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毒物鑒别】戶外有毒植物科普(2):曼陀羅

茄科曼陀羅屬植物曼陀羅,别名曼荼羅、滿達、曼紮、曼達、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楓茄花、萬桃花、鬧羊花、大喇叭花、山茄子等。原産自亞洲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現全國都有分布多野生在田間、溝旁、道邊、河岸、山坡等地。

草本或半灌木狀,高0.5~1.5米, 全體近于平滑或在幼嫩部分被短柔毛。莖粗壯,圓柱狀,淡綠色或帶紫色,下部木質化。葉廣卵形,頂端漸尖,基部不對稱楔形,有不規則波狀淺裂,裂片頂端急尖,有時亦有波狀牙齒,側脈每邊3~5條,直達裂片頂端,長8~17厘米,寬4~12厘米;葉柄長3~5厘米。花單生于枝權間或葉腋,直立,有短梗;花萼筒狀,長4~5厘米,筒部有5棱角,兩棱間稍向内陷,基部稍膨大,頂端緊圍花冠筒,5淺裂,裂片三角形,花後自近基部斷裂,宿存部分随果實而增大并向外反折;花冠漏鬥狀,下半部帶綠色,上部白色、黃色、粉色或淡紫色等, 檐部5淺裂,裂片有短尖頭,長6~10厘米,檐部直徑3~5厘米;雄蕊不伸出花冠,花絲長約3厘米,花藥長約4毫米;子房密生柔針毛,花柱長約6厘米。蒴果直立生,卵狀,長3~4.5厘米,直徑2-4厘米,表面生有堅硬針刺或有時無刺而近平滑,成熟後淡黃色,規則4瓣裂。種子卵圓形,稍扁,長約4毫米,黑色。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毒物鑒别】戶外有毒植物科普(2):曼陀羅

曼陀羅全株有毒,種子毒性最大,嫩葉次之,鮮葉、花再次之。在古代,曼陀羅是蒙汗藥的主要成分,而傳說中的麻沸散的主要成分也是曼陀羅!其毒性的主要成分為山茛菪堿、阿托品及東茛菪堿等。

主要麻醉成分為東茛若堿。

曼陀羅的葉、種子有甜味,極易讓人誤認可食用,花朵肉質肥厚,常人難以抵禦用它來做湯的誘惑!兒童服3~8顆種子後即可中毒。

在食用一定量的葉和花之後,也會産生中毒症狀,一般在口服後0.5~2小時即完全被口腔和胃粘膜吸收而出現中毒症狀。一般食後0.5~2小時出現症狀,早期症狀為口發幹、吞咽困難、聲嘶、脈快、瞳孔散大,皮膚幹燥潮紅、發燒等。

【毒物鑒别】戶外有毒植物科普(2):曼陀羅

食後2~6小時可出現谵妄、幻覺、躁動、抽搐、意識障礙等精神症狀。

嚴重者常于12~24小時出現昏睡,呼吸淺慢、血壓下降以至發生休克、昏迷和呼吸麻痹等危重征象。

在野外環境下,誤食了曼陀羅中毒之後幾乎無法解救,你能做的僅僅是催吐、人工呼吸、用水給病人降溫并且盡快送往醫院!

注意:曼陀羅屬植物大多有毒!國内分布的曼陀羅屬植物主要有木本曼陀羅:毛曼陀羅、洋金花等幾種!曼陀羅的花顔色多種,争奇鬥豔,猶如大号的喇叭花!不要輕易采摘大号喇叭花來食用!

【毒物鑒别】戶外有毒植物科普(2):曼陀羅

記住:不要亂采食藤、花、真菌和野果,雖然可吃很多,但有毒的也不少!如果沒有認識的可食用植物,牢牢記住植物測毒程式吧,不要心急。

在做植物測毒程式之前,有一個小經驗:漂亮的花草很好看,但不一定能吃,找有蟲或動物啃咬過的植物測毒成功率很高,若很漂亮卻沒有蟲和動物對它有興趣,你可以動腦筋想想,為什麼動物都不敢吃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