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美麗的地下洞穴,原來是這種不害人的蚊蟲打扮出來的

紐西蘭螢火蟲(arachnocampa luminosa)是一種真菌類的小真菌蚋,可産生藍綠色的生物發光,生活在紐西蘭北島的懷托摩螢火蟲洞,是當地的獨有品種。

最美麗的地下洞穴,原來是這種不害人的蚊蟲打扮出來的

這些蚊蚋居住在洞穴或濕度較高的原生灌木叢中,在黑暗的環境裡閃閃發光,整個地下世界就像繁星滿天的璀璨銀河,美得讓人無法呼吸。而這種蚊蚋在毛利語就叫titiwai,“水​​面的投影”的意思。

最美麗的地下洞穴,原來是這種不害人的蚊蟲打扮出來的

1884年,來自卡菲亞的毛利人泰恩·蒂諾和他的妻子胡缇,與兩位英國測繪員進入洞中探險,發現了大量發光的蚊蚋,被洞中美景深深地震撼了。

最美麗的地下洞穴,原來是這種不害人的蚊蟲打扮出來的

蒂諾夫妻1889年向外界開放了洞穴,并向參觀者收取小筆費用。

最美麗的地下洞穴,原來是這種不害人的蚊蟲打扮出來的

由于遊客的亂寫亂畫,當地政府經過多年談判,援引了兩個法律以625英鎊的價格将螢火蟲洞買走,并接管了洞穴的管理。

最美麗的地下洞穴,原來是這種不害人的蚊蟲打扮出來的

幾經轉手之後,懷托摩螢火蟲洞在1989年最終被歸還給蒂諾和胡缇的後人。

最美麗的地下洞穴,原來是這種不害人的蚊蟲打扮出來的

懷托摩螢火蟲洞的石灰岩形成于3000萬年前,當時該地區仍在海底,之後地質運動令石灰岩彎曲弓起,岩石暴露于空氣中,産生裂縫,水流溶解了石灰石,最終在數百萬年前形成巨大的洞穴。

最美麗的地下洞穴,原來是這種不害人的蚊蟲打扮出來的

洞中的螢火蟲和普通蚊子大小相似,通常将卵産在洞壁上,孵化出幼蟲開始發光,并在數月内由3-5毫米長到30-40毫米長,并且可以在洞穴或堤岸移動。

最美麗的地下洞穴,原來是這種不害人的蚊蟲打扮出來的

幼蟲會分泌多達30根水晶般的絲線,從洞頂垂下,在絲線上整齊地放置小而粘的液滴,吸引并捕獲一些小型昆蟲為食。

最美麗的地下洞穴,原來是這種不害人的蚊蟲打扮出來的

6-9個月後,幼蟲會将自己懸挂在絲線上,用24小時的時間化成蛹,并持續發光,蛹期大約為兩周。之後蚊蚋從蛹中破繭而出,變成會飛的成蟲,雌蟲繼續負責美麗發光,雄蚊則灰頭灰臉暗淡下來。

最美麗的地下洞穴,原來是這種不害人的蚊蟲打扮出來的

然而這也是它們生命中最後的時刻。不像它們的遠方害蟲親戚蚊子,紐西蘭螢火蟲沒有口器,無法吸血吃飯,隻是不斷地瘋狂交配。在短暫的歡娛并産卵之後,雌蚊大約在76小時内死亡,雄蚊則可以多活約20個小時,看來美麗發光确實也需要付出代價。

最美麗的地下洞穴,原來是這種不害人的蚊蟲打扮出來的

紐西蘭螢火蟲的卵大約20天後又會孵化出來,開始新一輪的循環,是以一年到頭,人們都可以欣賞到懷托摩螢火蟲洞美麗璀璨的地下銀河。

最美麗的地下洞穴,原來是這種不害人的蚊蟲打扮出來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