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的法律生活中,處理一名犯下罪行的人,一般是由公安機關實施抓捕,然後搜集證據向法院提出訴訟,法院根據被證明的罪行按照法律的規定處以相應的判決。 但是1950年的一次逮捕行動卻十分緊急,沒有按照正常的流程來,後來真相大白後,事實的确很嚴峻,已經驚動了中央上司毛主席。

毛主席畫像
1950年,毛主席親自緻信給湖南省人民政府,要求湖南政府立即開始着手調查茶陵縣有沒有一個叫羅克紹的人,并且使用了十分嚴重的八個字,“從速逮捕,就地處決!”。信件由警務處的同志以加急的速度從北京投遞到了在長沙的湖南省人民政府。
我黨的政策向來是考慮周密的,一直慎用死刑,而且抓獲都要經過反複查證,依據法律,隻有坐實罪大惡極之後,才會使用死刑,這個叫羅克紹的湖南人究竟犯下了什麼滔天大罪才會落得被就地處決的下場,并且驚動了毛主席呢?
羅克紹生于1877年,是湖南茶陵一戶富裕人家的子弟,與毛主席是老鄉。
封建士紳
羅克紹年少時過着纨绔子弟的生活,依仗着家裡富庶的資産,不需要從事勞動就能過上花錢大手大腳的生活,并且因為那個不公正的時代,像他這樣的富人可以站在過往财富的基礎上一直盤剝其他農民,不會因為一個人的不務正業而将家裡的财富揮霍一空。
正是因為羅克紹從小就有家中的仆人和奶媽照顧衣食住行,一直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讓羅克紹從小就有一種不切實際的優越感,雖然他本人能力平平,隻會空談,缺乏實踐,但因家裡的條件,還是在當地混的有模有樣。
根據記載,羅克紹經常是穿着馬褂,叼着煙鬥的形象,整日四處取樂,四處遊行,仿佛沒幹過什麼正經事,但是同鄉的人還是時常會躲着他走,甚至會怕他,因為遇到他多半是不會有什麼好事情。
雖然羅克紹家庭富裕,但是他是一個土地主,這個土不是指從事農業生産,而是字面意義上的形容一個人真的很土,頗有現在土豪暴發戶的氣質,也是以羅克紹一生沒怎麼出過湖南,見識不多,知識水準更是讓人捉急,就這樣一個不用勞動就不愁吃不愁穿,又沒文化,脫離進階趣味的人在鄉裡自然是個類似于街溜子的存在。
勞動的農民
羅克紹在茶陵不說是德高望重吧,至少也是惡貫滿盈,經常盤剝租戶佃戶,欺負孤寡,胡作非為來滿足自己取樂的,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羅克紹的三四十歲。
羅克紹投靠反動派,成為了反動統治的工具
像羅克紹這樣的惡人,本該由政府出面來處理,但是在那個年代,大多數政府都将保護羅克紹這樣的富戶利益放在保護平民百姓之前,對于地方的一些地頭蛇勢力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何況羅克紹這樣一個鄉裡的小蛇,更是無暇顧及。
從清政府,到混亂中成立的中華民國,從袁世凱複辟後的中華帝國,到鬧劇結束後的北洋軍閥,曆任政府或是忙于國内外大勢的變化,無暇顧及地方的民生秩序,或是根本就是無心理政。在這樣的情況下,全國各地有許多像羅克紹這樣不幹人事的富家子弟在胡作非為。
清代貨币
直到孫中山先生在廣州組織力量,誓師北伐,采取聯俄聯共的政策,達成第一次國共合作,從嶺南地區開始清理地頭蛇勢力,保護勞工和農民的利益,給廣大百姓營造公平正義的生活環境。
随着孫中山先生上司的第一次國共合作深入開展,追求公平,追求正義的呼聲和信念也逐漸向全國各地傳去,各地農民、勞工和窮苦百姓為了保護自己,紛紛團結在一起,成立協會,聯合為富不仁的地主士紳階層。
1926年,呼聲傳到湖南,湖南各地的農民紛紛聯合起來成立農民協會,很快如星星之火般傳遍了湖南各個地方,越來越多的農民向應呼聲,開始加入農民協會,共同反對當地地主士紳為富不仁的行為。
