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說:蚝仔煎是潮汕一大美食,但為什麼如此美食在澄海民間卻有“罰賊食蚝煎”這樣一個故事流傳呢?
明末清初期間。澄海縣鹽鴻壇頭村不外百幾十戶人家。這裡得天獨厚,村子海堤外面是一大片淺海灘,村民大多以出海捕魚為生,尤以養蚝采蚝遠近馳名。

随着村民日子好過,村中辦起了創鄉以來第一所國小堂,聘請一位山内老先生前來執教。村民們把辦學堂看得比過年過節還鄭重,對滿腹文墨戴着花眼鏡的老先生更是畢恭畢敬。老先生的膳食,由村民們按學生戶頭輪流。人人都想以上賓款待老先生。
第一戶的第一餐,以本地名食蚝煎先奉敬。老先生看着那煎得冒油的蚝煎,喉結不禁動了起來,那麼大盤的蚝煎沒多少工夫便給吃完了,再端來了魚、蝦、雞蛋湯什麼的,他已一口也吃不下了。
當晚,輪着明天宴請老先生吃飯的第二戶,登門前來第一戶請教。隔天三餐安排的便也都是蚝煎。
老先生愛吃蚝煎的消息在村民中悄悄傳開,第三戶、第四戶……餐餐都以蚝煎敬請老先生。
日日蚝煎、餐餐蚝煎,一聽到學生家長上學堂請他吃飯,老先生渾身就起雞皮疙瘩。他想說出苦衷,又怕有辱斯文。每餐。飯桌上擺上來的都是蚝煎,簡直是活受罪!
有一天,村民們抓住了外鄉來的一個小賊。捆在學堂門口石柱上。圍觀的人很多。怎樣才能解恨地懲罰這個小偷呢?有的說給他喂狗屎,有的說給他刺指甲,衆說不一。這時恰巧老先生從學堂裡走了出來,村民們就此要老先生出主意。
老先生一聽,連想也沒想,脫口便說:“罰賊食蚝煎!”
至此,大家才知道老先生吃蚝煎吃得怕了,真是好心變成憾事呵!
在民間還有另外一版本:許多年前,在盛産蚝仔的澄海鹽竈鄉,有一個屢教不改的小偷又一次被捉到。鄉民拿他沒辦法,送官府,關幾天後放出來;痛打一頓,又怕錯手打成殘廢;好言相勸,他又不思悔改。有一老者忽出奇想,說此人最喜吃蚝烙,就罰他食蚝烙。那賊仔聽了好高興,起初大吞大咽,但沒吃上一“鼎”,就飽膩了,最後吃得眼淚橫流,比挨一頓痛打還難受,隻得求饒,保證以後改邪歸正。他因怕再被罰食蚝烙,從此果然走上正道。
來源:鹽鴻生活
免責聲明:本内容來源于網絡,僅做分享交流之用,無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于背景聯系責編,我們将及時處理。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