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聖誕節和平安夜,我們得到了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坊間流傳多年的《老友記·重聚篇》,終于要真的來臨;壞消息是,《老友記》片頭曲的作者,在平安夜心髒驟停去世。
重聚給了我們最圓滿的結尾,辭世也帶來了深重的遺憾,但無論哪個消息,背後揮之不去的,依然是25年來,這部劇帶給我們的感動和溫暖。
根據美媒帶來的最新消息,“瑞秋”詹妮弗·安妮斯頓、“莫妮卡”柯特妮·考克斯、“菲比”麗莎·庫卓“三姐妹”,近日合體登上《people》封面,終于确認,《老友記》将推出重聚特别篇。
據悉,這次的版本,将由華納流媒體平台 hbo max 傾力打造,原劇中的六位主角,以及兩位金牌主創 david crane、marta kauffman 都将悉數回歸。
雖然更多的細節還不便透露,但是重聚篇的闆上釘釘,已經為劇迷們打了一劑強心針,堪稱是今年最好的聖誕禮物。
萬千粉絲已經開始構想,在錢德勒和莫妮卡郊區的房子裡,兩個孩子是不是已經健康快樂地成長,裡面會不會有專門留給喬伊的一間房。
瑞秋和羅斯是不是又陷入了分分合合的境地,一邊手忙腳亂地帶着女兒 emma,一邊重新追愛紐約城,讓劇迷們一會兒哭暈,一會兒吃糖。
“怪咖”菲比是不是跟邁克生了sophie 和 mike junior,順利當上了心心念念的 soccer mom,喬伊還一個人孤獨地在演藝圈闖蕩。
“笑聲奪命珍妮斯”會不會出場?guther 會不會還在 central perk 咖啡廳跑堂?
太多的可能性,太多遲來的感動,太多的猝不及防的溫暖,僅僅在聽到“确定重聚”,就已經鋪天蓋地地向我們襲來。
要知道這部伴随着幾代中國人美劇啟蒙的“第一美劇”,還有那熟悉的主題曲 i'll be there for you 和當中近乎經典的鼓掌節拍,都已經深深印在腦海裡,讓每個劇迷都如數家珍。
可令我們難過的是,那個創作出經典旋律的 allee willis 離開了。
據cnn的消息,willis 不僅創作了《老友記》主題曲《i'll be there for you》,還有《地球、風與火》中的歌曲《九月》和《布吉仙境》等,并兩次獲得格萊美獎。
今年72歲的她,因為心髒停搏離世。而就在12月6日,飾演《老友記》中瑞秋爸爸的羅恩·萊布曼也去世了。他生前有很長時間都在和肺炎作鬥争。
作為拿過艾美獎的老戲骨,他曾參演過《情歸紐澤西》《迷途人生》《五号屠宰場》等佳作,每個角色都非常鮮活。
更别說在《老友記》裡面,萊布曼令人爆笑的演繹,讓瑞秋的醫生爸爸成為我們磨滅不了的老友記憶。
我們已經開始和《老友記》裡的人說再見了。
好在主演們信誓旦旦的“不可能拍重聚,會毀掉大家心中經典”的說辭,也終于被“打臉”。
不看《老友記》的人常常問道:“這部劇到底反映了文化,還是說文化決定了這部劇會出現什麼内容?”
這個聽上去“先有雞or先有蛋”的問題,其實也展現了,《老友記》一邊展現流行文化,一邊又創造了流行文化的雙重屬性。
就拿流行文化的梗來說吧,《老友記》真的都是緊緊跟上。
有次感恩節,莫妮卡的父母要來吃晚飯。莫妮卡問錢德勒:「猜猜誰要來參加晚宴呢?」錢德勒脫口而出:「西德尼 · 波特?」
西德尼 · 波特是第一個獲得奧斯卡的黑人影帝,而那部捧金之作,就是一《猜猜誰來赴晚宴》的電影。
錢德勒的這個玩笑梗,不僅恰好對上了莫妮卡的問題,而且“不受歡迎的準女婿見女生父母”的情節,也和電影内容不謀而合。
在比較靠前的劇集裡,菲比給錢德勒和喬伊剪頭發,因為效果相當好,每個人都瘋狂進行商業吹捧。
莫妮卡看過了别人的買家秀,表示也想下一單,讓菲比也幫她剪個漂亮的發型:「要黛米 · 摩爾同款!」黛米 · 摩爾,就是人鬼情未了裡,那個憂郁又美麗的女主角。
然而菲比聽成了,杜德利 · 摩爾(dudley moore),就是在《闊少爺》裡面演貴公子哥的那位。
頂着美發大師光環的菲比,就這樣三下五除二,給莫妮卡把頭發剪毀了。
雖然這段好笑的劇情,說到底還是諧音梗,但反映的也的确是當年的電視劇流行文化。
另外,對于經典文學和大衆讀物這塊,《老友記》當真也是做得很不錯。
沒念過高中的菲比,報班認真學《呼嘯山莊》,上過高中卻不好好念書的瑞秋卻來湊熱鬧一起上課,最後回答問題的時候,卻偷了菲比的答案,讓菲比課上出醜。是以在讀《簡愛》的時候,菲比也分分鐘報複回去。
看到這段誰不笑懵呢?
