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丹丹談兒子巴圖:“孩子不上學之後,我才發現他身上全是優點”不過,當媽媽的,對孩子的評價,總是時而好時而壞的,想法也是随時在改變。

作者: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孩子,不可能每個孩子都有高智商,不可能每個孩子都很聰明。 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聰明,學習好,幾乎是唯一的評價标準。 最近看到演員宋丹丹老師的一段采訪,深有感觸。

宋丹丹的兒子巴圖,曾經和媽媽一起參加過綜藝節目《向往的生活》,他們去的那一期,母子倆的相處方式還引起過很多網友的讨論。

宋丹丹談兒子巴圖:“孩子不上學之後,我才發現他身上全是優點”不過,當媽媽的,對孩子的評價,總是時而好時而壞的,想法也是随時在改變。

節目中宋丹丹一直在數落兒子,貶低兒子,唱衰兒子。

“你要是能把這倆雞蛋煮熟了,我就勉強把你留下”。 “雞窩要是能搭好,我還真不是他媽。” “小時候沒有一次能讓我笑着開家長會。” “我生了一個廢物。”

雖然是這些話帶有一點損友開玩笑的味道,但是這樣說話的人畢竟是自己的媽媽,還是在鏡頭前,巴圖也隻能用苦笑來應對。

宋丹丹談兒子巴圖:“孩子不上學之後,我才發現他身上全是優點”不過,當媽媽的,對孩子的評價,總是時而好時而壞的,想法也是随時在改變。

巴圖小時候不愛讀書,而且是一個有點多動症的孩子,他的神經過分活躍,注意力沒有辦法集中,是以成績不是很好。

一個孩子,成績不好就是“原罪”,這說明他不是一個好孩子。

一個成績不好的孩子,他周圍的人,媽媽,爸爸,親朋好友,都希望他能努力一點,有出息一點,給爸爸媽媽争氣,可是巴圖卻做不到,好像對自己糟糕的成績不以為意。是以父母嚴重,他沒有上進心,不努力,不聽爸爸媽媽的話。

宋丹丹談兒子巴圖:“孩子不上學之後,我才發現他身上全是優點”不過,當媽媽的,對孩子的評價,總是時而好時而壞的,想法也是随時在改變。

巴圖是宋丹丹和第一任丈夫英達的兒子,兩人離婚後,前夫沒有管過巴圖,宋丹丹還是以在微網誌上罵前夫。而且巴圖從小被視為名門之後,爺爺是文化部副部長,外公是北京文聯書記,媽媽是著名演員,爸爸是著名導演,作為一個承載着身邊人期待的孩子,他好像是不夠優秀。

1997年,宋丹丹帶着巴圖,趙玉吉帶着和前妻黃濤的女兒趙婷,他們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這個家庭和《家有兒女》劇情雷同,一個是劉星一個是夏雪,巴圖”一事無成“,趙婷成為好萊塢著名導演。
宋丹丹談兒子巴圖:“孩子不上學之後,我才發現他身上全是優點”不過,當媽媽的,對孩子的評價,總是時而好時而壞的,想法也是随時在改變。

今年9月,趙婷導演的《無依之地》在77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摘得金獅獎,成為繼張藝謀、李安、侯孝賢、賈樟柯之後第5位獲獎的華人,她還受邀執導了漫威電影《永恒族》,電影會在2021年上映。

而巴圖作為一名演員,參演過一些作品,卻沒有太大的知名度,兩相對比,差别确實有點明顯。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宋丹丹能夠看到兩個孩子之間的差距,加上從小就對兒子寄予厚望,這種落差才使得她對孩子管控太多,肯定太少,這才出現在《向往的生活》中那樣的畫面。

宋丹丹談兒子巴圖:“孩子不上學之後,我才發現他身上全是優點”不過,當媽媽的,對孩子的評價,總是時而好時而壞的,想法也是随時在改變。

作為母親,兒子好不好,應不應該一直貶低孩子,宋丹丹并不是沒有思考。

談到兒子巴圖,她在《可凡傾聽》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以前兒子在上學的時候,我看他渾身都是缺點,是以當他不讀書了,我突然發現他全是優點。”

