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生說】夏季蛇出沒,被咬怎麼辦?“120、記、靜、洗、紮”五步,武夷山市立醫院蛇傷中心為您守護健康

【醫生說】系列欄目

【醫生說】是武夷山公立總醫院近期推出的專家介紹系列欄目,介紹武醫專家特色,聽醫生以專業的視角說各類疾病、傳播健康知識。廣大群衆可對号入座,若發現相應的不适,歡迎咨詢相關專家。

夏季蛇出沒,被咬怎麼辦?

“120、記、靜、洗、紮”五步

市立醫院蛇傷中心為您守護健康

夏季天氣炎熱,蛇類活動頻繁,入夏以來,我院急診科已接診36例被蛇咬傷的患者,蛇傷病例以竹葉青蛇、眼鏡蛇、五步蛇咬傷為主,發生地點一般都在野外或公園等樹木草地旺盛的地方,居家一些比較隐秘的角落也可能會有蛇出沒。

1、毒蛇咬傷

是由具有毒牙的毒蛇咬破人體皮膚,繼而毒液侵入引起局部和全身中毒的一類急症。

據了解,竹葉青蛇的蛇毒會導緻人體凝血功能障礙,被咬傷後傷口會迅速腫脹。眼鏡蛇的毒性較強,被咬後傷者一般會出現肢體乏力、呼吸肌麻痹等症狀,最好在兩小時内到有條件治療蛇毒的醫院接受治療。

【醫生說】夏季蛇出沒,被咬怎麼辦?“120、記、靜、洗、紮”五步,武夷山市立醫院蛇傷中心為您守護健康

竹葉青

2、遇到蛇,請不要害怕!

家中遇蛇:不要抓它,不要驚擾它,報警才是你正确的選擇!

野外遇蛇:保持距離!夜晚最好不要到溪流溝谷或灌叢中。

農田遇蛇:下田耕作時不要赤腳,最好穿長褲、厚底的長靴或膠鞋。

【醫生說】夏季蛇出沒,被咬怎麼辦?“120、記、靜、洗、紮”五步,武夷山市立醫院蛇傷中心為您守護健康

3、不幸被毒蛇咬傷,該怎麼做呢?

武夷山市立醫院蛇傷中心為您答疑解惑,可按照以下五個步驟開展自救。

第一步

迅速撥打急救電話120。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抓拍蛇的照片,或記下肇事蛇的特征,比如花紋、頭部形狀等,這樣有利于醫生分辨蛇的種類,進行針對性治療。

第二步

讓傷者保持安靜狀态,盡量避免受傷肢體活動,可迅速用擔架或背負的方式離開受傷環境,送往醫院盡快救治。

第三步

去除受傷肢體上所有緊身的衣物和飾品。過緊的衣服和飾品,會讓患肢高度腫脹有可能造成肢體的缺血壞死。

第四步

迅速用大量的清水,或者是肥皂水沖洗傷口,盡可能阻止毒液進一步吸收。

第五步

在咬傷部位近心端5~10cm處進行綁紮,就地取材,繩子、布條或是毛巾皆可。綁紮是争取搶救時間的關鍵步驟。

(1)綁紮的材料:最好是寬邊材料,如布袋、鞋帶,若沒有可以撕下衣服來作為材料;

(2)綁紮的時間:每20分鐘放松1到2分鐘;

(3)綁紮的力度:做到既能阻止淺表淋巴、靜脈回流,又能讓少量動脈血通過防治肢體壞死。

【醫生說】夏季蛇出沒,被咬怎麼辦?“120、記、靜、洗、紮”五步,武夷山市立醫院蛇傷中心為您守護健康

醫生提醒

在野外工作或遊玩時,最好穿長袖上衣、長褲及鞋襪,必要時戴草帽、戴手套。對于茶葉之鄉的武夷山,特别是采茶季,茶農及采摘勞工采茶時,應有相應的防護措施,比如戴手套、戴鬥笠、甚至綁紮。

武夷山市立醫院蛇傷中心

對治療毒蛇咬傷有着豐富的經驗,每年接診毒蛇咬傷患者100多例,在治療毒蛇咬傷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和顯著療效。

作為蛇傷中心的核心團隊--急診科,由南平蛇傷名醫江小波副主任醫師帶頭研讨診治方案,建立了“武醫蛇傷中心”工作微信群,在群内進行溝通學習,提升診治能力。從2017年至今,接診患者逐年上升,其中不乏從周邊縣市慕名而來的蛇傷患者,蛇傷治愈率高,在我院治療後均能治愈出院。

