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銀國際研究董事長曹遠征:健康産業潛力巨大,中低收入階層是市場主體

11月1日,由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中銀國際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健康産業投融資領袖峰會在北京舉辦,來自經濟、金融、投行、醫療産業、臨床專家等多領域代表參會。

“中國健康産業的絕對規模潛力居世界前列,中國居民健康理念正在發生曆史性變化,這為健康産業發展提供了新機。”11月1日,由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中銀國際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健康産業投融資領袖峰會在北京舉行,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遠征發表主旨發言。

中銀國際研究董事長曹遠征:健康産業潛力巨大,中低收入階層是市場主體

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遠征

健康産業是人類最古老的産業,從人類産生到生老病死就伴随着人類的就是醫療行業的出現。随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健康的概念在日益擴大,不僅僅是治病,而且健康貫穿人的整個生老病死全過程。

首先,中國健康市場的絕對規模非常可觀。2019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到總人口的12%,根據聯合國對中國人口預測的中方案,2050年中國将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基礎疾病和器質性病變大幅上升,對醫療需要更為急迫,這不僅意味着對健康行業的需要持續不減,而且意味着健康産業有可持續的發展前景。中國平均預期壽命目前已經超過75歲,并正有延長趨勢,帶病生存,慢病管理,醫養結合成為新的需要,它為健康産業豐富化帶來了新的契機。

其次,健康産業觀念在發生變化。一個人醫療費的80%花在生命的最後兩年,老齡化越嚴重,意味着這個支出越大,因為人口老齡化不僅僅得病需要治的問題,帶病生存、醫養結合成為新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健康産業是未雨綢缪,做好準備。

最後,中國居民健康理念正在發生曆史性變化。人口規模及人口結構,居民收入水準及收入結構和生活方式及理念的變化是健康産業發展的推動因素。這三大因素已經成為我國健康産業發展的絕對規模潛力,也使得健康服務成為上升較快的熱門支出,健康理念發生曆史性的變化。

同時,目前我國的健康産業是也存在短闆,看病難,養老難不斷困擾着居民,健康産業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重點之一,衛生費用占gdp比重的持續提高,個人衛生費用支出已與政府預算支出持平,而以社會保障為核心的社會衛生支出已成為第一位的支出主體。

中國經濟進入新階段,gdp不斷增速,但居民收入仍與gdp增長保持同步,這就意味着收入的減緩,将制約健康産業的整體發展速度。我們在看到上述機遇的同時,新冠疫情的沖擊也對我國健康産業産生了一定的制約作用。

中高收入階層收入穩定,服務性産品邊際傾向消費,并更看重品質,引導者投資的進入高檔養老社群,成為目前醫養結合養老産品的市場主流,進而也是競争性最高的領域。但是,中低收入階層是中國的人口主體,潛力巨大,是以中低收入的可持續提高是健康産業順利發展的關鍵,隻有滿足這一階層的健康發展需要,才能形成以内循環為主體,内外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