鄉村商業的發展
随着湖南茶陵及周邊各個地區農民協會的成立,農民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之前胡作非為,盤剝底層百姓的地主和富商們開始顫抖了,他們之前種種無法無天的行為,一定會有最終的報複等着他們。
其中,最慌張的一些人中當然有羅克紹,他知道因為自己之前的胡作非為,現在在鄉裡已經是惡貫滿盈的形象,随時可能被人人喊打。曾經有暴怒的農民組織起來将羅克紹從家中拖到外面的廣場上,當着鄉親們的面數落他犯下的罪行和給鄉裡帶來的惡果。
經過此事,羅克紹覺得自己的面子被人狠狠的踩在了地上,是以十分痛恨當時把他揪出、數落他罪行和圍觀的百姓。當時的羅克紹本應該被處以死刑,但是鄉裡的村民們決定再給羅克紹一個機會,是以僅僅是指出他的錯誤和犯下的罪行,并沒有奪取他的生命,也沒有沒收他的家産。
許克祥
但羅克紹對此并不領情,他的心中沒有半點感激,反而全是痛恨,從此痛恨農民本身和關于農民的一系列事務,如農民協會和農民運動等。
之後的羅克紹低調的過了一段日子,不過他并不是改邪歸正了,而是一直在等待時機,一直将心中的怨恨埋在心底,等待機會成熟一起發洩出來。
1927年,湖南發生了“馬日事變”,直系軍閥的改編而來的軍官許克祥突然在長沙糾集舊部發動叛亂,背叛了國民政府,更背叛了我黨,在湖南長沙突然掉轉槍頭,向湖南省國民黨黨支部、湖南省總工會和湖南省總農民協會等機關發起攻擊,解散了勞工自發組成的武裝,捕殺了共産黨員。
這是許克祥等人想趁着局勢混亂,在湖南當土皇帝的陰謀,而當時我黨的力量尚不成熟,沒有建立自己的人民軍隊,是以缺少獨立處理這次事變的力量,我黨在湖南的革命力量遭到了沉重的打擊。
長沙發生的一系列針對勞工協會和農民協會的事情使得整個湖南省的工會和農會體系受到沖擊,羅克紹看到這樣的情況,意識到機會已經成熟了,于是自散家财,糾集了一批當地的地痞流氓當兵,再叫上自己的酒肉朋友當官,成立了一個由烏合之衆組成的小規模武裝團體,為了獲得武器,他們還搶劫了軍火庫。
從此之後,這支小規模武裝就在茶陵及周邊地區橫行霸道,鎮壓農民協會和勞工協會的的正常活動,一時間許多百姓遭到了欺淩。
由于之前被農民們拖出家門數落罪過的經曆,羅克紹尤其痛恨農民協會、農民運動等,甚至是連平均地權這樣的口号都痛恨得聽不得,于是就開始在當地捕殺參加過農民協會,和我黨有來往的農民。
而且,随着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國民黨反動派竟然在一定程度上對羅克紹的行為持放任态度,再加上羅克紹一直和我黨唱反調,國民黨反動派竟然看中了羅克紹,讓他當了茶陵、甯岡等三個縣的團練防隊的總頭目。自此,羅克紹成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代言人活躍在湘贛邊界地區,是當地反動武裝的總頭目,反動政府甚至幫助他建立了一座小型兵工廠,有勞工28名,生産槍支數百。
羅克紹的罪行到這裡并不算結束,還有最後一項比前面所有罪行加起來還要嚴重的罪行,那就是在我黨革命事業的關鍵時期出面阻撓,差點熄滅中國革命的火種。
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羅克紹的武裝隊伍成立後,在湘贛邊區橫行霸道了幾個月,沒有被阻撓。同時,大革命失敗後,國民黨反動派開始大肆攻擊共産黨人,毛主席站出來号召建立武裝,進行武裝鬥争,于是發動了秋收起義,在攻打長沙城受挫後轉而控制了一些小縣城、小鄉村,其中就有茶陵縣城,羅克紹看到自己又要被農民鬥争的怒火吞沒,于是急忙向反動政府求救,引來了武器、數量遠優于我軍的敵人,最終我軍被迫撤出了茶陵縣城,轉而在農村地區建立革命根據地。
