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舜帝廟前說舜帝:聖人的道德境界,普通人達不到

作者:曆史的味道
舜帝廟前說舜帝:聖人的道德境界,普通人達不到

舜帝南巡

遠古時代的三皇五帝中,典籍記載最有故事的,當屬舜帝。舜帝名重華,字都君,谥号舜,因出自有虞氏部落,故史稱虞舜。

雖然舜是黃帝的八世孫,颛顼的六世孫,但那時部落聯盟首領之位實行禅讓制,不搞世襲(當然也有舉賢不避親的),是以從舜的五世祖窮蟬時起,家族就已成為平民。生于平民家庭的舜,父親瞽叟是個心理變态的瞎子,母親握登很早就去世了。人說沒媽的孩子像根草,舜小時候就是一根野草,無依無靠,任人踐踏。父親續娶後,繼母生了個弟弟叫象。舜便成了這個家庭多餘的人,屢遭嫌棄。最後,心術不正的父親、兩面三刀的繼母、桀骜不馴的弟弟,竟串通一氣,欲置舜于死地。所幸舜有上天保佑,命不該絕,每次都能巧妙地躲避。盡管飽受迫害,舜卻始終孝順父母,善待弟弟。看來聖人都是天生的,一般人哪有舜這樣的氣度。

越是惡劣的家庭環境,越能反襯出舜的高尚。是以,舜在二十歲的時候,就以孝行聞名四方。舜三十歲那年,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堯向各地征詢接班人兼選婿,四方部落的首領一緻推薦了舜。于是,堯開始了對舜的考察。

舜帝廟前說舜帝:聖人的道德境界,普通人達不到

舜帝像

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以便觀察他的品德。又派九名男子給舜當随從,觀察他的能力。舜不但使二女與全家和睦相處,而且在諸多方面表現出了卓越的才幹。他到曆山耕地,當地農夫興起了互相謙讓田界的好風氣。他到雷澤捕魚,當地漁夫形成了互相推讓居所的好習慣。他河濱制作陶器,當地制陶業一改以往粗制濫造的現象,面貌煥然一新。他到了哪裡,都非常有号召力,人們都願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堯覺得舜這小夥子表現不錯,便賞賜他禮服、五弦琴、牛羊,還為他修築了倉房。舜得到這些賞賜後,引起了變态父親瞽叟的嫉妒。他想設計殺掉舜,占有這些财物。瞽叟讓舜去修補倉房的屋頂,他卻在下面縱火焚燒倉房。舜情急之下用兩隻鬥笠作翼,從房上跳下,幸免于難。一計不成,又施一計。瞽叟讓舜去掘井,企圖将他活埋于井底。不過舜事先已有所警覺,提前在井下挖了一條逃生通道。當變态父親和同父異母弟弟一齊往井裡填土時,正在井底的舜便從逃生通道跑掉了。

舜帝廟前說舜帝:聖人的道德境界,普通人達不到

娥皇、女英

瞽叟和象以為舜已死,便開始分贓。象說,謀害舜的主意是他想出來的,東西應該由他來分。他将堯的兩個女兒和那把五弦琴,歸為己有,把牛羊和倉房分給了父母。象住進舜的房子,洋洋得意地彈奏起舜的五弦琴。這時,舜忽然回到了家中。象驚愕了好一陣,然後假惺惺地說:“我正在睹物思人呢。”舜并不計較他們的過錯,一如既往,以德化人。是以,太史公司馬遷在寫舜的故事時,情不自禁地揮筆贊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帝始。”

舜五十歲那年,堯對他的考察期結束,開始進入試用期,代理政務。堯讓舜推行德教,用“五典”指導人們的行為,人們都樂意接受他的教導。堯又讓舜處理政務,事事皆井井有條,百官都服從舜的指揮。堯還讓舜接待四方前來朝見的部落首領,舜以和睦相處的原則待人,得到了部落首領的敬重。

