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紀錄片:下崗工擺攤賣蝦,5年掙出一套房,擺攤真有這麼賺錢?

一個下崗勞工,靠着擺攤賣蝦,短短五年, 買了一套140多平米的房子,擺攤真有這麼賺錢嗎?

1996年,吳孝懷本是蚌埠造紙廠的供銷科長,卻在一夜之間成了下崗勞工,兩年來 ,他先後找了三四份工作 ,但都幹不長,一次偶然的機會 吳孝懷看到了街邊蝦攤的商機,有錢不賺是傻子,反複考慮後, 他拉上自己的妹夫也擺了一個蝦攤,開業當天,吳孝懷特意放了一串鞭炮 ,以此知會同行,攤主們還沒反應 ,下崗工倒跟着來了,随後兩個月裡, 這裡一下子出現了二十幾個蝦攤。

紀錄片:下崗工擺攤賣蝦,5年掙出一套房,擺攤真有這麼賺錢?

商家多起來, 競争也随之而來,不過在石順利眼裡, 這些人就是小魚小蝦,他從1982年開始經營小吃攤,是中國最早一批個體經營戶,更是第一個在國家工商局注冊“蝦王”商标的人,别說在蚌埠市 就是在安徽省,他在螞蝦行當的龍頭老大地位也無人撼動,蝦街第二号人物 :阿亮 ,也沒把吳孝懷放在眼裡,石順利注冊商标, 他就搶占貨源,每天親自到火車站接貨 ,一袋一袋挨個檢查,為了保證活蝦品質 ,他甚至願意讓養殖戶多拿一點利潤。

紀錄片:下崗工擺攤賣蝦,5年掙出一套房,擺攤真有這麼賺錢?

然而, 吳孝懷有備而來,他原本是蚌埠造紙廠的供銷科長,比一般人更懂得貨源的重要性,他不想等人送貨上門,也不屑于去火車站攔截貨源,而是選擇親自去淮河渡口的産地,從源頭上把握蝦的價格和品質, 實作産供銷一條龍。

紀錄片:下崗工擺攤賣蝦,5年掙出一套房,擺攤真有這麼賺錢?

解決了貨源問題,他又琢磨上蝦的味道,本地的油爆蝦 ,口味單一且過于油膩,多方打聽後 吳孝懷請來了一位南京師傅,開發出了一道味道獨特的“啤酒蝦”,出鍋之後 ,他便端出去讓人免費品嘗評價,結果大受好評。

紀錄片:下崗工擺攤賣蝦,5年掙出一套房,擺攤真有這麼賺錢?

食物問題解決,吳孝懷又開始操心攤位,他入行晚 ,攤位又在蝦街的邊緣,酒香也怕巷子深,好在他腦子靈光,打出東頭第一家的招牌,更是喊出“要想吃好蝦, 東頭老吳家”的口号,一下子把劣勢化成了優勢,生意火爆也是預料之中的事。

紀錄片:下崗工擺攤賣蝦,5年掙出一套房,擺攤真有這麼賺錢?

别的攤主見了眼紅 ,為了吸引食客,紛紛打出蝦王 ,蝦霸 ,蝦聖的招牌,你說你正宗, 我說我是第一家,1997年的這個夏天,南山路在人們口口相傳中, 成了著名的蝦街。蝦街的名氣越來越大,石順利作為其中的領頭人,除開自家的蝦攤, 他還辦起了加工廠,接受媒體采訪時, 也說要把生意做到全國,阿亮雖然來自農村,隻上過國小,卻特别能接受新事物,眼瞅着石、吳兩家生意愈發紅火,他也決定重新包裝自己,于是特意到照相館拍了一組宣傳照,做成招牌支在攤位上方。

紀錄片:下崗工擺攤賣蝦,5年掙出一套房,擺攤真有這麼賺錢?

蝦街越來越火,不僅吸引了食客前來,還吸引了許多外地商家開店,此時的蝦街, 可以說是蚌埠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1998年,蝦街成了安徽省最大的螞蝦集散地和消費市場,高峰時每天客流量在2萬人以上,空閑時,攤主們也彙聚在一起唠嗑。有人說 ,吳孝懷賺的最多, 他一直不承認,但2002年 ,蚌埠市第一個新型住宅小區建成後,吳孝懷毫不猶豫地買下了一套140多平米的大戶型,一家三口從30平米的舊平房搬進了新家,阿亮雖然沒有在城裡買房,但早幾年就為父母在村裡蓋好了新房。

紀錄片:下崗工擺攤賣蝦,5年掙出一套房,擺攤真有這麼賺錢?

