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班比諾”,“真是一座好橋”這些經典又具有畫面感的台詞一出現就會讓我們想到南斯拉夫電影《橋》,1969年上映的南斯拉夫電影《橋》在世界電影史上或許不是很重要的作品,但是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橋》是一部不可遺忘的軍事類題材電影,該電影作為譯制片在我國上映後,很快風靡了全國,片中的插曲《啊朋友再見》直到今日聽到依舊熱血沸騰。

《橋》講述了一段南斯拉夫遊擊隊深入敵後炸毀敵人撤退必經的橋的故事,其劇情跌宕起伏,具有革命樂觀精神又不失悲壯,雖然在戰鬥場景中有不少誇張的表現手法,但是作為一部1969年上映的電影也無需過多苛責。
《橋》的取景地是黑山的塔拉河谷大橋
當年的《橋》對于軍迷來說也是一部視覺盛宴,出現了大量德國二戰制式裝備。電影中出現的德軍制服和裝備等都非常的考究,不輸現代的優秀戰争電影,對當年的中國軍迷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光是主演們出色的演技,還有他們在電影中使用的mp40沖鋒槍。
mp40沖鋒槍是二戰德軍的一款經典裝備,可以說該槍在抗擊二戰德國的戰争電影中出現就和做飯要放鹽一樣正常,二戰時期的南斯拉夫遊擊隊成員大多是平民,也有部分前正規軍,他們的武器來源大多依靠繳獲,而連發可控性強、輕便、火力迅猛的mp40沖鋒槍也是在敵後作戰的南斯拉夫遊擊隊最受歡迎的武器裝備。
《橋》中年輕的遊擊隊戰士班比諾使用mp40沖鋒槍的鏡頭
如果嚴苛地來看《橋》中出現的武器裝備也有些單調,當時的南斯拉夫遊擊隊成員有很多前意大利正規軍,南斯拉夫遊擊隊有很多的意大利裝備,還有不少蘇聯支援的裝備,如果《橋》中出現的裝備種類再豐富一些效果會更加真實。比如蘇聯的波波沙沖鋒槍等武器,會顯得更加真實。
裝備了伯萊塔38型沖鋒槍和mp40沖鋒槍的南斯拉夫遊擊隊,在《橋》中出現的mg34機槍和mg42機槍在當年也有很高的熱度,影片中“老虎”和女遊擊隊員葉琳娜就使用了2支mg42機槍交替射擊,該槍迅猛的火力壓制了一大群德軍士兵。而這個火力在當時是比較強悍的。而兩支mg-42機槍進行交叉式掩護,可以阻擋敵軍一陣子。
在《橋》中還出現了一挺mg34機槍,當時在南斯拉夫地區的德軍有很多山地部隊和傘兵,他們裝備機槍中有不少的mg34機槍,可見《橋》在道具上也是下了功夫的。這也是該電影值得看的地方,能夠高度還原那時候的使用武器,這也是難能可貴的。
還有國内軍迷常有的一個誤區,認為mg42機槍是簡化版的mg34機槍,事實上這兩支槍并沒有過多的聯系,雖然都是短槍管後座自動原理,但是在閉鎖方式上兩者天差地别,mg34機槍采用的是旋轉閉鎖,而mg42機槍采用的是滾柱閉鎖,這兩挺機槍也是由不同的公司開發的。
在當時,裝備mg34機槍的南斯拉夫遊擊隊是非常威武的,也是該電影的亮點。在《橋》中還出現了一個穿越裝備,也是這部影片在道具上的小瑕疵,“老虎”在片末使用了一台zastava m55型三聯裝高射炮,該武器是南斯拉夫在1955年仿制的瑞士hss-804型高射炮。zastava m55出現在《橋》中是很明顯的穿越了,可能劇組最初是想找一台德國flak38型高射炮,但是二戰時期的flak38型高射炮大多報廢了,隻能找一個現代的同類型武器。
南斯拉夫電影《橋》可以說是屬于一代中國人的獨有回憶,該片雖然是一部南斯拉夫電影,但是其正确的價值觀和國人毫不違和,雖然南斯拉夫已經成為了一段曆史,但是像《橋》這樣的優秀影視作品會永不褪色。
本号定期推薦優秀戰争電影和裝備解讀,熱愛軍事和戰争電影的讀者可以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