舜帝廟前說舜帝:聖人的道德境界,普通人達不到

馬王堆出土地圖舜帝陵廟部分

舜五十八歲那年,堯駕崩。堯是文治武功均卓有成就的部落聯盟首領。堯和舜組合成一個詞,後來成為了賢明君主的代名詞。如今許多人仍喜歡将自己崇拜的上司人比作堯舜。堯死後,百姓悲痛,如喪父母。整整三年時間,四方部落停止了一切娛樂活動,以表哀悼。

三年後,舜正式上位,成為華夏部落聯盟首領。舜在位期間,選用了一批優秀人才來治理民事,并首次設立官職,對官員職責進行了分工。還規定每三年進行一次政績考核,根據考核結果決定提升或罷免。負責治理水土的官員禹,就是通過政績考核,脫穎而出的。禹為治理水患,三過家門而不入,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傳為千年美談。人們在他的帶領下,鑿山通澤,疏導河流,終于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樂業。禹是以被舜挑選為接班人。

舜帝廟前說舜帝:聖人的道德境界,普通人達不到

舜帝塑像

舜在位第三十九年,南方三苗部落生亂。舜親自南征,死于“蒼梧之野”。蒼梧即今九嶷山,位于湖南永州市甯遠縣城南30公裡。舜死後葬于九嶷山,故當地被稱為零陵。零陵是永州的别稱。

三苗是東夷九黎部落與南方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部族。九黎部落原本居住在黃河中下遊地區,後被黃帝部落打敗,首領蚩尤被殺,殘部南逃至長江流域,與南方土著居民融合成了三苗部落。三苗部落當時主要分布在長江中遊的洞庭湖與鄱陽湖之間,即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大部分地區。堯在位時,中原的華夏部落聯盟征伐過南方的三苗部落。雙方在“丹水之浦”即今湖北省西北部一帶交戰。三苗部落戰敗後一度歸服中原。舜即位後,仍對三苗采取招撫政策。但至其晚年,三苗部落又強盛起來,與中原形成對抗。

舜帝廟前說舜帝:聖人的道德境界,普通人達不到

君山二妃墓

舜這次南征,居然跨越長江天險,到達了位于湖南南部的蒼梧。這就說明進展十分順利,以緻于貫穿了三苗部落全境。但同時也表明,舜是孤軍深入。從這個角度分析舜的死因,極有可能是戰死的。不過,更流行的說法是舜死于疾病。據說舜南征時,正值盛夏酷暑。由于天氣十分炎熱,随舜南征負責照顧其生活的娥皇、女英,留在了洞庭湖中的君山島上。舜為追擊南逃的三苗,長途奔襲,過于勞累,加之三苗之地瘴氣彌漫,舜突發重病,不治身亡。舜駕崩的消息傳到洞庭湖中的君山,娥皇、女英悲痛欲絕,抱竹痛哭。淚染青竹,留下紫褐色斑點,遂成斑竹。最後,二女淚盡而死,化為湘水女神。今君山島上留有二妃墓、湘妃祠等景點。

史籍中說舜帝死後葬于九嶷山,但具體地點,已無從考究。不過,九疑山祭祀舜帝的舜廟,早在夏朝就已出現,地點在大陽溪。秦漢時,舜廟移到了距今舜帝陵兩公裡外的玉琯岩。2004年考古學家發掘的九嶷山舜廟遺址,即是玉琯岩舜廟。此外,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号漢墓出土的西漢絹帛地圖上,也标有九嶷山舜廟,但标注的位置與玉琯岩舜廟遺址有較大出入。如今的九嶷山舜帝廟,位于九嶷山舜源峰北麓,始建于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上世紀90年代重修,現已成為海内外遊客朝拜祭祖的聖地。(文/謝志東)

舜帝廟前說舜帝:聖人的道德境界,普通人達不到

九嶷山舜帝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