【醫生說】夏季蛇出沒,被咬怎麼辦?“120、記、靜、洗、紮”五步,武夷山市立醫院蛇傷中心為您守護健康

江小波使用中藥為患者包紮傷口

【醫生說】夏季蛇出沒,被咬怎麼辦?“120、記、靜、洗、紮”五步,武夷山市立醫院蛇傷中心為您守護健康
【醫生說】夏季蛇出沒,被咬怎麼辦?“120、記、靜、洗、紮”五步,武夷山市立醫院蛇傷中心為您守護健康

急診科建立的蛇傷中心微信群極大的提升了救治效率

醫生簡介:江小波

【醫生說】夏季蛇出沒,被咬怎麼辦?“120、記、靜、洗、紮”五步,武夷山市立醫院蛇傷中心為您守護健康

江小波 中醫外科副主任醫師。從事蛇傷治療四十餘年,擅長治療各種毒蛇咬傷,潛心鑽研蛇傷診療技術,緻力于蛇傷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蛇傷治療經驗,效果顯著,為南平地區治療蛇傷名醫。此外,對肛腸痔瘘等肛腸疾病,有獨特的治療手段,對頑固性便秘、慢性腹瀉的治療,也頗具獨到之處。

武夷山常見毒蛇圖鑒

銀 環 蛇

【醫生說】夏季蛇出沒,被咬怎麼辦?“120、記、靜、洗、紮”五步,武夷山市立醫院蛇傷中心為您守護健康

銀環蛇又稱白花蛇、過基甲、白節蛇、銀腳帶、銀包鐵等,屬爬行綱、蛇目、眼鏡蛇科的一種劇毒蛇。體長1米左右,頭部呈圓形,稍大于頸,有前溝牙,通身背面具有黑白相間的橫紋,白色橫紋較黃色橫紋窄,約占1-2個鱗片寬,在體部有20-30個,尾部有7-17個;腹部全為白色。背鱗平滑,有15行,背面中央一行鱗片擴大,呈六角形。肛鱗完整,尾鱗都是單行,尾端較尖細,這些特征可與其他具有黑白相間環紋的蛇相差別。多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腳近水的地方,特别是長有稀疏樹木或小草叢的低矮山坡、墳地、田埂、路旁、菜畦等處更是它們經常活動的場所。晝伏夜出,尤以上半夜活動更為頻繁。生活的最适宜溫度是26-30℃,11月中旬開始冬眠,6-8月産卵,每次産卵5-15枚。食餌是魚、蛙、蜥蜴、蛇及鼠類。該蛇性怯,行動靈活,容易傷害人畜,其毒液毒性劇烈,以神經毒為主。

五 步 蛇

【醫生說】夏季蛇出沒,被咬怎麼辦?“120、記、靜、洗、紮”五步,武夷山市立醫院蛇傷中心為您守護健康

五步蛇又名尖吻腹、蕲蛇、白花蛇、棋盤蛇、放絲蛇、吊燈撲、百步蛇、懶蛇、翹鼻蛇及聾婆蛇等。體長1-2米,有的在2米以上。頭部明顯呈三角形,吻端尖而向前上方翹起。在鼻鱗和眼前窩之間有3個小鱗片,上唇鱗7片,下唇鱗11片,眼前鱗2片,眼後鱗1片,眼下鱗1片,較長。前颞鱗2片,後颞鱗4-5片,體鱗有棱,在頸部22或21行,體中部21行,肛前17行,腹鱗157-171片,尾下鱗62-60對,在前方的單列。肛鱗單片,體背面深棕色或棕褐色,正中有一行20多個方形的大斑塊,兩側有八字形暗褐色大斑紋,頂端在背中線相接。眼後到頸側,有黑色帶狀條紋,腹部黃白色,有明顯的念珠斑。常生活于山地、樹木較多的落葉堆或岩隙間、山路邊,草叢中亦有栖息,白天多盤卷不動,頭部位于當中,吻尖向上。行動緩慢,很少活動,一旦受到驚動,則猛烈襲擊。常于陰雨天氣活動。如不受驚擾,一般不會主動咬人。捕食以鼠、蛇、鳥、蜥蠍、蛙類為主。卵生。因其毒腺大,毒牙很長,屬管牙類,而且毒性強,毒液為溶血性毒,人被咬後如不能及時治療,常有生命危險。

