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星璀璨的世界乒壇,曾經湧現出了許多威名遠揚的風雲人物,這其中右手執拍的優秀運動員占據了大多數,而左手執拍獲得好成績的選手屬于少數,在所有的乒乓球運動員當中,左手執拍運動員的比例也就在20%上下。由于男女運動員在力量、速度和反應上存在着明顯差距,左手執拍的男運動員取得好成績的難度更大,奪得世界冠軍的機率更低,二十多年來男子左手運動員無一人奪得過奧運會和世錦賽單打冠軍就是實證。再往前推三十年,奪得過男子單打世界冠軍的左撇子運動員依然廖如晨星,正因為如此,名聲顯赫的左撇子頂尖高手才倍感稀缺和珍貴。下面是幾十年來世界乒乓賽場上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十名中外左手名将,讓我們重回昔日賽場,一起重溫他們那些令人難忘的巅峰對決吧!(排名以年代前後順序為準)

一: 李景光(河北唐山人)
中國男乒左手名将李景光,是五十年前國乒著名的“三劍客”之一,他身高1.82米,儀表堂堂,威風凜凜,是典型的中國傳統直闆正膠快攻打法,扣殺如流星飛錘,推擋似泰山壓頂,其兇悍的球風無不令人驚歎。在1971年日本名古屋舉行的世乒賽男團決賽中,李景光作為中國隊第一主力上場,一人接連擊敗了日本隊三員大将,上演了中國乒乓球史上第一個帽子戲法,尤其是在決定勝負的第七盤出戰世界單打冠軍伊藤繁雄時,他在場上猶如神助,一邊打球,一邊低聲的怒吼着:小日本,你跑不了啦!你跑不了啦……在氣勢如虹的李景光面前,伊藤繁雄被打得狼狽不堪、滿場找球,很快以3:21、6:21敗下陣來 ,這個比分也創造了世乒賽團體決賽史上比分最懸殊的記錄,中國隊進而以5:2大勝東道主日本隊,使得斯韋斯林杯時隔六年後又重新回到了中國隊的懷抱中,李景光無疑是中國男隊捧杯的最大功臣。
二: 蔡振華(江蘇無錫人)
在1981年南斯拉夫諾維薩德舉行的世乒賽男團決賽中,初出茅廬的江蘇小将蔡振華被委以重任,擔當三号主力迎戰上屆世界冠軍匈牙利隊。在之前的幾場團體比賽中,這位留着一頭烏黑發亮長發的小夥子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賽場上,他總是習慣性地甩着頭發,手中的球拍像撥浪鼓似的轉來轉去,而發球時他猛地一跺腳更是令對手膽寒。他左手橫握球拍,兩面膠皮顔色相同但性能截然不同(一面反膠,一面防弧膠),搶拉搶沖和倒闆發球是他得分的兩大利器。在這屆世乒賽男團決賽中,他出場兩次,全部赢得勝利,尤其是在同蓋爾蓋伊比賽的第六盤,兩人打成1:1平,決勝局比分犬牙交錯一直打到15平,在這關鍵時刻,他的獨門絕技——倒闆發球發揮了巨大的威力,他用倒闆連發五個旋轉詭異、變化很大的發球,使得蓋爾蓋伊連續吃了五個發球,造成比分迅速拉開,蔡振華最後以21:15拿下了決勝局,進而以2:1赢得了第六盤比賽的勝利,為中國隊重新奪回斯韋斯林杯立下了奇功。
三: 謝賽克(廣西柳州人)
被稱為“乒乓神童”的左手直拍名将謝賽克,是四十年前中國男乒著名的“三駕馬車”之一(另兩名是郭躍華和蔡振華),小夥子長得濃眉大眼、虎頭虎腦,是當年最受外國觀衆喜愛的中國乒乓球男隊員,在1981年諾維薩德世乒賽男團決賽中,這位采用右推左攻直闆正膠打法的新秀作為中國隊第一主力登場,在同匈牙利三員大将的對決中,他以摧枯拉朽之勢赢得勝利,複制了十年前抗日英雄李景光獨取三分的神話,譜寫了他人生中最為華麗的樂章,不僅為國乒奪回男團冠軍立下頭功,也演繹了世乒賽男團決賽史上一人獨取三分的絕唱,因為從1991年起,國際乒聯将男團賽制由九盤五勝制改為五盤三勝制,他和左手前輩李景光也就成為了世乒賽決賽史上獨得三分的僅有的兩名運動員。
四: 韋睛光(廣西南甯人)
擁有“拼命三郎”之稱的前國手韋睛光(後加入日本籍),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國乒三劍客之一(另兩位是江嘉良和陳龍燦),代表了當時國乒的最高戰力。1988年他和陳龍燦合作,在漢城奧運會男雙決賽中,以2:1(20:22、21:8、21:9)擊敗前南斯拉夫選手盧普萊斯庫和普裡莫拉茨,為國乒奪得了奧運曆史上第一枚男子乒乓球金牌。他左手直握球拍,能拉能打,能攻善守,經常打出許多不可思議的神球來,頗似當今直拍王許昕的打法,他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應該是他那種一往無前的氣勢和頑強的比賽作風,每打一個好球總是揮着拳頭大聲怒吼,堪稱當時國乒裡球風最為硬朗的一名鬥士,他的座右銘“永遠地置死地而後生”是其一生運動生涯真實的寫照。
五: 劉南奎(南韓釜山人)
