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白娘子傳奇》中,最令人憤憤不平的是什麼?
是法海的結局。

法海作為《新白》中的“第一反派”,招緻而來的“罵聲”幾十年來都未曾散去——他公報私仇,将白素貞鎮壓在雷鋒塔下;他拆散了人世間的美滿姻緣,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家庭悲劇——就是這樣一個讓人恨得牙根癢的人物,在宣揚“真善美”的《新白娘子傳奇》中的結局是什麼?
是和白素貞、許仙、小青一起,“白日飛升、位列仙班”。
說好的“惡人有惡報”呢?
這個被觀衆念了幾十年的“最不公正結局”,究竟有沒有道理?
換句話說,法海在《新白》中,究竟發揮着怎樣的作用?
他的存在,僅僅是為了占一個“反派”的位置嗎?
再看《新白》,我發現“法海”這個人物,才是真正了解《新白娘子傳奇》的關鍵——他不是一個扁平化的“反派”,也絕非隻有“可恨“那麼簡單。他心思缜密到讓人膽寒,又無情到令人恐懼。
為什麼這麼說?
讓我們回到故事的源頭——
法海為什麼緊盯着白素貞不放?
因為他們兩人曾有過兩段間隔千年之久的“惡緣”。
第一段,兩人首次碰面之時,白素貞還隻是一條普通的小白蛇,而法海是一個“捕蛇人”。
他抓到小白蛇時,本要破肚取膽,被一旁的小牧童攔住。一顆水蜜桃和一段悠揚的笛聲讓他分了心,小白蛇咬了捕蛇人一口後溜之大吉。兩人的“惡緣”便由此開始。
同時,白素貞與“小牧童”許仙的“孽緣”也從這裡開始。
是以,白素貞、法海、許仙三人的糾葛,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同時發生。
七百年以後,白素貞和法海一妖一佛,各自有了修為。白素貞跑到法海的修煉之地,一口吞下了玉帝賜給法海的六粒舍利子靈丹。
在她吞下靈丹之前,兩人的修為應該是不分上下的,但因為這六粒仙丹,白素貞立刻比法海多了六百年的修為。
法海是以懷恨在心,發誓“無論是一千年還是一萬年,一定要抓住她、宰了她”。
又過了一千年,白素貞在即将得道之際,受觀音大士指點,還有一段恩情未報,尚不可位列仙班;而法海因為“宿怨未了、心恨難平”,亦無法專心修煉,早成正果。
于是,白素貞、法海、許仙,在這一世終于相遇。
那麼,法海在“等待報仇”的日子裡,都做了些什麼?
他結交梁王爺這樣重量級的權貴,也不忘徐乾這樣的地方豪紳,以“結佛緣”的名義募化,重修了金山寺,并且當上了住持。
而他因為重修了金山寺,獲得了“師尊”如來佛祖的嘉獎,被賜予了那隻日後收伏白蛇的緻命武器——金缽。
單打獨鬥,法海絕非白素貞的對手。但有了這隻金缽,一條白蛇不在話下。
但此時,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如來佛祖曾有交代,這隻金缽隻收伏為惡作孽的精靈鬼怪。對于心存善念的生靈,要以勸化為主,切不可恃寶濫行。
什麼意思呢?
一心向善的白素貞,不在收伏之列。
手中有能夠報仇的武器,卻得不到允許。這對于法海來說,簡直太難受了。
如果同樣的情形,換成是小青,她就會“不管不顧”,直接報仇;
如果換成梁王爺這樣的“惡人”,他也隻會霸道行事,不計後果。
但法海與他們不同,他更有“計劃性”,更沉得住氣,自然,也更加可怕。
什麼樣的人最可怕?
目标明确,心狠手辣,沒有軟肋。
法海的目标是什麼?找白素貞報仇嗎?
錯。
法海自始至終,隻有一個目标——得道成仙。
而經過從前的兩次交惡,白素貞成了法海的“心魔”。隻有除掉心魔,才可早歸天界。是以,他必須收伏白素貞,必須報仇。
他在發現白素貞的行蹤後,迅速展開了行動——
首先,将梁王爺與白素貞的仇恨“更新”。
梁王爺本身是與白素貞有仇的,怎樣将仇恨更新?
