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張廷玉,看看他幹的事和下場,就明白什麼叫“人老糊塗”

作者:圖圖說書

張廷玉,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不得不提的一位政治人物,他在康熙年間入仕,雍正朝位極人臣,到了乾隆朝卻“栽了跟頭”。張廷玉是張英的次子,張英是康熙年間進士,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是康熙重用的文臣。有一個厲害的老爹,張廷玉28歲考中進士,很快就入值南書房,成了康熙的秘書,從此22年如一日,把50歲之前的歲月獻給了康熙帝。

曆史上的張廷玉,看看他幹的事和下場,就明白什麼叫“人老糊塗”

雍正繼位後,考慮到他是張英之子,加上确實有能力,于是把張廷玉召入了權力中心,曆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士(内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雍正贊揚他:“器量純全,抒誠供職”,是“大臣中第一宣力”!直白點就是誇他很給力。張廷玉為雍正兢兢業業效命了13年,雍正感其功勞,臨死前對張廷玉說:“百年之後你可配享太廟”。

太廟是什麼?它類似于民間的祠堂,是一姓一族祭拜祖先靈位的地方,而太廟就是皇族祭拜祖先靈位的地方。也就是說隻要張廷玉死了,他的靈位要供奉在大清國的皇家祠堂裡,享受愛新覺羅家的子孫世代香火,而且隻要大清不亡,香火不止,這在封建王朝中絕對是死後最大的榮耀。

曆史上的張廷玉,看看他幹的事和下場,就明白什麼叫“人老糊塗”

乾隆24歲稱帝時,張廷玉已經63歲。剛開始,乾隆對老張還是不錯的,他再次被任命為皇子之師,之後又被授予事務大臣,乾隆出巡時就把京城事務交給張廷玉負責。乾隆登基後,想要糾正雍正時期“剛猛嚴厲”朝廷的風氣,改以寬厚平和,結果張廷玉多次上書反對乾隆的意見,甚至在廷議時也毫不客氣,乾隆心底逐漸對張廷玉有了意見。

乾隆特别精明,他對張廷玉的印象可沒有雍正那麼好。乾隆一眼就能看出張廷玉背後的心計:表面上大公無私,為君辦事,實際上“以不争為己争”。張廷玉為家族辦過不少事,滴水不漏,一般人看不出來,但乾隆看得出來。桐城張氏在朝中有19人為官,張廷玉的姻親姚氏也有十多人,再加上張廷玉多次主持科舉,門生故吏極多,已有結黨之嫌。

曆史上的張廷玉,看看他幹的事和下場,就明白什麼叫“人老糊塗”

此時,原本能和張廷玉分庭抗禮的鄂爾泰已經去世,作為漢臣魁首的張廷玉一家獨大,乾隆又怎能坐視不理?乾隆第一反應就是迅速提拔自己心腹,滿洲政治新星讷親,以“滿漢同列,以滿為尊”之名義,将讷親之列班排在張廷玉之前。搞得讷親自己都不好意思,趕緊上書請辭,說明憑借自己的資曆怎麼能排在三朝元老之前?但乾隆皇帝拒絕了讷親之請,堅持讓讷親排名靠前。

這明顯是對張廷玉的打壓。張廷玉明白,到了想方設法全身而退的時候了。張廷玉打了辭呈,求乾隆準許他告老還鄉。但是意外的是乾隆拒絕了,還說你受三朝厚恩,且奉先皇遺命配享太廟,怎能告老還鄉。乾隆十四年,年老體衰的張廷玉一再請求退休,乾隆動了恻隐之心,同意張廷玉的哀求,也想就此成就一段君臣和諧之佳話。如果故事到這裡結束,就好了。

曆史上的張廷玉,看看他幹的事和下場,就明白什麼叫“人老糊塗”

但是張廷玉接着卻又犯了糊塗,他接到退休消息先是高興,準備回安徽老家。随後又擔心乾隆食言,不讓自己配享太廟。竟然要求乾隆寫一份“保證書”,保證自己能配享太廟。這簡直是荒唐至極,這不是明擺着對乾隆不信任嗎?乾隆心裡惱火,卻沒有發作,一個老糊塗的奴才,跟他計較什麼?給他寫了诏書。如果故事到這裡結束,就好了。

乾隆以為,第二天張廷玉會來叩謝皇恩,然後自己順水推舟,成全了張廷玉。但是,張廷玉竟然讓自己的兒子替自己前來謝恩。乾隆這回忍不住了,是不是太不拿皇帝當回事了?憤怒地要求軍機處拟旨,讓張廷玉“明白回奏”!當時的軍機大臣汪由敦是張廷玉的門生,一看乾隆急了,趕緊私下去張家報信,好讓老師有個準備。

曆史上的張廷玉,看看他幹的事和下場,就明白什麼叫“人老糊塗”

結果張廷玉又犯了糊塗,谕旨還沒發,張廷玉就已經連夜跪在了皇宮門口謝罪。乾隆大駭:诏書還沒發你張廷玉就知道了,簡直“手眼通天”,人走了還安排個“眼線”在我身邊,幾個意思?嚴查!除了追究洩密人汪由敦,刑部還給出了張廷玉的處理意見:罷黜張廷玉一切榮譽與官爵,拟定斬監侯。乾隆自然不會如此對待一位三朝元老,斬監侯不至于,宣布削去張廷玉的爵位,而雍正帝賞賜的“配享太廟”得以保留。

張廷玉狼狽無比,身心受到嚴重打擊,他隻想逃離。乾隆十五年,張廷玉再一次請求辭官回鄉。實事求是地說,張廷玉這次請求退休有些“不合時宜”。乾隆十五年皇長子永璜病死,皇帝正處于喪子之痛。這一次乾隆徹底怒了,以張廷玉是永璜老師卻毫無悲傷之情為由,罷了張廷玉配享太廟的資格,不過免予治罪,張廷玉灰頭土臉地退休了。如果故事到這裡結束,就好了。

曆史上的張廷玉,看看他幹的事和下場,就明白什麼叫“人老糊塗”

四川學政朱荃因A錢被問罪,朱荃是張廷玉的親家,還是張廷玉舉薦的,張廷玉被莫名其妙卷了進去。乾隆以此為借口,勒令收回前朝皇帝恩賞給張家的一切物品。乾隆近臣德保執行收回工作,卻将張家所有帶有文字之物都帶走。因為曾經身居高位的文臣,難免會在退休之後寫一些回憶錄之類的書籍,乾隆想看看張廷玉是不是有诋毀朝廷的心思。但是什麼也沒有發現,張廷玉的謹慎救了滿門老小的命。

乾隆二十年,張廷玉病逝,葬于龍眠山。乾隆最後還是遵照老爸的遺诏,讓張廷玉配享了太廟,這也讓張廷玉成為了清朝唯一享此榮譽的漢臣。但是,張廷玉卻沒有活着等到這一天,郁郁而終。(參考文獻:《清史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