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漸進增強——跨平台使用者體驗設計》一1.2 早期的Web是什麼樣

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漸進增強——跨平台使用者體驗設計》一書中的第1章,第1.2節,作者 【美】aaron gustafson,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最初,我們的電腦是沒有圖形界面的[3],我們看到的,隻是黑色螢幕上的一行行綠色的指令行和文字[4](圖1-1),上網的使用者個個看起來都和程式員沒什麼差別。

《漸進增強——跨平台使用者體驗設計》一1.2 早期的Web是什麼樣

指令行模式的浏覽器僅支援一些基本的文本格式,如縮進、對齊等,但是在1990年,web上傳輸的内容基本都是些文本和用于發表的内容,是以這樣的内容渲染程度也是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的。

我是從1990年開始上網的,本來一直用着這種指令行模式的浏覽器,用着用着,我發現情況有了一些變化。1993年,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應用中心(ncsa)的mosaic浏覽器引入了在web中添加圖檔的方法。1994年,更加光鮮的netscape浏覽器誕生了[5]。

但是就個人來說,在1995年之前,我依然用着指令行模式在上網。那年,我跑去佛羅裡達州的薩拉索塔市上學,于是隻能通過校園網接入網際網路。在那裡,我第一次看到一個網站長什麼樣——sony.com。當然,因為浏覽器的原因,我隻能看見一些黑白的文本資訊(圖1-2)。

《漸進增強——跨平台使用者體驗設計》一1.2 早期的Web是什麼樣

我滿腦子神獸奔騰——這是什麼!然後迅速斷開了網絡連接配接。

無論在誰看來,這樣的體驗确實是挺令人失望的。這個網站是宣傳企業産品的視窗,但是我卻什麼都沒看到,這個網站對于我這類使用文本浏覽器通路的使用者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無非是,sony.com的設計師在網頁中使用了一張圖檔,而且把關鍵資訊設計在圖檔之中。如果使用者的浏覽器不支援圖檔,那麼圖檔中的資訊當然也就看不到了。此外,設計師們也忽略了為圖檔添加alt屬性,即圖檔無法加載時的替換文字。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這種使用大圖檔的設計非常常見,sony.com的這些問題并不是個例。

好吧,我第一次試圖通路網站的經曆并不完美,因為我使用的浏覽器太老了。而且當時的我還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心裡想網站這種東西,我才不感興趣,呵呵。

其實我心裡還是對這種新鮮事物感到好奇,可惜我不能馬上下載下傳一個最新的mosaic或者買一個netscape浏覽器的副本回來,原因是,當時的校園網不支援通路一個網站必需的端對端協定,就算有了屠龍刀,我也找不到龍在哪裡。于是,我隻能傻傻地看着lynx浏覽器裡的黑底白字,憧憬無限。

越是得不到,我就越想要。我想,要是在lynx裡我能知道sony.com首頁說的是什麼,我就不會如此寝食難安。于是我立下了一個志願,我要學一些技術,改造這種網站,讓使用lynx浏覽器的人也能了解網站的内容,不至于被拒之門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