反觀石順利, 盡管注冊了商标,但在越來越激烈的競争中 ,他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思來想去 ,他用買房子的錢, 開了一家豪華的室内蝦館,決心不惜一切代價維護自己在蝦街的領頭地位。萬萬沒想到, 開業當天 ,城管找上門,說他違規占道經營, 要去接受處罰,開業的喜悅 ,一下子被沖散。

紀錄片:下崗工擺攤賣蝦,5年掙出一套房,擺攤真有這麼賺錢?

另一邊,阿亮也跟着開了一家蝦館,開業當天 ,城管沒來 卻被工商局的人叫走,因為有人舉報他低價惡性競争,阿亮滿肚子委屈,隻是開業優惠 ,一周之後就恢複原價,他的想法原本是好的,可惜動了其他攤主的利益,衆人聯合起來抵制 ,優惠的事情也不了了之。

紀錄片:下崗工擺攤賣蝦,5年掙出一套房,擺攤真有這麼賺錢?

比起兩人的狼狽,吳孝懷的競争手段總要棋高一着,他沒有跟着去開室内蝦館,而是别出心裁的設計了一個吳記蝦王羽毛球比賽,花小錢做了個大廣告 ,最後當然是名利雙收,阿亮見了眼紅 ,不無諷刺地說他肯定有關系,不管怎麼說 ,吳孝懷赢了, 還借此上了電台采訪,内部的競争沒有盡頭,外部的沖擊也即将到來。

紀錄片:下崗工擺攤賣蝦,5年掙出一套房,擺攤真有這麼賺錢?

2002年,以麥當勞 ,肯德基為代表的的洋快餐打入市場,消費者們有了更多的選擇蝦街攤主們也迎來了新挑戰。2005年 ,蝦街的繁榮達到頂峰,短短幾百米的街道,蝦攤小吃攤六七十個, 發廊迪廳二三十家,每晚人流量少則一兩萬 ,多則三四萬,醉酒打架的事情也在不斷發生。石順利和阿亮不知得罪了誰,連着幾個月, 攤子接連被砸,最初是顧客挑釁 ,後來是直接動手,員工被砍傷送到醫院縫了十幾針,派出所長頭疼不已,蝦街全市有名, 但因為是自發形成露天市場,管理水準一直跟不上,這條街雖然帶動了經濟發展,但在周圍居民眼裡就是一顆“毒瘤”,油污煙熏 ,噪音喧嚣不斷,大人工作孩子學習沒有一天安生。

紀錄片:下崗工擺攤賣蝦,5年掙出一套房,擺攤真有這麼賺錢?

如今, 他們終于忍無可忍, 請來律師為自己讨說法,在律師的建議下, 居民寫了一封舉報信,一個月後,省裡的進階上司專門來此調查,當地的官員壓力劇增,第二天就召開市場整治動員會,萬萬沒想到 ,市場整治剛剛開始,蝦街就發生了更為嚴重的兇殺案,原來一群小青年喝酒打架,路人報警後 ,在回家路上被對方報複性殺害,這樣一來 ,取締蝦街的呼聲更加強烈,市場管理所的隊長發了通知後,攤主們人心惶惶, 聚在一起聲讨,又不是偷搶扒拿, 憑什麼不讓人吃飯。

紀錄片:下崗工擺攤賣蝦,5年掙出一套房,擺攤真有這麼賺錢?

在此期間,阿亮的父親病重去世,石順利也因為砸攤一事連續幾個月沒有營業,兩位領頭人先後沒了心思經營,一個迷上了麻将館歌舞廳,一個去了外地發展,蝦街雖然沒有一下子被取締,但是生意冷清了許多,少了石順利和阿亮,這裡再也看不到往日榮光。

紀錄片:下崗工擺攤賣蝦,5年掙出一套房,擺攤真有這麼賺錢?

十年的時間 ,蝦街從輝煌走向衰落,小龍蝦成了遍地開花的網紅小吃,而曾經風光無限的領頭人們卻銷聲匿迹,着實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