眼 鏡 蛇

【醫生說】夏季蛇出沒,被咬怎麼辦?“120、記、靜、洗、紮”五步,武夷山市立醫院蛇傷中心為您守護健康

眼鏡蛇又名萬蛇、吹風蛇、吹風鼈、扁頭風、飯鏟頭、飯匙頭、烏肉蛇等。屬眼鏡蛇科有毒蛇。它的頭部呈橢圓形,由于它被激怒時,頭部可豎立前半身,這時頸部肋骨擴張,使頸部膨扁,而且頸背部白色眼鏡樣的斑紋異常顯露。是以而得名。身長一般1-2米,體背呈黑色或黑褐色,有個别的蛇有若幹細窄的白色橫紋,蛇活動時更為明顯。體及尾部有10多條黃色橫紋,背鱗平滑,斜行。腹面色較淺,頸部腹面有兩個黑色點斑及一黑色橫帶。常栖息于丘陵山坡、墳堆、灌木林或山腳水邊。食性很雜,魚類、蛙類、鼠類、蜥蜴、鳥類及鳥蛋、家禽蛋類等均吃。卵生。多表現為向陽性,常于白天活動,耐熱性較強,氣溫在35-38℃的陽光下也能忍受。被激怒時攻擊性強,常發出"呼呼"聲。毒液為混合毒素。

烙 鐵 頭

【醫生說】夏季蛇出沒,被咬怎麼辦?“120、記、靜、洗、紮”五步,武夷山市立醫院蛇傷中心為您守護健康

烙鐵頭又名龜殼花蛇、老鼠蛇、惡烏子、金錢豹、筍殼斑、吊樹貓、蕲蛇蓋、野貓種等。體長約0.7-0.9米,最長可達1.3米。頭部明顯呈三角形,頸細,形如烙鐵,故稱烙鐵頭,頭背都是小鱗片,體細長,尾長而末端細,有纏繞性。體背面為淡棕色或棕褐色,背脊上有一行暗紫色波狀紋,腹面淺褐色,散以深棕色細點。常生活于丘陵及山區的灌木、溪邊、竹林或住宅區附近,亦可随柴木搬動而進入室内。以鳥及鼠類為食,常于夜間活動,卵生。毒液以血循毒為主。

竹 葉 青

【醫生說】夏季蛇出沒,被咬怎麼辦?“120、記、靜、洗、紮”五步,武夷山市立醫院蛇傷中心為您守護健康

竹葉青别名刁竹青、小青蟲、紅眼睛、青竹蛇、青竹标、焦尾巴、綠牙蛇等。體長0.5-1米,頭部呈明顯三角形,頭背面被小鱗片,眼睛紅色,體背和兩側都是鮮綠色,腹面為淺綠色,體側各有一條黃色、白色或紅白兩色的縱線紋,尾背和尾端都為焦紅色。尾巴較短,具有纏繞性。常生活于海拔150-200米的山區溪邊及草叢中,山區的竹叢、稻田及住宅旁的瓜棚雜草中也有發現。晝夜活動,夜間活動頻繁,以捕食青蛙、蜥蜴、鳥類和鼠類為生。卵胎生。其毒液為血循毒。

蝮 蛇

【醫生說】夏季蛇出沒,被咬怎麼辦?“120、記、靜、洗、紮”五步,武夷山市立醫院蛇傷中心為您守護健康

蝮蛇又名地扁蛇、土虺蛇、狗屎樸、灰鍊鞭、爛肚蛇、七寸子、麻七寸等。頭呈三角形,有頰窩,吻鱗明顯,鼻間鱗寬,外側緣尖細,背鱗明顯,全長約60-70厘米。背面灰褐色,頭背有一深色八字形斑,颞部有一鑲黑色邊的細白眉紋,軀幹背面斑紋較大,一般有2行深褐色圓斑,左右交錯排列,有的有深淺相同的橫斑。或有分散不規則的斑點,體側有一列棕色斑點,腹面灰白或灰褐色,雜有黑斑。平原、丘陵、山區等各種環境都可以生活。常栖息于墳堆、草叢、亂石堆及田野上,多盤曲成團,如狗屎樣。屬于北方類型的蝮蛇,耐寒性強。以蛙、鳥及鼠類為食,也能吃魚類、蛇類及蜥蜴。卵胎生。産出的幼蛇吃蜈蚣等節肢動物,其毒液具混合毒。

(武夷山公立總醫院黨委辦公室)

更多武夷山資訊,請關注微信公衆号"武夷山"(id:zizaiwuyi)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