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雲竟有一個結拜兄弟?他武功平平,曾效力劉表曹操劉備三大諸侯

作者:白馬晉一

文:立早閑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曹操赤壁戰敗,劉備南征零陵、桂陽、武陵、長沙所謂荊南四郡時,尤其是在攻取桂陽郡最為特别:桂陽郡太守趙範先戰再降,降後又與趙雲結義;結義後再結親,結親不成又詐降,詐降不成又被俘又再降。劉度、金旋、韓玄納降隻有一番,而趙範納降卻隻是兩番。劉度一次納降,仍居太守之位,兒子劉賢卻赴荊州随軍辦事;金旋、韓玄一次納降,卻身首異處,反成就手下人鞏志及魏延、黃忠;趙範兩次納降,照樣仍為桂陽太守。可謂是同人不同命。

趙範之是以會兩次納降,自知自己的降臣身份不招新主子待見,為了自己的利益,陪資嫁嫂不成反遭趙雲拳頭相向,自尊心大受傷害,頓時又起了捉拿趙雲,加以報複之意。

趙範兩番投降,卻能得以善終,全因如下三點。

趙雲竟有一個結拜兄弟?他武功平平,曾效力劉表曹操劉備三大諸侯

其一,曆史記載有别。

《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描寫:遂釋趙範,仍令為桂陽太守。《三國志•蜀書二•先主傳》記載: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雲别傳》記錄:(趙)範果逃走,(趙)雲無纖介。《雲别傳》是南朝宋著名史學家裴松之注于《三國志·趙雲傳》裡補充記載趙雲人物生平的傳記。總而言之,趙範都是投降劉備,隻是投降過程有所不同:《三國演義》裡是先戰再降,又反又降;《三國志》中是降;《雲别傳》中是先降後逃。趙範最終去向都未注明,或老死或病死或自殺或他殺,不得而知。

趙雲竟有一個結拜兄弟?他武功平平,曾效力劉表曹操劉備三大諸侯

其二,桂陽郡的地理位置。

桂陽郡,是荊南(江南)四郡之一。荊南四郡,位于荊州南部及長江之南。荊南,在戰國時期又稱江南,指荊江之南,洞庭湖流域。在東漢時期,這片江南之地被分割為四個隸屬荊州的郡級行政區,分别為:武陵郡、長沙郡、零陵郡和桂陽郡。桂陽郡,西漢高祖二年(前205年)置,治郴縣(今湖南郴州市),其後屢有變化。宣帝(劉詢,前74年-前49年在位)以後相當今湖南省耒陽市以南的耒水流域、舂陵水流域和洣水下遊及廣東省連江口以北的連江、北江流域。趙範治下的桂陽郡的轄境就是漢宣帝以後的區域範圍。在兩漢時期,荊南四郡可是馬良口中“積收錢糧”的根本之地。

趙雲竟有一個結拜兄弟?他武功平平,曾效力劉表曹操劉備三大諸侯

其三,趙範的心。

東漢王粲撰《英雄記》:(劉)表薄其為人,不甚禮也。(張)羨由是懷恨,遂叛表焉。表圍之連年不下。羨病死,長沙複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據漢川,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張羨是建安初年(196年)為長沙太守,五年(200年)叛劉表而與曹操相結。劉表收複長沙後,向南又收複零陵、桂陽等地。對新收複長沙、零陵、桂陽,劉表一定是派心腹去當太守。趙範有點特殊,桂陽太守應是接替其兄長。其兄在張羨之亂後,被劉表任命為桂陽太守。過世後,才改為趙範接任。是以,金旋,韓玄,趙範,劉度雖降也是迫降,其結果是金旋為劉備所攻劫死;韓玄沒有下文;趙範逃跑;劉度,沒有詳介。是以,心思缜密的趙雲,一眼也就看出端倪。正如《雲别傳》中記載:(趙)雲曰:“(趙)範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迫降,字面意思就是逼迫投降,而非真心實意地投降。

自古降臣總是不招主子待見。趙範心知肚明,才會即要與劉備的心腹愛将趙雲結義,又要将國色天香的寡嫂嫁給趙雲,其目的就是不願覆金旋、韓玄和劉度的後塵,不知所蹤。

筆者按:反複無常,形容常常變化,一會兒是這樣,一會兒又是那樣,變動不定。趙範,即是劉表制下太守,又在曹操麾下辦事,後是劉備新降的部屬,與趙雲結拜成功後,又要與趙雲結親不成後,就萌生反叛之心并付出行動。趙範先戰再降,降後又反,反後又降,反複無常,一切都是為了一個字“利”。正所謂,人見利而不見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