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宋梁楷及其畫作五例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詳,祖籍山東,南渡後流寓錢塘(今浙江杭州)。他是名滿中日的大書畫家,曾于南宋甯宗擔任畫院待诏。他是一個行迳相當特異的畫家,善畫山水、佛道、鬼神,師法賈師古,而且青出于藍。他喜好飲酒,酒後的行為不拘禮法,人稱是“梁風(瘋)子”。

甯宗嘉泰間(公元1201~1204)曾為畫院待诏,後因厭惡畫院規矩的羁絆,将金帶懸壁,離職而去。生活放縱,号稱“梁瘋子”。師賈師古(賈以學吳道子著稱),又遠遠超過老師。據清代官修的《佩文齋書畫譜》、《石渠寶笈》以及厲鹗彙集的《南宋畫錄》統計,梁楷留下來的作品不下幾十件,但我們今天能見到的隻有十件左右了,而且大都不在國内了。據著錄的梁楷作品的題材,多表現佛道、鬼神、古代的高人逸士,如《右軍書扇》、《羲之觀鵝》、《黃庭經換鵝》、《淵明像》、《钏馗像》、《寒山拾得》、《參禅圖》、《田樂圖》、《莊生夢蝶》、《蘇武牧羊》、《孔子夢見周公》、《蓮蓬變相》、《太乙三宮兵陣圖》等等。

南宋梁楷及其畫作五例

梁楷 《潑墨仙人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 藏

以梁楷這幅《潑墨仙人圖》來看,僅是匆匆幾筆,卻能勾繪出酣醉的可夫妻物的形貌;五官糾結一堆,寬袍大袖,露着大肚子,滑稽極了,頭部和左肩的部份以濕筆渲染,可以清楚的看出運筆的輕重與速度。這幅畫生動地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動态,卻不在意太多細節,這種自由潇灑的畫法,在以後的中國繪畫中稱為“寫意”或“潑墨”。

此類型的畫重視觀察,簡單幾筆就需抓住人的神韻,例如“仙人”的腰帶,僅僅四筆,但是肚子的形狀和行走時衣帶的飛動感都表現的淋漓盡緻。

畫中這位仙人的整體幾乎是以水墨潑寫,寫盡了仙人醉步的姿态,簡單的筆觸卻充分表達出仙人飄逸的氣質。簡單的筆觸卻充分表達出仙人飄逸的氣質。 不拘形似的畫法,表露出了畫者創意的奔放,也為傳統人物畫的發展開拓了新境。整幅畫,不出十數筆之間,就将一位特立獨行,眯着眼笑的仙人诠釋的幾近完美,他的畫完成于瞬間,但卻是一生繪畫技巧經過千錘百鍊的成果。梁楷的藝術創作,借酒助興,酒酣意發,無拘無束,正是最真實的自我。

為了表現“潑墨”,梁楷還特别采用了“紙”來畫畫,這與宋代大部份使用“絹”的習慣真的很不同!梁楷可以說是很叛逆的畫家,有自我的思想,當時或許不被人了解,但以後卻大大影響了中國畫的新發展。

南宋梁楷及其畫作五例

梁楷 《布袋和尚圖》 日本香雪美術館 藏

此畫繪布袋和尚半身像,構圖簡明而有力,用筆簡練粗放,尤其以布袋和尚的衣袍最為突出,寥寥數筆,神态活現,有如畫山石一樣雄渾有力,又不失衣袍的柔和随意,筆意十足,重墨渲染。

如除去布袋和尚的上半身不看,其構圖仿佛是一座雄健的遠山,穩健而廣闊,而繪布袋和尚的圓顱碩軀時,轉而用工細流暢的筆法,以工筆繪眉眼唇齒,笑容可掬,其淡泊而又嘻笑于世的神态表現得淋漓盡緻,雖有一股玩世的态度,卻又顯示出其寬厚、仁慈、悲天憫人的另一面,這也正是梁楷的處世态度的一種寫照。

南宋梁楷及其畫作五例

梁楷 《太白行吟圖》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藏

這幅畫僅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個灑脫放達的詩仙形象。梁楷天性疏野,常飲酒自樂,人稱“梁風子”。他的減筆畫是一種運用粗闊的筆勢與有濃淡的水墨作的寫意畫,《李白行吟圖》即展現了這種大膽的畫風;用筆簡練豪放,純以線描表現,但詩人疏放不羁的個性,以及邊吟邊行的姿态卻刻劃得生動傳神,令人叫絕。《李白行吟圖》舍棄一切背景,簡單數筆,就勾勒出李白遊吟飄然潇灑的神情,以少勝多,而寓意深遠,令人尋味,後人稱其作為“減筆畫”。

梁楷的減筆畫及對中國繪畫的影響:中國古代繪畫發展到宋代,已達全面成熟,産生了許多有深遠影響的各畫家和優秀作品。民間繪畫、宮廷繪畫、士大夫繪畫各自形成體系,彼此間叉互相影響、吸收、滲透。筆墨技法有了明顯的改進,呈現出百花争豔的繁榮局面。南宋梁楷的減筆人物畫作品;以簡練的筆墨表現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簡潔的筆墨準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質特征,把真實的自然形态轉化為藝術畫面,進而把寫意畫推上一個新的高度,使時人耳目一新。

南宋梁楷及其畫作五例

梁楷 秋柳雙鴉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藏

圖給枯杈上一枝垂柳随風搖曳,兩隻烏鴉繞樹飛鳴,一輪圓月淡淡無光。構圖潔疏,意境幽邃,寥寥數筆便将秋季黃昏時刻畫得淋漓盡緻,筆簡意赅。他畫的山水、人物、花鳥,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對後世影響很大。這幅畫是

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整個畫面沒有一根死闆的線條,皆以圓弧線組成,富有流動感。畫面的構圖騰空而起,不留地面、天空,樹巅、飛鴉占滿畫面,新穎别緻,給人以高瞻遠矚的感覺。

南宋梁楷及其畫作五例

梁楷 澤畔行吟圖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澤畔行吟”的意思是在河邊行走,并吟着(悲傷的)詩。語本《史記·屈原列傳》:“屈原即放,披發行吟澤畔。”這裡的澤,不是指沼澤,而是指江河。但在宋代畫家梁楷的《澤畔行吟圖》中,卻找不到多少憂傷。

“賜金帶,楷不緩,挂于院内,嗜酒自樂,号曰梁風子。”做過畫院待诏,賜他“金帶”不受的“梁瘋子”,作畫亦不拘一格,絕不循規蹈矩。他的山水畫和他的人物畫、花鳥畫一樣,充滿了特立獨行的性格。《澤畔行吟圖》虛多實少,意境高妙,耐人尋味。

在南宋中期山水人物畫于馬遠、夏圭、馬和之之外,受文人墨戲影響的畫家,還有禅門畫家梁楷等人。他們都以簡筆作人物山水,既不同于文人墨戲,又不同于宮廷畫家,作品中所追求的是一種禅的意境。

梁楷曾為畫院待诏,據說當時畫院中人見到梁楷的作品,沒有不佩服的。可見梁楷在南宋畫院時就有很高的聲望了。梁楷繼承前人已取得的成就,并加以靈活運用。他深入體察所畫人物的精神特征,以簡練的筆墨表現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簡潔的筆墨準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質特征,充分地傳達出了畫家的感情,進而把寫意畫推入一個新的高度,使時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