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提轄、都頭、團練使一樣,《水浒傳》中出現的八十萬禁軍教頭一職也是曆史上真實存在的。按照《宋史》的記載,禁軍教頭是宋軍中的低級職務,數量衆多,單單在宋欽宗在位時的公元1079年,禁軍中就有270名教頭。這個低級職位之是以被後人所熟知,不得不說是《水浒傳》的功勞。

在《水浒傳》中,一共有七位禁軍教頭,其中的兩位後來成了梁山好漢,另有兩人曾經與梁山有過較量。本文按照出場順序,對這七位禁軍教頭進行一個簡單介紹。
第一位:王進。王進是全書中第一個登場亮相的八十萬禁軍教頭,他的父親王升亦為宋軍中的一員。王進的命運與高俅密切相關。高俅尚未發迹時,曾遭王升痛打。等到高俅高居殿帥之職後,對當年之辱耿耿于懷,借故将王進痛打了一頓,還要将其置于死地。為了免遭高俅的毒手,王進不得不帶着母親逃往延安府。途中,王進路過史家村,成了九紋龍史進的師父,教授武藝,之後悄然而去,下落不明。
第二位:豹子頭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這一官職之是以如此響亮,林沖居功至偉,正是因為林沖這一人物形象,才令八十萬禁軍教頭這一職務變得老少皆知。林沖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中的槍棒教頭,負責傳授槍法和棒法。林沖命運的巨大變化也源自高俅。因為高衙内觊觎林娘子,高俅出手陷害林沖,陸謙和富安等人欲置林沖于死地。林沖走投無路,被逼上梁山。最終,林沖在征讨方臘一役結束後病逝。
第三位:張教頭。張教頭是林沖的嶽父,亦為八十萬禁軍教頭之一。林沖被發配滄州時,張教頭前來送别。不過,林沖卻當着嶽父的面寫下休書。此後,林娘子自盡而亡,張教頭也下落不明。
第四位:金槍手徐甯。與林沖擔任的禁軍槍棒教頭不同,徐甯擔任的是金槍班的教頭。與林沖一樣,徐甯也是行伍世家,武藝高強,生活美滿。他的命運之是以發生巨大變化,源于自己的姑舅兄弟、金錢豹子湯隆。雙鞭呼延灼奉命征讨梁山,其絕技連環馬令梁山無法招架,而徐甯的鈎鐮槍正是連環馬的克星。是以,湯隆提出拉徐甯入夥。
之後,湯隆與時遷互相配合,終于将徐甯騙上了梁山,利用鈎鐮槍破了呼延灼的連環馬。就這樣,徐甯糊裡糊塗就成了梁山好漢。最終,徐甯在征讨方臘的杭州一役中陣亡。
第五位:丘嶽。與王進、林沖和徐甯不同,丘嶽的身份非常特殊。盡管他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之一,但官拜禁軍都教頭,比王進等人要高出一個級别。不僅如此,丘嶽還有兩個身份,一是左義衛親軍指揮使,還有一個是護駕将軍。這些職務加在一塊,說明丘嶽是宋軍中的進階将領。
不過,盡管職務很高,但丘嶽的武藝卻非常一般。高俅率部征讨梁山時,丘嶽随軍參戰,與沒羽箭張清有過一次較量,結果被張清打傷。丘嶽的結局也不好,被默默無名、武藝低微的錦豹子楊林所殺。這樣的戰績,實在辱沒了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名頭。
第六位:周昂。與丘嶽一樣,周昂這位八十萬禁軍教頭的身份也非常特殊。雖然他僅僅是八十萬禁軍的副教頭,卻還擁有右義衛親軍指揮使和車騎将軍這兩個職務。是以,他也是宋軍中的進階将領,地位遠高于王進、林沖和徐甯。
與名不副實的丘嶽相比,周昂的武藝則非常不錯。高俅征讨梁山期間,周昂曾經與梁山武藝最高的玉麒麟盧俊義有過一次單挑,雙方激戰二十個回合難分高下,足以證明周昂這位八十萬禁軍教頭名副其實。周昂的結局也比丘嶽要好。高俅征讨梁山失利,周昂随高俅一起傳回了京城,從此下落不明。
第七位:王文斌。在七位禁軍教頭當中,王文斌是唯一與林沖職位相同之人,他也是禁軍中的槍棒教頭。不過,王文斌後來獲得了朝廷的晉升,被授予鄭州團練使之職。梁山征讨遼國時,王文斌前來勞軍,得知梁山兵馬進展不順後,主動出陣迎敵,想盡快擊敗對手。不料,王文斌卻遇上了曲利出清這位遼國大将。短短二十多個回合過後,王文斌便被曲利出清斬殺。同樣是戰死沙場,但王文斌死于外戰,遠比丘嶽死在内戰的戰場上更令人欽佩。
參考書籍:《水浒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