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光耀看不起李嘉誠,李光耀是如何評價李嘉誠?

作者:孔甲丙

人若軟弱,便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李嘉誠

古語有言,蓋棺定論。善惡在我,毀譽由人。一個人的是非功過如何,世人皆有莫衷一是的言論與評價。千人千面,是是非非,情随事遷,感慨系之矣,當不可一概而論。

商人作為一種在中國由來已久的社會職業,在推動整個封建社會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嘉誠作為中國當代舉世聞名的商人,“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對此卻頗為不屑。有人曾說,李光耀看不起李嘉誠。那麼李光耀是如何評價李嘉誠的?

百尺竿頭五兩斜,此生何處不為家。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伴随着商人階層的繁榮興盛。中國曆史上大名鼎鼎、富可敵國的商人記載不少,皆是通過一系列出色的經營政策,進而累積巨富。商人最大的本質,通俗地講就是“賺錢”。

李光耀看不起李嘉誠,李光耀是如何評價李嘉誠?

香港首富李嘉誠

據去年亞洲富豪排行榜報道,李嘉誠的财富以2700億美元位列榜單十一名,連續十五年蟬聯華人首富。我欲問鼎天下,試問誰與争鋒?毫無疑問,李嘉誠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在四海内外書寫了一部屬于李嘉誠的傳奇。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人談到李嘉誠,總是帶着褒貶不一的意見。不少人為他的慈善事業紛紛拍掌叫好,也不少人對為他唯利是圖的做法抱以偏見。我們評判一個人,并不是單單的看一個人的财富到底有多少,對社會、對國家的貢獻,方是正确衡量一個人的中庸之道。

李嘉誠坐擁财産不計其數,然而其童年生活卻是過得十分落魄,颠沛流離。李嘉誠自年幼之時便一家輾轉多地,而後定居香港,适逢太平洋戰争爆發,香港大亂,童年經曆亦是一波三折。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從一清二白,白手起家直至今日的商業帝國,李嘉誠背後的努力不言而喻。為了養活家中雙親和弟妹,李嘉誠年僅十四之時便出門謀生,各行各業均有涉獵。

趕上房地産如日中天的東風,李嘉誠迅速積累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之後其在商界的地位如日中天,扶搖直上。

李光耀看不起李嘉誠,李光耀是如何評價李嘉誠?

“他對國家的貢獻隻是九牛一毛而已”

近日,新加坡首任上司人李光耀談到李嘉誠,曾直言不諱地評價道:“李嘉誠靠着壟斷香港的房地産業務積累了巨額的财富,雖說他的生意遍布天下,但其實卻沒有一個真正能享譽天下的産品。再談李嘉誠對國家作出的貢獻,那更是九牛一毛,不足一提。”

李光耀對李嘉誠的評價字字珠玑,言語間頗為不滿,甚至有些看不起李嘉誠的意味。李嘉誠在香港“地産霸權”“牢房豪宅”等一系列背離民心的政策,為富不仁、見錢眼開等字眼,仿佛成為了李嘉誠的代名詞。

李光耀看不起李嘉誠,李光耀是如何評價李嘉誠?

富者田連阡陌,窮者無立錐之地。在現實社會的認知中,群眾對商人的認知理念是唯利是圖的自私主義者,财富與權利亦是如此。而對李嘉誠本人而言,他的本質就是一個商人。聖賢留下輪長理, 不越道德亂紅塵。商人重利,本就在于情理之中。

李嘉誠如今的商業帝國,都是由他一手經營起來的。一路走來,個中艱辛與困頓,旁人不得而知。他是一個實打實的商人,哪裡有利潤,李嘉誠就去往哪裡。縱橫古今中外,人們對自己擁有的東西亦是愛護有加。鳥類亦知愛護自己的羽毛,更何況是本性自私的人類?

李光耀看不起李嘉誠,李光耀是如何評價李嘉誠?

中國最偉大的慈善家——李嘉誠

李光耀從一個政治家的角度看不起經商的李嘉誠,認為他富可敵國的财富來源于某些壟斷性的資産投資,實際上對國家與社會并無多大的貢獻。這是李光耀的一家之言,作為一位憂國憂民的上司者,李光耀口出此言亦是在情理之中。

然而李嘉誠作為一個商人,在商言商,操奇計赢,亦無絲毫不妥之處。對李嘉誠此人的評判如何,隻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可否認的是李嘉誠在掌握了巨大的财富之後,一直源源不斷地以積極的态度在回報國家與社會。正如人們所言,李嘉誠是中國最偉大的慈善家。

李嘉誠對于中國的教育與文化事業曆來十分重視。截止去年為止,李嘉誠已累計捐出150億港元的财産用于學校和圖書館的興建。當年上海世博會的建設、汶川地震等,甚至巴基斯坦、印度等落後小國都曾受過李嘉誠的捐贈。君子愛财,取之有道,用之亦有道。

李光耀看不起李嘉誠,李光耀是如何評價李嘉誠?

“李嘉誠隻能算是一個商人,并不是一個企業家”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李嘉誠作為一名商人,适逢香港房地産經濟遭遇寒冬之時,曾大量撤資,轉移海外。

對于此舉,李光耀頗為憤懑:“作為一名中國人,應與國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這個舉動,隻能說他是一個見利忘義的商人,并不能稱之為企業家。”

于筆者而言,商人與企業家最大的差別,在于兩者之間的人格魅力不同。商人是銅臭滿天的利益,而企業家是厚德載物的博愛。李嘉誠曾說過:“有錢最大的好處,便是有能力為自己想要支援的人和事業發揮一份自己的力量。”

李光耀看不起李嘉誠,李光耀是如何評價李嘉誠?

相對而言,如果一個企業家不能擷取足夠的利潤,為國為民的貢獻便無從談起,企業家的意義與高度更無從展現。創造價值與利潤結果,這是不可相提并論的兩件事情。

而李嘉誠無論從貢獻的财富亦或是從慈善時間看來,李嘉誠對國家經濟的扶持,對教育文化的重視,都能讓我們看到他作為一個企業家的責任與擔當,國人稱他為“中國最偉大的企業家”名至實歸。

所有人的成功,歸結為兩點,一種是自身的努力,一種是對社會的貢獻。毫無疑問,李嘉誠這兩者都做得很好。究竟如何看待商人與企業家的差別,在于我們價值觀的不同,在于我們對金錢和貢獻的認知不同。那些心懷國家、心系百姓的人,往往才能走得更遠。

李光耀看不起李嘉誠,李光耀是如何評價李嘉誠?

結語

李光耀看不起李嘉誠,因為他是一個政客,憂國憂民,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在這種大環境下,李光耀對于李嘉誠的質疑倒也是在意料之中。而李嘉誠作為一個商人,這是他的職業,亦是他的求生之道。愚人見石,智者見泉。個中的是是非非究竟如何,又怎可一筆抹殺?

逝水流年,一生志在千裡。成長之路,來之不易。李嘉誠活到如此境界,他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東西。在社會機遇與巨浪中保持如此長盛不衰,必定是有一定的過人智慧。不論從何看來,李嘉誠這一生,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