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作者:高廣銀

如果對中外思想進行溯源,無疑都發自于那個“軸心時代”,這是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提出的概念。他認為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中國、歐洲、印度、西亞等地區都發生文化突變的現象,誕生了影響後世的哲學家,思想家,以及宗教領袖。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中國的諸子百家,希臘的哲學家在這一時期紮堆出現,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柏拉圖出生于公元前427年。他們都是中西政治思想的源頭大師,“聖人”、“哲學王”是他們政治的核心思想。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孔子是中國傳統思想源頭的開創大師,他創立的儒學政治思想一直延續到近現代五四運動時期,其主導地位才被撼動。“聖人”是他思想的核心,那麼什麼是聖人呢?

在金文當中,“聖”是會意字,由“口”、“耳”組成,是聰明的意思。在甲骨文當中,“聖”字是一個人長着一個大耳朵。可見最早聖人是要多聽,在《說文解字》當中,“聖,通也。從耳,呈聲”,也是多聽之意。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孔子心目中聖是什麼樣子呢?《論語·述而》中雲:“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不厭,誨人不倦,則可為雲爾矣。”“何事于仁!必也聖乎!”《論語·雍也》可見,聖要高于仁,聖人既要具備仁,又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但這也隻能“可為雲爾矣”

可見孔子心目中的聖人标準是非常高的,在孔子的《論語》當中,隻有堯舜禹能夠被稱之為聖人,文王和武王也不夠格。孔子在提及堯舜的時候,認為他們治國方面也有不足。孔子對聖人的标準,不但是道德模範,而且還能夠達濟天下。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孔子為何産生這種近似于烏托邦的聖人思想呢?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逐漸衰落,最後被秦國所滅。戰亂頻繁發生,道術家被迫分裂為百家,聖賢一支也被道術家們創造出來。也就是說那是一個需要聖人的時代。

在夏商時期,支配人們思想的是神學,由此延伸出來祖先的崇拜。這源于長期生産力水準低下,受到自然的各種壓迫,逐漸轉而對各類自然現象崇拜的原因。早期人們崇拜的神是水神共工,火神祝融等。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殷商時期,統治者壟斷了這一崇拜,上天的意志隻有統治者可以知曉,後來殷商的中後期,祖先崇拜與天神崇拜逐漸融合。

大約公元11世紀,周武王滅商纣建立西周,在這場巨變當中,周朝提出了新的内容“敬天保民,明德慎罰”,我們所依仗的不再是祖先,而是“德”,商纣王因為失去民心,是以失去了天下。

周公把政治的關注點有神轉移到人,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這一思想由孔子繼承并完善。孔子提出的“仁”其實就是“德”的演變,這一偉大的轉變,也預示着人性的崛起。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徒弟,同時也是亞裡士多德的老師,任何西方政治思想史都繞不開這師徒三人,柏拉圖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理想國》。

相比于孔子的聖人思想,柏拉圖被稱之為“哲學王”,他的思想更多充滿了哲學的意味,是以要深入了解柏拉圖,必須了解他的哲學思想。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在《理想國》當中,柏拉圖把世界分為現實世界和理念世界,現實世界是可被感覺的世界,所有事物的本質是影像。而理念中的世界則是現實世界的本質,理念中的世界相對于現實,是永恒存在的,是一切事物的本源。

他認為在現實世界當中,絕大多數人是不會去理性思考的,他們早已經習慣了跟随他人的思維,準确地說是一種跟随大多數人的思維模式,是以根本就不可能去掌握理念世界當中的真知。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柏拉圖認為隻有善于思辨的哲學才是超脫現實世界,掌握真理的唯一路徑。同時柏拉圖還區分了哲學家和僞哲學家,僞哲學家隻會迎合大衆,去煽動大衆的情緒,為自己謀利。

和孔子所生的政治環境不同,柏拉圖生活在城邦的社會,在柏拉圖看來,城邦必須建立在嚴格的社會分工之上。他将人分為“金銀銅鐵”,上帝造人的時候,把金銀銅鐵注入不同類别的人,注入黃金之人,是以高貴,是天生的統治者。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注入白銀之人,隻能是黃金之人的輔助者,接受黃金之人的支配,并且服從他們的意志,要承擔保護城邦的責任。上帝會把銅和鐵注進農民和手藝人身上。

由于統治者天生高貴,是以他們擁有真正的認知。隻有極少數的統治者擁有理念世界當中的知識。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柏拉圖出生于顯赫的貴族家庭,有着天生的政治優越性,但是他在雅典沒有接觸任何政治活動,這也讓他成為一個冷靜的觀察者,去思考時代發生的巨變。

和孔子春秋時代很類似,古希臘的城邦正在由繁榮走向衰落。波斯戰争成就了雅典在希臘世界當中的霸主地位,但是随後的伯羅奔尼撒戰争卻摧毀了這種輝煌,而且希臘城邦似乎正在陷入無休止的衰落當中,許多城邦被專制所統治。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此時的雅典城建立起了由斯巴達所支援的三十寡頭政治,随後複興的民主制卻淪為暴民政治,處死了他的老師蘇格拉底,這也影響了柏拉圖對民主政治的厭惡。

