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封面會客廳丨導演大鵬:拍攝《吉祥如意》,讓不能回家的我們在電影裡團聚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會客廳丨導演大鵬:拍攝《吉祥如意》,讓不能回家的我們在電影裡團聚

【人物簡介】董成鵬,又名大鵬,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演員、導演、編劇、主持人、歌手。導演代表作包括《煎餅俠》《縫紉機樂隊》。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李昊南

豆瓣評分8.4分,大鵬導演電影《吉祥如意》未映先火。臨近春節,在“就地過年”的呼籲下,親情的宣洩需要一個情感的出口。看過點映場的影迷紛紛化身“自來水”安利,并且為這部打出了五星好評。

電影将于1月29日上映,講述的是一位喜劇片導演突發奇想,回到東北農村老家,希望将一家人如何過年拍成一部電影,結果遭遇一系列意外。因拍電影而聚齊的家庭成員們,完成了最後的聚會。

封面會客廳丨導演大鵬:拍攝《吉祥如意》,讓不能回家的我們在電影裡團聚

導演大鵬

相比于5.8分的《煎餅俠》、6.6分的《縫紉機樂隊》,影迷在大鵬首次導演的這部現實題材影片中看到了滿滿的誠意。影迷“哪吒男”哭得隐形眼睛都掉了,看完電影之後重新審視生活;影迷“郭連凱”直言,“大鵬投射了無需懷疑的沉重私人情感去完成了這樣的一次記錄”;影迷“嘟嘟熊之父”點贊,“多觀察這個世界,多了解身邊的人,是拍出好作品的第一步,大鵬做到了”。

作為一個商業片的導演,為什麼要拍一部這樣的影片?1月25日,導演大鵬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分享電影拍攝的幕後故事和創作感想。

封面會客廳丨導演大鵬:拍攝《吉祥如意》,讓不能回家的我們在電影裡團聚

源自真實家庭故事

“我想回家拍我外婆”

關于這部電影,大鵬導演曾在微網誌表達了自己傾注的感情:“未來也許還有機會拍電影,但《吉祥如意》永遠最不同。”對于這部電影而言,大鵬不僅是幕後的創作者,更是故事本身的經曆者。除去演員劉陸,影片中所有出現的人物都是大鵬真實生活中的家人。

《吉祥如意》是大鵬作為電影人的職業生涯中最特别的一個作品。2016年,大鵬與演員劉陸初次見面,向她介紹接下來想要拍攝的這部電影——“一場天意”。“我已經好幾年沒有回到家裡面和他們過年了,我想拿着錄影機,去他的農村,記錄一件事情”,“回家”和“記錄”是本片的關鍵詞,但《吉祥如意》的深意不止于此。

封面會客廳丨導演大鵬:拍攝《吉祥如意》,讓不能回家的我們在電影裡團聚

随着車子的行進,演員劉陸來到大鵬的農村老家,飾演大鵬三舅“王吉祥”的女兒,也就是大鵬的表姐王慶麗。十年未回家的王慶麗從家人的口中不斷了解父親的情況,因為她的父親已經不認識她,也因為腦炎後遺症讓他喪失了像正常人一樣的交流能力。隻會念叨“一二四五、文武香貴”的王吉祥,當被問到“想不想王慶麗”時,滿臉笑意地回答“不想”,顯然這個答案并不是他的實話。這對關系微妙、十年未見的父女,成為了本片故事的戲劇沖突核心。

大鵬自小就和外婆關系親密,小時候他的母親生病,在外婆的關愛下順利成長。外婆和三舅的相處模式讓他刻骨銘心,每次回家,他都會親眼目睹一個年邁的母親照顧一個有精神疾病的兒子,這個故事值得被捕捉。2016年,還在拍攝《奇門遁甲》的時候,大鵬決定在年底開始進行這次拍攝,他坦言,“就像是感受到命運的召喚,我要回家拍我的外婆”。

無劇本的紀實創作

“就像拍攝一場天意”

不過,按照大鵬的計劃,他沒有想過要拍攝一部紀錄片,隻是用紀錄的視聽語言、紀實的視聽風格去排列組合一部劇情片。沒有劇本,沒有考慮補拍,沒有在現場進行改變事實的任何幹預,劇組帶着劉陸去東北體驗生活。

原本計劃拍攝外婆如何過年,但是天不湊巧,等大鵬回到老家,外婆已經生病住院。而三舅作為和外婆接觸最密切的人,因為外婆突然生病,自然而然成為拍攝的焦點。

封面會客廳丨導演大鵬:拍攝《吉祥如意》,讓不能回家的我們在電影裡團聚

盡管沒有劇本,但作為故事的親曆者,大鵬心裡裝着方向,在最一開始出發的時候就知道拍什麼回來,特别是大家關于三舅未來的讨論,他的心裡大緻有數。“所謂拍天意,其實就是不去幹涉任何具體的内容。他不是一次盲目的、沒有規劃的、即興的拍攝,其實是有嚴密的計劃,有非常龐大的準備工作的一次拍攝。”

至于什麼時候可以結束、關機,其實都依據創作者本身的直覺。

打破國産片的格局

“家人經得起撕扯”

電影《吉祥如意》并不如片名那樣圓滿喜樂,其中有家人的沖突争吵、有麗麗的哽咽哭泣,影像風格也十分真實犀利;但當中也有互相的擁抱、彼此的關心,這就是中國式的家庭、中國式的親情倫理結。

盡管片中全員都是大鵬的家人出鏡,他還是邀請演員劉陸參與其中,用一個專業的演員來帶動全片的節奏,誘發其他家人的回答。甚至在電影之中,劉陸飾演的“麗麗”和真實的“麗麗”同框,兩個麗麗之間的溝通、交流甚至對立,都令觀衆印象深刻。大鵬揭秘,這并非刻意為之,麗麗本人的出鏡也是一個意外。

這部影片特殊的鏡像結構和多重視角設定,也讓許多提前觀影的影迷驚歎“打破了國産片的格局,夢一般從電影穿到現實”,“既是結構上對傳統電影的颠覆,又是導演最私人的情緒捕捉”。

大鵬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是大年三十那天,一家人超家的場面。因為那場讨論“濃度”頗高,所有參與拍攝的從業人員都難以忘懷。

封面會客廳丨導演大鵬:拍攝《吉祥如意》,讓不能回家的我們在電影裡團聚

已經好幾年都沒有回家和家人一起過年的大鵬,在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重溫了親情。拍攝期間,誰也沒把他當作導演,他還是大家心裡的那個孩子,這是他們最舒服的相處模式。在他看來,“家人就是這樣的,經得起撕扯,也能迅速凝結,是在漫長的時間當中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然後編織在一起的柔韌關系”。

封面對話

不懼争議,面對就好

封面新聞:如果外婆健在,《吉祥如意》的故事會是怎樣的?

大鵬:其實不能做這樣的假設,但是目前《吉祥如意》的呈現,絕對不是我一開始想要拍攝的内容。

封面新聞:您在現場如何給劉陸講戲?

大鵬:我會告訴她,接下來拍攝的目的是什麼,她需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其他就交給她自己發揮,是一種“浸入式”的表演。她為此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提早到農村和大家相處了一段時間。

封面新聞:《吉祥如意》和您之前拍的電影很不一樣,您會如何應對可能遭受的争議呢?

大鵬:我沒有想那麼遠,每一部作品的問世,不論任何一個創作者都回面對各種讨論,面對就好了。

封面新聞:未來還有可能拍攝家人(比如麗麗)的故事嗎?

大鵬:未來的事情都是未知,但是我不排斥。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