這是一個母親的覺醒,但是卻以孩子所有的成長曆程為代價。

巴圖已經快30歲了,在他終于脫離了“學生”這個身份,他作為一個“人”的特質才會重新解讀,那些對學習沒有幫助的特點,逐漸彰顯出獨特的魅力。

宋丹丹談兒子巴圖:“孩子不上學之後,我才發現他身上全是優點”不過,當媽媽的,對孩子的評價,總是時而好時而壞的,想法也是随時在改變。

以前,巴圖身上的好脾氣、很寬容、心胸大、快樂,這些在媽媽眼中都不是優點,隻要學習不好,宋丹丹眼裡的兒子就全是缺點。

“但是現在,當他不讀書了,我突然發現他全是優點。隻要周圍的人不生氣,他就永遠不會生氣。因為從小周圍人都在為他生氣,所有人都在沖他咆哮,是以當大家突然不沖他咆哮了,他活得特别自在。”

宋丹丹談兒子巴圖:“孩子不上學之後,我才發現他身上全是優點”不過,當媽媽的,對孩子的評價,總是時而好時而壞的,想法也是随時在改變。

看了這段話,我是深有感觸。

一個人的生命中會有幾次身份的轉變,20多歲之前是學習期,作為孩子,作為學生,他的任務隻有學習,是以對孩子的所有評判标準,都是基于學習。

對學習有利的一定要做,對學習不利的不能做,長時間使用這一套評價标準,仿佛孩子20多年的生命,都隻是為了拼出一個學習成績,這20多年的人生就不重要了。

可是學習成績真的那麼重要嗎?

宋丹丹談兒子巴圖:“孩子不上學之後,我才發現他身上全是優點”不過,當媽媽的,對孩子的評價,總是時而好時而壞的,想法也是随時在改變。

我國小的時候有個同學,她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經常考倒數,整天“瘋”着玩兒,班裡的家長們都認識她。但是她媽媽管她管得很嚴,不希望她和另一個也經常考倒數的女生一起玩兒,我當時學習不錯,希望她能跟我玩兒,也隻有我能把她從家裡叫出來。

每次她媽媽見了我,就問我有沒有什麼學習方法可以跟她女兒說一說,在她嘴裡,我被誇的地上少有,而她女兒被貶的一無是處,做什麼都不對。

宋丹丹談兒子巴圖:“孩子不上學之後,我才發現他身上全是優點”不過,當媽媽的,對孩子的評價,總是時而好時而壞的,想法也是随時在改變。

當時班裡其他孩子,提起她就會用一種嘲笑的态度來對待,好像自己以後都能比她高一等似的。讓人唏噓的是,長大後呢,除了一兩個考上高中繼續上大學的同學,其他那些早早進入社會打拼的人,和這個曾經嘲笑過的同學生活沒什麼不同,甚至曾經的倒數第一,因為長得漂亮而嫁的好,比那些現在還沒娶到媳婦的男生顯得更為成功。

大家在同學聚會的時候,提到國小學習成績,已經當成一句笑談了。

可能這才是生活的真相,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如果不能讓孩子跨越階層,那最終都會成為不再重要的東西,孩子将來要面對的,是平凡的生活。

宋丹丹談兒子巴圖:“孩子不上學之後,我才發現他身上全是優點”不過,當媽媽的,對孩子的評價,總是時而好時而壞的,想法也是随時在改變。

那這些孩子就沒有優點了嗎?

他們的優點隻是沒能幫助到學習,但是一定會幫助到生活。

在每個班裡也是,有第一名,就一定會有最後一名,誰都有可能是那個最後一名孩子的家長。

有個聰明的孩子是幸運的,但是注定,不是每個家長都能獲得“幸運”。

可能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内心都需要經過一個從認為我的孩子一定是天才,到接受孩子是平凡的中的一個的過程,這時候,家長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才是對孩子的解脫。

當然,接受不代表放棄,也許孩子不能成為人群中的那1%,但是他會有自己人生的光彩,幫助孩子找到方向,盡力而為,才能讓孩子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