下還找來20位網紅玩直播,美女主播示範松下家電新用法,并空降全國三大松下生活館,與網友聊聊衣食住行。此外,女神林志玲、高圓圓等kol現身,通過多元化的方式抵達粉絲。

“松下的架構比大多數的外企都要複雜,是以電商部門要從打通整個體系,一起走到天貓上做活動,對松下來說,并不容易。”天貓電器美家事業部廚衛資深營運專員齊路(花名:道證)坦言,為了讓分屬各個子公司的12家松下旗艦店一起參與天貓超級日,松下與天貓協調多次,最終采用松下電器旗艦店承接超品日活動首頁面,其餘店鋪同步活動的方式,進而實作協同作戰。最終,松下超級品牌日覆寫全網3億以上人次,店鋪訪客爆棚增長600%,當天銷量創下3000萬。

除了超品日,松下在即将到來的天貓618做足了準備,旗下的核心家電、家裝産品線擁抱天貓。據了解,松下美容儀、面包機、按摩椅、蒸烤箱等核心産品,正代表了高品質、智能化等理念,高度契合了天貓理想生活趨勢,而這一次,松下給出了史上最有誠意的價格,其中,天貓618期間,松下智能馬桶蓋優惠力度更是超越去年雙11,以此回饋給天貓消費者。

智能馬桶蓋在天貓賣爆,松下“蓋神”掌舵後做了一個決定......

松下家電中國在這個最需要協同作戰能力的線上戰場,邁出了重要一步。

從單品作戰,到全屋智能

“馬桶蓋事件更像天上掉餡餅,不會再有了!我們目标将不會聚焦于單品作戰。”吳亮清楚,單品類的作用有局限性,一定要在天貓發揮松下的全品類優勢。

這意味着松下必須打破現有的線上銷售格局。

有資料顯示,從松下家電的線上布局看,品類占比分布不均。例如,2016年,松下小家電線上銷售可觀,電鍋、美容儀、吹風機等品類的線上銷量顯著,占比超過50%。然而,諸如冰洗空等大家電的線上占比不到10%。如果能提升這部分體量大、市場大的大家電份額,整個松下家電的線上比例就會提升超過20%。

金海龍認為,帶動大家電占比,不僅需要市場教育,而也依賴于線下服務市場的同步,這是松下下一步的工作——打通線上與線下資源。這次天貓超級品牌日,松下聯合40家線下生活館、79家線下建材店,首次實作了線上線下“同款、同價、同質、同服務”。

全品類,被認為是松下電商協同作戰的第一步,但其背後有着更大的野心。

智能馬桶蓋在天貓賣爆,松下“蓋神”掌舵後做了一個決定......

在今年awe的家電競技場上,幾乎所有的巨頭品牌都炫出了物聯網、lot技術,并紛紛提出智能解決方案。相比而言,松下不僅是日本最大的家裝建材商,也是知名的傳感器生産商,是以,松下的優勢來自b2b領域,而且産品品類跨度大,這些都将成為未來物聯網應用的基礎。

“将市場細分化,同時與住宅相結合,打造‘住x空間’,是物聯網的關鍵所在。”去年7月,津賀一宏在中國接受采訪時,他提出了這樣的觀點,當被問及這政策在中國等其他國家能否行通時,他的回答:“我們要步步為營,一點點增加一般商品的品類,注重貼近當地消費者,開發出适合當地市場特有的産品。之後我們再嘗試像日本的一樣,挑戰開發新商品。”

一年後,這一做法被複制到中國。天貓超級品牌日當天,松下首次釋出“全屋智能”概念,整個家庭空間被劃分為卧室、客廳、衛浴、廚房四大空間。它是這麼被描述的:從家裝産品到家電産品覆寫全家,通過智能系統實作家居一體化,将生活空間和管家式服務相結合。

這意味着原來的單品作戰,正式上升至空間的協同作戰。在吳亮的規劃中,今年天貓雙11,松下的全屋智能概念有望做到“半屋”,并在之後兩年達到高潮。

編輯:張潔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4wanogszjplbcqomvdx2fq">原文連結</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