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淡水河谷中國區總裁謝雪:未來幾年中國鋼鐵需求将保持高位

作者:燕子的工作場所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陳一良|上海報道

根據海關總署釋出的資料,2019年中國将進口10.7億噸鐵礦石,進口額為1014.6億美元。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鐵礦石主要進口國之一。

世界鐵礦石巨頭淡水河谷(Vale)中國業務主管謝雪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盡管國内房地産開發可能放緩,但在基礎設施、機械和汽車需求的支撐下,預計未來幾年中國鋼鐵需求将保持在較高水準。

淡水河谷中國區總裁謝雪:未來幾年中國鋼鐵需求将保持高位

謝雪,淡水河谷中國區總裁。

連續第三年參加世博會

淡水河谷總部位于巴西裡約熱内盧,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金屬和礦産公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和鎳生産商之一,生産球礦、錳礦石、鐵合金、冶金和動力煤、銅、鉑、金等。

淡水河谷自2018年、1018年、1008年舉辦首屆世博會以來,已連續第三年參加世博會,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參加世博會的國際礦業企業。

而對于博覽會如期舉辦的疫情,謝雪頗為惋惜。

"第三屆世博會如期舉行,向世界發出了一個明确的信号,即中國已經從新的肺炎大流行中恢複過來,這是中國自疫情爆發以來采取的一系列審慎的防控措施所取得的令人欽佩的成就。"謝雪說。

淡水河谷中國區總裁謝雪:未來幾年中國鋼鐵需求将保持高位

淡水河谷展位位于世博會8.2館服務貿易區A1-27展位。陳毅良,《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謝雪認為,開放已成為當代中國的獨特象征,也給了淡水河谷更多的發展機遇。

"正如習近平總統所說,'中國敞開的大門隻會越來越大。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們通過交流平台世博會展示了我們的綠色礦物,綠色物流解決方案和一些創新技術。展會還為我們提供一個積極傾聽的平台,我們有機會在世博會期間與客戶和合作夥伴會面,以更好地了解他們對我們産品和服務的需求和要求。"謝雪說。

淡水河谷自1973年首次向中國出口鐵礦石以來,已經與中國建立了近半個世紀的合作關系。

解振華表示,淡水河谷的增長與中國的發展密切相關,特别是自1978年成立以來。

"正是我們與快速增長的中國的合作夥伴關系創造了淡水河谷,一家偉大的公司。"謝雪說。

繼續看好中國市場

在世界經濟放緩之際,解振華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他仍然看好中國市場的前景。

"盡管房地産開發可能放緩,但我們預計未來幾年中國的鋼鐵需求将保持在較高水準,這得益于對基礎設施、機械和汽車的需求。中國的内部經濟周期政策還将通過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新的城市化(一二線城市周圍的城市群)來提振國内鋼鐵需求。解振華表示,中國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關注和實作碳中和的長期目标也将為淡水河谷的發展提供機遇,"我們将通過供應球粉來幫助中國客戶增加球礦的使用,并向中國客戶提供更多的'綠色礦物',如加拉加斯粉(IOCJ)和巴西混合粉(BRBF)。

自2006年以來,中國一直是淡水河谷最大的市場。2019年,中國将占全球海運鐵礦石進口的73%,占淡水河谷鐵礦石出口總量的61%。

解振華表示,2020年中國的需求依然強勁,每天有超過300萬噸的鋼鐵。

10月,淡水河谷宣布将與甯波舟山港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浙江省舟山市大鼠郎湖碼頭建設、擁有和營運西三區項目。

"我們将擁有合資企業50%的股份,我們将貢獻約1.09億至1.56億美元。該項目的建設将在雙方通過中國集中申報審查和其他相關監管準許後開始。西三區項目将戰略性地確定淡水河谷在中國的港口容量,該項目再次展示了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長期積極展望。"謝雪說。

重申淡水河谷對碳中和的承諾

謝先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淡水河谷不僅會在今年的活動中繼續展示公司的優質鐵礦石和賤金屬産品,還将重申公司對碳中和的承諾,并分享公司為實作可持續發展目标而采取的行動。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在一定時期内,通過造林、節能減排等方式,為抵消自身二氧化碳排放,實作二氧化碳"零排放"而直接或間接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我國剛剛宣布了到2060年實作碳中和的雄心勃勃的目标。淡水河谷還在2020年宣布,它将在未來十年内投資至少20億美元,到2030年将公司的"範圍一"和"範圍二"絕對排放量從2017年的水準減少33%,到2050年實作碳中和。

溫室氣體排放"範圍一"是指在營運中消耗柴油、天然氣、煤炭和汽油的直接排放,這些排放可以由人類控制和管理。"範圍II"是指電力或蒸汽消耗的間接排放,其中許多我們無法管理,但可以通過提高能源效率來減少。

據了解,這是采礦業有史以來緻力于應對氣候變化的最大投資。

"我們還希望通過我們的高品質礦物和創新煉鋼技術,幫助中國鋼廠提高能源效率并減少排放,進而為中國的氣候議程做出貢獻。"謝雪說。

編輯:姚坤

(版權歸《中國經濟周刊》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擅自轉載、編輯、連結、轉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