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肘子是豬的腿肉,分為前肘, 也稱前蹄髈,其皮厚、筋多、膠質重、瘦肉多,常帶皮烹制,肥而不膩。宜燒、扒、醬、焖、鹵、制湯等。如紅燒肘子、菜心扒肘子、紅焖肘子;後肘, 也稱後蹄髈,因結締組織較前肘含量多,皮老韌,品質較前肘差。其烹制方法,和用途基本同前肘。
紅燒肘子
原料:
主料 肘子1000克。輔料 花生油2000克(實耗75克),醬油50克,料酒75克,鹽1.5克,蔥、姜、五香料少許,澱粉15克,糖10克,湯适量,青蒜少許。
制作方法:
1、選皮雹毛孔細小的新鮮肘子,剔去骨頭,修整成圓桃形狀。
2、肘子皮朝上,放入五香料鹵鍋加熱,煮至五成熟撈出。
3、将油鍋燒熱,把肘子皮朝下炸呈黃色,炸時不停地翻動,以防糊底。
4、炸好肘子撈出,放一碗内,加蔥、姜,用鹵湯對些水,澆入碗中,上屜蒸爛。
5、将蒸好的肘子扣入大盤内,湯瀝在久中,加入料酒、味精,調一下色味,開始勾芡,撒上青蒜段,淋入明油,澆在肘子上即成。
特點:
金紅色,軟爛鮮香。肘香飄蕩,味美爽口。
王漿焖肘子
蜂王漿5克,豬肘子750克,澱粉25克,蔥塊10克,姜塊10克,醬油50克,香菜25克,花椒5克,八角5克,味精1克,豆油25克。
1、将豬肘子皮刮洗幹淨,放湯鍋内煮至八分熟時撈出,剔去骨,肘子皮面抹上蜂王漿。
2、将豬肘子放入八成熱的油鍋内,炸至火紅時撈出。将肘子肉面剞上十字深切口,肘皮相連,皮向下擺在碗内,放上蔥、姜塊、花椒、八角、醬油,上屜蒸熟透取出,挑去蔥、姜塊、花椒、八角。
3、将湯滗入勺内,把肘子扣在盤中間,湯開時勾澱粉芡,淋明油,澆在肘子上,撒上香菜段即成。
功效:補虛強體,延年益壽。
用法:佐餐食用。
應用:适用于久病虛弱、老年體弱者。
鍋燒肘子
鍺肘子1 個(重約1000克),鹽,醬油,糖,大料,桂皮,澱粉,湯,油各适量
(1)将豬肘子刮洗幹淨,剔去骨頭,入鍋煮至六成熟撈出,控幹水分,用幹淨布将水分搌淨。
(2)在肘子皮上抹一層醬油,起鍋上火放油燒熱,把肘子皮向下炸至皮起泡後,撈出控油。
(3)将炸好的肘子放在盆中,加鹽,醬油,糖,大料,桂皮,适量的湯上鍋蒸軟爛取出,肉皮向上裝盤。蒸肉原湯倒入炒鍋中,燒開,水澱粉勾芡,将汁澆在肘子上即可。
心得:炸肉時,一定要肉皮向下,肉皮炸起泡,口感才好。
色澤紅亮,鮮香味醇。
豆瓣肘子
豬肘(去骨)500克。 青蒜苗100克、鄲縣豆瓣25克。豬化油50克、鮮湯500克、鹽3克、料酒15克、糖色15克、素油30克、水豆粉15克。
1、豬肘洗淨,與雞骨入鍋出水,撈出沖洗淨。用刀将肘剞成大方塊,将雞骨架墊于鍋内,肘子皮向下放于雞骨上。
2、炒鍋置火上,下豬化油燒熱,放剁細的豆瓣炒出紅色,加鮮湯,瀝去豆瓣渣,下鹽、料酒、糖色,倒入裝肘子的鍋中:将鍋置大火上燒沸,去掉浮沫,移至小火煨至汁濃肉火巴時,将肘子撈出。
3、鍋下油燒熱,下青蒜苗、鹽、料酒,稍炒,起鍋墊于盤底,肘子皮向上放于蒜苗上,)煨肘于厚汁收濃,加水豆粉勾芡,收汁,亮油時,起鍋淋于肘子上即成。
色潤紅亮,肘子糍糯,肥而不膩,微辣鮮香。
醬汁肘子
主料:豬前肘子1個(重約750克)。調料:鹵汁50克,精鹽1.5克。
1.将豬前肘去盡骨質,刀工成半圓形。用烙鐵烙盡肘皮上的餘毛,置清水中浸泡10分鐘後,刮洗幹淨。再在肘子肉的一面剞上刀。
2.鍋内放冷水1000克,将肘子煮至四成熟取出,移入鹵鍋内,用中火煮至八成爛。
3.将煮爛的肘子扣入缽内,再取鹵鍋裡的鹵汁50克,加精鹽攪勻,淋在肘子上,入籠蒸爛即成
色澤紅亮,肉爛味香,微鹹帶甜,肥而不膩
椒鹽肘子
豬肘子1個(約1.5公斤左右),植物油2公斤(實耗約50克),料酒、醬油各15克,花椒、大料各5克,鹽7克,花椒鹽10克,糖少許,雞湯2.5公斤。
(1) 在開水鍋中将豬肘子煮燙緊透後,撈出,用涼水泡上,把污毛刮洗幹淨。把糖色在皮上塗抹一層放在盆内。加進料酒、醬油、花椒、大料、鹽,再上屜蒸約2小時,把肘子蒸爛取出,控去水分。
(2) 炒勺将植物油燒至8成熱而後下入肘子,炸至皮酥脆時撈出瀝油,切成一字條擺放在盤中。花椒鹽裝碟随肘子上桌。
外酥裡嫩,味香鹹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