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背誦二十年的《靜夜思》竟然是盜版?揭開《靜夜思》背後的故事

作者:男神壯總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白

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之治十四年)舊曆九月十五日左右,天氣晴。李白,字太白,26歲的李白,到了揚州,望着窗外的明月,想起了家,寫下了它。“看着床前明月的光影,還以為是地上起了霜,天氣轉涼了,月明星稀,擡頭看看遠處的山川明月,突然紅了眼眶,低頭想起了故鄉。”轉身提筆,揮揮灑灑,寫下了千古名句“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沒錯,我們背了這麼多年的《靜夜思》,不是李白的原版,據有關文獻記載,明朝趙宦光、黃習遠修改第三句為“舉頭望明月”,清朝康熙沈德潛修改改第一句“床前明月光”,到了乾隆皇帝二十八年的時候,蘅塘退士所編的《唐詩三百首》裡,吸取了前兩位的改動,形成了今天的《靜夜思》。兩個版本各有千秋,在這裡就不做評價,我們應該記得,這首詩原版真正的樣子。

言歸正傳,這首詩作于開元十四年,唐玄宗統治前期,農耕技術有很大發展,手工業發達,絲織技術高超,飲茶之風也在全國範圍盛行,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曆史上稱為“開元盛世”。開元十二年,24歲的李白,在大唐的盛世,感受到了這世間的種種美好,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離開家鄉,一個人開始了自己的仗劍走天涯的旅程,一路經成都、重慶向東走去,于開元十四年春到達揚州,轉瞬到了秋天,染病,一個人的時候,在陌生的環境,寒冷的初秋,偶感疾病,種種,最終,李白在那個夜晚,創造了這首流傳至今的名句。

可以想象當時的李白,風華正茂,一身正氣,一心想為國鞠躬盡瘁。千百年來,無數人評論,李白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報國無門?還是一門心思想做官?單純的酒蒙子?一個标準的富二代?我們都不得而知,這就是曆史,我們隻能從他留下的作品來說,他是個偉大的詩人。

經曆短暫的思鄉哀愁後,年輕的李白,依然會仗劍走天涯,重新出發,他怎麼也不會想到,以後的路,會有這麼的難走,會有這麼艱辛。

預知後事如何,點個關注,且看下回分解!

後記:

我已經不記得,我第一次讀這首詩是幾歲,我也不記得我第一次背下來這首詩是幾歲,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我背下來的第一首詩,想了好久,就用它來開篇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