這些精彩片段,讓人在看的時候會心一笑,感歎妙極之後,又突然黯然神傷,什麼時候這樣紮實的劇情才能出現在國産片?
但這還沒有完,《老友記》的好并不在于單純反映流行文化,它的高明之處是,把自己也變成了一種流行。
其中最顯著的一個展現就是瑞秋的發型:the rachel haircut,就是這個看起來仿佛長着腳的發型。
《老友記》漸漸火起來的時候,這個發型也越來越風靡,很多年輕女孩都争相剪這個發型,火爆程度令發廊的托尼老師都震驚不已。
對于妝發老師來說,她不過是拿起剪刀,剪出了一款她覺得好看的、符合瑞秋性格的發型,但是在觀劇大衆的眼裡,卻成了曆史中的一個标記與注腳。
《老友記》不光反映出了一種時代感,無形中有了時間的烙印,但是在那之外,它又超越了時間,不動聲色地赢得了所有人的愛憐。
1994年,《老友記》橫空出世。真的感謝那一年。電影史上神奇的一年,對美劇也是。
25年後的今天,你依然可以說,在美劇曆史上,像這樣塑造人物之成功、觸及觀衆範圍之廣、影響時間之長遠的劇,鳳毛麟角。
它讓愛情在身邊,友情住對面,成了所有年輕人的夢。
拿喬伊和錢德勒來說,誰能想到,兩個男人之間的友誼讓無數人又哭又笑,雖然有時候是損友,但僅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對方就心領神會,無需多言。
身為朋友,不需要在一起幹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兒,有句話說“dirty secrets make friends,”但其實“dumb stuff also make friends”,一起幹點蠢事兒,也真的非常可愛。
這種有了老婆之後,還照顧對方、了解對方的默契,真的難能可貴。
當然,友誼的呈現方式也并不隻是一種,有時候一些比較奇特的組合,也能擦出讓我們落淚的火花。
“怪人”菲比從小目睹了母親的死亡和父親的出走,青少年時期就住在一個紙箱子裡,在大街上流浪,她的夢想就是學會騎自行車,因為從來沒有人在後面扶着她。
是以當ross送她一輛粉色芭比自行車的時候,我們第一反應不是這輛自行車的尺寸和顔色多麼奇怪,而是我們懂得,真正的朋友懂得我們身上所有的痛點,不管我們自己曾經怎樣怼過對方,但是在那個最脆弱的時刻,真朋友必定都在陪着吧。
若是談到感情,當追愛屢屢失敗,愛情的路上命運多舛之時,想愛又不敢愛,不正是無數人曾經經曆過的崩潰狀态?
而一旦遇到了對的人,你會看到,沒有過多海誓山盟的加持,沒有過多小心翼翼的維持,有一天,像講段子一樣說出來彼此之間發生的一切時,這才是最理想的狀态,最完美的羁絆。
當然,這種朋友變戀人的模式自有妙處,但是羅斯和瑞秋的虐戀兜兜轉轉,更是讓我們的心情跟着轉陰轉晴。
其實誰該是誰的早已注定,當羅斯列舉完朱莉的一大堆優點之後,失望地說出那句,“she's not rachel.”可她不是瑞秋啊!
是啊隻因為你不是她,是以即便你千好萬好,我也不能選你,你根本不差,隻是輸在你不是她。隻有她才是我的“龍蝦”。
25年,老友們在中央咖啡館一起 hang out 了25年。
是戴着火雞的莫妮卡:
是當自己不舒服的時候就開玩笑的錢德勒:
是不想成為“鞋子”的瑞秋:
愛恐龍堪比愛瑞秋的羅斯:
還有看《閃靈》害怕到把書放進冰箱的喬伊:
隻要他們還在那裡喝着咖啡聊着天,我們的友情就不會散,我們的愛情也不會死,我們就會一直看下去,看到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