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a(美國電影協會)的現代電影分級制度已經46歲了!1968年11月1日,mpaa通過的電影分級制度正式生效。從此以後,那些被評為r級或者nc-17級的電影不是奮力反抗,就是試圖圍繞mpaa的瘋狂分級決定創造争議性話題。因為依據諸多學者的分析,影片的分級對票房收益和其可能的傳播範圍産生的影響深遠。
關于mpaa的分級制度:
g級:大衆級,任何人都可以觀看
pg級:輔導級,該級别電影中的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兒童觀看
pg-13級:特别輔導級,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内容對兒童很不适宜
r級:限制級,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陪伴才能觀看
nc-17級:限制級,17歲以下(包括17歲)觀衆禁止觀看(從商業角度看會損失整個青少年觀衆群)
nr/or級:指未分級的電影
m/x/p級:不準在大院線放映的電影
為了慶祝電影分級制度的生日,下面來盤點一下十部被分錯級的倒黴電影,上至奧斯卡最佳影片,下至獨立情色片,分級委員會都有看走眼的時候。

1. 《美國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2000)
任何一個看過小說《美國精神病人》的人都可以告訴你布雷特·伊斯頓·埃利斯對80年代華爾街文化極其形象且富有争議的諷刺令導演瑪麗·哈倫的改編電影相比之下看上去樸素得多。若完全忠于原著的改編會讓電影無法問世,是以哈倫選擇淡化小說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不過,mpaa的分級委員會仍然在他們初次觀看後給予了這部電影nc-17的分級。
哈倫最開始以為這個分級的依據是電影中的暴力鏡頭(用斧砍臉,用鍊鋸割等),但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由克裡斯蒂安·貝爾飾演的男主角與兩位妓女的一場“三人派對”戲。
這次的決定突顯出了mpaa的一個趨勢——對影片中的暴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色情内容要嚴把關。哈倫勉強同意了分級委員會的要求,剪掉了幾秒鐘的性愛場面來保住一個r級。但在這部電影的dvd發行版本裡,原版剪輯被保留。
2. 《天生殺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1994)
奧利弗·斯通1994年的電影講述的是米奇和馬洛裡(由伍迪·哈裡森和朱麗葉·劉易斯飾演)這一對連環殺手夫婦一邊逃亡一邊殺人的瘋狂旅行,這恐怕是這位争議性導演最臭名昭著的一部作品了。
這部電影最初被評為nc-17級,但它為了争取一個r級長期陷入與mpaa的鬥争中。由于這部電影是關于連環殺手的,影片中必然充斥着大量暴力畫面,這是分級委員會強烈反對的。
主人公米奇和馬洛裡在影片中被新聞報道大量曝光,斯通的本意是借機諷刺美國媒體近來對暴力犯罪事件的無節制報道,但這恰恰影響了影片的分級過程。駭人聽聞的辛普森謀殺案在影片上映前兩個月發生了,這或許也就不難了解為什麼分級委員會會對這部電影如此嚴厲,他們擔心看到類似的事件以如此極端的方式呈現在大衆面前。
最後,斯通不得不删掉了長達四分鐘的片段,才使得mpaa改變了分級,成為了一部r級片,于是華納兄弟也同意發行該片。
3. 《阿黛爾的生活》(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2013)
阿布戴·柯西胥的戛納金棕榈獲獎作品《阿黛爾的生活》因為片中對同性性愛場面直白而長時間的描畫毫無懸念地得到了nc-17的分級,但這也不能阻止紐約的ifc中心允許17歲以下的青少年入場觀看。
ifc中心的進階副總裁約翰·萬科在寫給《紐約時報》的聲明中解釋道:“這不是一部拍給孩子看的電影,但我們認為他們不夠成熟僅僅是我們自己的判斷,是在質疑那些即将面對成人才有的情感危機和機會的青少年。”
在法國,《阿黛爾的生活》被分為第12級,幾乎相當于美國的pg-13。
4. 《藍色情人節》(blue valentine)(2010)
韋恩斯坦曾成功為《藍色情人節》争取到一個r級,盡管影片中有兩位主角(瑞恩·高斯林和米歇爾·威廉姆斯)的性愛場面——這本來是一個nc-17級别的鏡頭。而且,韋恩斯坦還選擇了把很有挑逗意味的一幕作為電影海報,反正色情就是好賣。