雅典的政治危機,經濟危機以及社會危機,讓柏拉圖對雅典的城邦政體喪失了信心,他勾勒出了一個美好的政治圖景-理想國。一切現存的國家治理體系都不好,如果不采取劇烈的措施,以及很好的機遇,是很難實作理想政治統治的。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古希臘是柏拉圖哲學體系産生最根本的基礎,古希臘在面對強大自然力量的時候,哲學家主要思考的是宇宙的生成,以及自然的本源是什麼?為了更加明确認清自然,他們認為自然當中一定存在着某種不變的東西,是這種力量一直主宰着世界的千變萬化。

是以之後泰勒斯認為,這個世界不變的是水,阿那克西曼德認為宇宙的本源是無限,而德谟克利特認為世界的本源是原子。人們處在各自的立場當中,争論不休。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蘇格拉底在前人的基礎上,把方向側重到人的方向,并且認為“人是這個世界的尺度”,奠定了後來的“知識是美德”的發展方向。柏拉圖在蘇格拉底的基礎上,完善了二進制論,提出了現實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哲學思想。

柏拉圖生活的世界,希臘大概有200多個城邦,這些城邦并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國家,這是一些小的政治共同體。它們一般以城市為中心,然後和城郊一些鄉村形成小國寡民的政治形态。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這些城邦國土面積比較小,人口一般數萬人,如果換成現代龐大的民族國家,柏拉圖所想象的理想國,是不可能實作的。

斯巴達施行的是公有制,土地平均配置設定,而且立法禁止買賣,不重視社會财富,對整個社會進行嚴格的等級劃分。公民的主要任務就是軍事訓練以及對外出征,斯巴達的嬰兒則由元老院的長老們決定其最終的命運,強壯的由國家來撫養,并且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而那些體弱的則會被抛棄。

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戰争當中戰争了希臘,這也是柏拉圖哲學思想産生的原因。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孔子心目中的聖人,以及柏拉圖眼中的哲學王,都産生于人類的軸心時代。都是人類在強大自然面前的覺醒,是人類由愚昧走向文明的一大進步。

同時兩人都不相信法律,認為法律的負面意義要大于其正面的意義。孔子認為“禮”要比法律,更能達到其“使無訟乎”的理想境界,也就是說更能夠達到世間沒有紛争的境界。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比如,晉國打算造一個鼎,然後把法律條文刻在鼎身上,孔子就強烈反對,他認為強調法律條文,會削弱國民對官吏的尊敬,破壞了貴族和平民之間的理想秩序。

在柏拉圖眼裡,法律并非解決社會問題的最好選擇,是哲學王的模式無法實作的時候,退而求其次的無賴選項。孔子的聖人,還是柏拉圖的理想國,都是偏向精英制,或者君主制。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同時這一次的巨大改變,對人性的思考卻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古希臘哲學家更注重掌握知識,追求真理。

而春秋時期的孔子,所代表的道術師門,主要是為了創造聖人,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政治服務的,是從上至下的思想啟蒙,并沒有經過生命個體的痛苦錘煉,也不是自我的自由釋放,而是聖人在高大上的籠罩下的政治權術。

無論是兩漢時期發展出的孝文化,還是宋明理學,都是從政治角度以聖人的形式發現人性,最後回歸到聖人,而沒有珍貴的個體。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同時孔子認為,人的本質是善的,或者說經過教化之後,可以成為善的,也就是說善是内在的,自發的。

而柏拉圖則認為,絕大多數人都會被貪婪所欺騙,是以他們需要受到控制。這種控制必須是外在的,如果沒有經過良好的教育,那麼這個控制就是法律。

是以對教育的看法上,兩個人又是一緻的,孔子相信教育可以完成這個任務,而柏拉圖認為除了教育以外,還要保持“統治階級”血統的純正性。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而孔子認為任何人隻要具備美德,都可以成為“聖人”,任何人都可以具備統治者所需要的智慧。而柏拉圖認為,某些群體是不可能擁有智慧的,而擁有智慧的那部分人,需要守衛者來保護。

現在很多人認為柏拉圖的“哲學王”是鼓吹等級制度,而不像孔子那樣宣揚開放,人人平等。可能柏拉圖自己也認為自己的“哲學王”太過于理想化了,于是在晚年作品《政治家篇》當中,修正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相比于“哲學王”這樣的絕對正确的上司者,也許法律會更可靠一些。

孔子、柏拉圖,為何在十字路口上,分道揚镳? 孔子“聖人”思想的産生 柏拉圖的“哲學王” 柏拉圖思想是如何産生的 孔子、柏拉圖相似與差異結束語

孔子和柏拉圖分别站在東西方文明的源頭,他們的思想對東西方人的世界觀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的學說,可以說直到近代以前,都是中國人最主流的價值觀,而柏拉圖對西方的影響,沒有孔子對東方的影響這麼大。因為除了古希臘文明,西方文明後來又融入了古羅馬、希伯來、日耳曼等諸多文明的元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