身高僅1.66米的南韓左手乒乓球運動員劉南奎,雖然個子不高、貌不出衆,但完全可以稱之為世界乒乓史上一個繼往開來的代表人物,他是奧運曆史上第一個奪得男單冠軍的運動員。作為南韓直拍單面拉的領軍人物,他練就了一雙滿場飛奔的鐵腿,再加上強大的正手和出衆的中遠台相持能力,使他在家門口舉行的漢城奧運會上脫穎而出殺入決賽,在同自己的同胞金琦澤的冠軍争奪戰中,年輕氣盛、作風頑強的劉南奎先輸一局後,連扳三局,逆轉戰勝金琦澤奪得了他運動生涯中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相信當年觀看了這場金牌争奪戰的球迷朋友們,都清楚地記得劉南奎獲勝時跪地泣不成聲的場面,這枚沉甸甸的金牌是對這位世界名将拼搏精神最好的回報。
六: 王濤(北京人)
這位身高隻有1.65米、經常腆着大肚子的乒乓怪才,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帶領國乒走出低谷、實作中興的代表人物,他就是被稱為“最靈活的胖子”的國乒主力王濤,他左手橫握球闆快攻結合弧圈球打法,正手反膠反手生膠,反手彈擊和正手快帶是他得分的主要手段,其彈擊速度之快、落點變化之多堪稱這種打法中曆史上最強。他的巅峰之戰出現在1995年天津世錦賽男團決賽中,中國隊迎戰連續兩屆世界冠軍瑞典隊,在兩隊打成2:2平時,王濤迎來了和佩爾森的第五盤決勝時刻,氣勢如虹的王濤根本沒給對方任何機會,全場占據了明顯的優勢,最後以2:0擊敗了佩爾森,為國乒奪回闊别六年之久的斯韋斯林杯立了大功。相信當年王濤獲勝後扔掉球拍,躺在地上和隊友們擁做一團的激情場面依舊讓人記憶猶新。
七: 讓.菲利普.蓋亭(法國)
作為最後一個奪得世錦賽男單冠軍的左撇子運動員,法國帥哥蓋亭三十年前可是與瓦爾德内爾齊名的世界頂尖高手。身高1.78米的他,采用中遠台兩面弧圈球打法,是當年風靡乒壇的不講理兇狠派的代表、暴力乒乓美學的創始人,其出球之快、移動之疾、搶攻之狠超過了曆史上所有的歐洲選手,就連以速度著稱的中國選手在他面前也隻有招架之功無還手之力,論世界大賽上的成績他超過了所有同時代的中國選手。1993年,他在哥德堡以3:2擊敗比利時的塞弗,為法國奪得了曆史上第一個世界乒乓球單打冠軍,1994年,他再次擊敗塞弗奪得世界杯單打冠軍,加上他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奪得的男單銀牌,他是世界男子乒乓史上第一個距離大滿貫最近的選手,也是曆史上作為左撇子在世界大賽上成績最好的男運動員。
八: 闫森(江蘇徐州人)
闫森屬于典型的直闆弧快打法,球路廣闊,發球隐蔽性強,前三闆搶攻威脅大,他和相持能力超一流的王勵勤組成了男子雙打項目裡聞風喪膽的“閻王組合”,在本世紀前後十幾年中,他倆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成為了各種大賽中的冠軍專業戶。稍顯遺憾的是,由于身材和傷病的原因,闫森一直沒有在單打項目上登頂過世界之巅,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世界乒壇曆史上最優秀的左手運動員之一。
九: 蒂姆.波爾(德國)
擁有“乒壇第一紳士”美稱的德國美男子波爾即是中國運動員的老朋友,也是對抗了至少四代國乒人的老對手。他左手橫握球拍,兩面弧圈球打法,打法飄逸,技術細膩,心理穩定,相持能力堪稱世界超一流。在中國濟南舉行的世界杯乒乓球賽上,年僅20歲的波爾一舉擊敗王勵勤和孔令輝,奪得了德國乒乓球史上第一個世界冠軍,他的成績在德國立即引起轟動,乒乓球從以前的默默無聞一躍成為排在大衆關注前五名的運動項目。從那以後,他成了世界大賽上前四強的常客,經常上演和中國選手三英戰呂布的獨角戲。如今這位寶刀未老的乒壇常青樹已經39歲了,依然活躍在世界乒壇的最前沿,仍然是中國運動員不可小觑的強大對手,無論從職業戰績還是從敬業精神來說,波爾都可以堪稱所有乒乓球運動員為之看齊的标杆和典範。
十: 許昕(江蘇徐州人)
被稱為當今“第一黃金左手”的人民藝術家許昕,已經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喜愛的國寶級人物了,他的技術特點和戰績大家都有目共睹,在這裡就不必多說了,相信明年的世錦賽和奧運會,我們的左撇子代表許昕一定會不負衆望,交出一份令國人為之自豪和驕傲的答卷,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誰是你心目中那個無敵的乒乓球左手王?相信你現在已經有了答案了吧!歡迎老鐵們一起參與讨論!最後讓我們一起為國乒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