用殺子之仇。
梁連作為梁王爺的獨子,無惡不作,本身就已經造下了無邊罪孽。更重要的,他作為金山寺“最大金主”之子,對法海頤指氣使,毫無尊重。
于是,法海設計讓梁連與小青相遇,小青放蛇殺死梁連,法海趕到時,故意不去施救。
這樣一舉兩得。一是讓梁王爺與小青,也就是與白素貞結下深仇;二是報梁連對自己的“不敬之仇”。
還有更狠的,法海在事後立刻趕到梁王府——他帶回了被“惡鬼阻道”的梁連的魂魄,并且告知梁王爺,人是小青殺的。
梁王爺震怒,向法海下最後通牒——三個月之内如果不除掉青、白二蛇,他就拆了金山寺。
你以為這是對法海的威脅嗎?
恰恰相反,這正中其下懷。
被激怒的梁王爺,恰恰讓法海在佛祖面前有話可說:
梁王爺揚言要拆了金山寺,我為了保護佛門之地,隻能滿足梁王爺的要求,除掉白素貞。
怎麼除呢?
用金缽。
弟子動用金缽,實在是情非得已,還望佛祖諒解。
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法海巧妙地獲得了動用金缽的特權。
那麼,怎樣才能真正收伏一心向善的白素貞呢?
逼她犯天條。
怎樣才算是幹犯天條?殺人啊。
如何讓白素貞“殺人”?用她的軟肋激怒她。
在《新白》中,法海以絕對的優勢,碾壓白素貞。因為白素貞有緻命的軟肋——許仙。
于是,法海故意去拜訪許仙的新朋友徐乾,引他前往金山寺“與佛結緣”。
結緣的同時,自然忘不了帶上新朋友許仙。
一切水到渠成。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法海連時間都選得恰到好處——錢塘江漲潮之時。
這就為白素貞“水漫金山”創造了絕佳條件。
許仙到了金山寺,法海将青、白二蛇的身份告訴許仙。在為其播放小視訊的同時,法海巧妙剪掉了對自己無利的片段。
趁着許仙震驚未消,法海半吓半威脅地讓徐乾去給白素貞送信。
白素貞一來,他倆的恩怨就可以了結了。
但他萬萬沒想到,白素貞可以卑微地下跪求他。
于是他開始傷害小青,逼白素貞出手。
最後,趁着錢塘江漲潮,白素貞水漫金山,犯下了大錯。
到這時,一切條件都已經具備,結果也已經鑄成,法海動手,隻是時間的問題。
在法海“滴水不漏”的行動中,你會得出一個可怕的結論:
法海沒犯任何錯。
他所有的行為,都是“順勢而為”。
他嚴格遵循着佛家的規則、人世的規則,甚至是大自然的潮汐規律。
他于無形之中,讓周圍所有的人都為己所用。
别人被他推着不知不覺就做了“壞人”,而他就隻等着在背後發笑。
就連小青在最後都說:法海雖然無情,卻無逾越之舉。
是以回到最開始的疑問:法海“成仙”的結局,究竟有沒有道理?
我們會悲哀地發現,法海沒有“不成仙”的道理。
可恨是一回事,而規則,則是另外一碼事。
是以法海這個人物,在《新白娘子傳奇》中,隻是單純扮演着“惡人”的角色嗎?
不是。
他代表着一種人世間的複雜性,代表着“黑與白”之間的灰色地帶。
如果《新白娘子傳奇》隻是一個單純的“懲惡揚善”的故事,它不會流傳30年。
隻有看懂了“壞人”法海的“結局”,才算是看懂了這部經典的《新白娘子傳奇》。
作者其他文章: 為什麼“凡人”李公甫,才是《新白娘子傳奇》中的“第一男神”? 為什麼《新白娘子傳奇》裡的“小妖”采因,會讓人“忘不了”? 為什麼說,小青才是《新白娘子傳奇》中的“真正主角”? 不喜歡《新白娘子傳奇》中的李碧蓮?怪你當時太年輕 重看《新白娘子傳奇》:小時候看到“愛情”,長大後看到“悲劇”
關注【平分往事】,換個方式看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