5. 《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1999)
依據合同義務,為了使斯坦利-庫布裡克的最後一部電影《大開眼戒》得到r級分級,華納兄弟利用數字技術在那幕臭名昭著的狂歡戲裡加入了鬥篷陰影,該片是由湯姆·克魯斯和妮可·基德曼主演的。
華納兄弟的這一舉措激怒了很多庫布裡克的粉絲,包括著名影評人羅傑·艾伯特。他在影評中這樣嚴厲地指責了這件事:“這象征了分級制度的道德虛僞,竟逼着一位偉大的導演在他的藝術眼光上妥協,隻為了讓他的成人電影能讓更多的青年觀衆看到。”
這畢竟是那個以x級發行了《發條橙》的導演啊。可以肯定的是庫布裡克本人肯定是不會介意nc-17的。
6.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2010)
這份清單中最溫和的電影恐怕就是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得主《國王的演講》。在韋恩斯坦公司為《藍色情人節》上訴的過程當中,他們還以《國王的演講》之名發動了一場“戰鬥”。
mpaa給該片的分級是r,隻因為片中出現了髒話(估計是因為科林-菲斯飾演的約克郡公爵不停地說f詞)。若是r級,那美國所有17歲以下的人都必須要有成年人陪同才能看這部電影;但同時,英國給予該片的分級是12a,意味着任何一個12歲以上的人都可以看《國王的演講》。
mpaa并沒有理會韋恩斯坦的上訴,是以他們隻好另外發行了一個沒有髒話的版本。有趣的是,那個“幹淨版”隻拿到了三百萬美元的票房,而限制級版卻收獲了1.35億美元。
7. 《菲洛梅娜》(philomena)(2013)
朱迪·丹奇、史蒂夫·庫根和韋恩斯坦公司赢得了他們的正式上訴,成功修改了影片《菲洛梅娜》的評級,從r級降到了pg-13。之前之是以被評為限制級是因為該片出現了不隻一處的“嚴厲的性衍生詞”作為髒話使用。
韋恩斯坦公司表示基于影片的題材,它是關于一位記者幫助一位前修女找尋她失散多年的兒子的故事,《菲洛梅娜》應該值得一個更加合家歡的分級。他們之後還在搞笑網站funny-or-die上釋出了一則惡搞mpaa分級制度的短片,其中使用了朱迪·丹奇飾演過的另一位角色——詹姆斯·邦德系列裡的m。
導演斯蒂芬·弗雷斯表示:“我們認為mpaa在給本片分級時做出了錯誤的判斷,這是一部根本沒有包含暴力和色情内容,隻有極少量的成人語言的電影。我很高興他們修改了最終評級,讓更多的家庭有機會一起看到這部電影。”
8.《夢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2000)
達倫·阿羅諾夫斯基繼《死亡密碼》(π) 後的第二部作品《夢之安魂曲》被mpaa評為了nc-17級,因為其中詹妮弗-康納利表演到臨近結尾處的一段性愛場面被描述為“看了難受”。
發行商artisan娛樂公司拒絕做出删減,稱mpaa的分級“既不正确也不公平”。在一部描述毒瘾及其帶來的恐懼的電影中(傑瑞德-萊托飾演的角色還截肢了),值得注意的是mpaa挑出毛病的竟然是這麼一個鏡頭。最終上訴被駁回,arisan娛樂公司選擇以無分級形式上映。
9. 《南方公園》(south park: bigger, longer and uncut)(1999)
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聽人抱怨限制級的愛情片和奇幻片有多難賣,當然r級動畫尤甚。那麼,你可以想像一部nc-17級的卡通片嗎?
派拉蒙和《南方公園》的創作者特雷·帕克和馬特·斯通都無法想象。該影片的創作團隊釋出了一系列的傳真記事來展示他們與mpaa之間一來二去的幽默談判,裡面充滿了各種對具體詞彙和内容的修改要求。最後,影片中的《都怪加拿大》(blame canada)一曲還得到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的提名。
10. 《少年時代》(boyhood)(2014)
理查德·林克萊特十二年磨一劍的作品《少年時代》在美國被評為r級。
為什麼?我們不敢妄下定論,據說是因為未成年小男孩看色情雜志的一組短暫鏡頭。但是《少年時代》是一部值得它描寫的那個年紀的人看的電影,即青少年。紐約ifc中心也是這麼認為的,是以他們宣布允許“高中生自行決定”入場。這一舉動無疑增進了影院的利潤,但我們支援它的原因是理查德-林克萊特的這個偉大成就值得被更多得人在大銀幕上欣賞到。
作者:編譯/水手說 編輯: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