我軍被迫撤出縣城後,羅克紹還覺得不算完,一直糾集勢力,暗害我軍,羅克紹曾經得知在堯水地區有工農代表聚集開會,二話沒說就帶領烏合之衆們殺到,殘忍地殺害了我黨18名幹部,當時我黨尚未發展起來,每位幹部都十分寶貴,毛主席得知後氣的想要鏟除羅克紹。
毛主席上司下的井岡山上的鬥争
此後,羅克紹又繼續組織暗害我黨幹部和黨員的行動,大大小小的暗害行動讓許多我黨人員被捕,甚至還組織了集中殺害,一次殺害了19名蘇維埃政府的幹部。
除此之外,羅克紹還向反動政府求援,引來援軍進攻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毛主席曾說,西邊的羅克紹是我們井岡山的一大禍患,必須把他鏟除。
在艱難的局勢下,根據地的軍民都始終團結奮鬥,但是有一名叫陳浩的團長,在艱難的時期沒有為革命出謀劃策,反而是盤算着自己的前途,他看到敵人表面上的強大後,居然盤算起投靠敵人的陰謀。
在和幾個關系緊密的人商量讨論後,他們覺得此時投靠軍閥方鼎英是最有前途的,于是就密謀假傳号令,趁着部隊戰士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把部隊帶到湘南地區的方鼎英部,然後生米煮成熟飯,讓戰士們不得不跟着他投靠。
這支部隊的人數是很多的,對剛剛創立井岡山根據地的我黨來說,是十分寶貴的依靠力量,一次丢掉這麼多部隊,我黨随時可能失去反抗敵人的必要力量,緻使中國革命的火焰慢慢熄滅。
工農紅軍
幸運的是,委員宛西希先恰好在檢視郵差運輸的書信中發現了陳浩和方鼎英聯絡的書信,于是即将事情告知毛主席,毛主席認為這支革命武裝對當時的我黨十分重要,而且戰士們也不知情,不會支援陳浩的行為,于是決定立即帶隊出發,前往這支部隊的駐地揭露陳浩的陰謀。
為了盡快趕到這支部隊的駐地,毛主席選擇了距離最近的道路,但是卻要經過羅克紹盤踞的江口村,羅克紹定然不會輕易放我軍通行,但是時間緊迫,由不得多想,毛主席還是帶隊踏上了道路。
果然,毛主席帶隊經過江口村的時候,羅克紹立馬帶人前來阻攔,兩隊人馬爆發了激烈的槍戰,一時間難分勝負,毛主席深知時間是不能耽誤下去的,于是派一部分部隊在此與羅克紹纏鬥,自己率領另一部分隊伍趁着夜色乘坐竹排沿河偷偷過去。
這時一個非常冒險的決定,因為部隊乘竹排渡河時沒有還手能力,一旦被發現就會變成活靶子,但是這個冒了風險的計劃最終成功了,敵人并沒有發現,毛主席帶隊趕到了陳浩所在的部隊的駐地。
毛主席與外國記者
等毛主席等人到達的時候,駐地已經空無一人了,毛主席沒有慌張的不知所措,而是詢問了當地的老鄉,得知部隊剛剛出發沒有多久,于是毛主席下令急行軍,跑步追趕。
功夫不負有心人,毛主席帶隊成功追上了前方的隊伍,把部隊叫停後來到陳浩面前與其對質,陳浩瞬間慌了神,毛主席把事實的真相公布給了戰士們,随後帶着部隊回到了湖口駐地,并且将陳浩等密謀背叛行為的人全部逮捕和審判。
所有的事情結束後,毛主席深感羅克紹這個人若不除掉,肯定還會壞了更大的事情,但是因為當時局勢緊急,反動力量強大,我黨沒有騰出手來收拾羅克紹和他的流氓們。
審判降臨
随着新中國的成立,我黨取得了最後的勝利,羅克紹看到形勢越來越對自己不利,于是散去了隊伍,開始隐姓埋名的生活, 漸漸失去了蹤迹。
新中國成立後,羅克紹躲進了消息閉塞的農村,将财産全部交給政府,裝出一副老實人的模樣,并且因為自己是村裡念過書的人,混上了國小校長的職務。
1950年,毛主席要求湖南省人民政府調查茶陵羅克紹的下落,從業人員十分重視,一番努力之後,查到了羅克紹就在江口村,并且還當上了國小的校長,果斷出動,将其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