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是男權社會,男性是王朝的主宰者,但在特殊情況下,也會出現太後垂簾聽政的情況。中國曆史上的有不少以賢明著稱的皇太後,比如北魏的文明太後馮氏,當然也有一些敗家的皇太後,她們胡作非為,甚至将王朝斷送!北魏的胡太後,就堪稱史上最敗家的太後,那麼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這位胡太後出身北方名門安定胡氏,父親是胡國珍。胡太後的姑母是尼姑,經常入宮講說佛法,她利用這個機會,暗示自己的侄女才貌雙全,北魏宣武帝聽說後,就把胡太後召入後宮。當時北魏實行“子貴母死”的制度,凡是生下太子的妃嫔,一律要處死。510年,胡太後為宣武帝生下一位皇子,取名元诩。

512年,元诩被立為皇太子,不過由于當時情況複雜,加上宦官、朝臣的保護,胡太後并沒有被賜死。515年,宣武帝病死,年僅五歲的元诩即位,是為孝明帝。貴為皇帝生母的胡太後,由後宮走到了前朝,垂簾聽政。最初胡太後還算規矩,但很快就破壞制度,比如說她自稱朕,群臣上書時稱其為陛下,所下指令稱為诏。
胡太後執政期間,胡作非為,大肆鋪張浪費,敗壞朝野風氣,另外胡太後私生活非常混亂。清河王元怿長得很帥,“美姿貌”,是宣武帝的弟弟,也就是胡太後的小叔子,結果被胡太後相中,“時太後得志,逼幸清河王怿,淫亂肆情,為天下所惡”。胡太後的情人還有很多,有一位甚至被迫逃到梁朝。
就在胡太後沉迷于“愛情”之時,領軍元叉、長秋卿劉騰發動政變,将胡太後囚禁。沒想到幾年後,胡太後東山再起,再度臨朝聽政,但是北魏的朝政卻沒有得到改善,“自是朝政疏緩,威恩不立”。胡太後依然我行我素,豢養許多男寵,并任命他們執掌朝政,“宣淫于朝,為四方之所厭穢,文武解體,所在亂逆,土崩魚爛”。
胡僧敬是胡太後的伯父,趁着親族聚會的機會,哭着向胡太後勸谏:“陛下母儀海内,豈宜輕脫如此!”沒想到胡太後大怒,再也不見自己的伯父。随着年齡的增長,孝明帝也開始對母親的行為表示不滿,為了奪回大權,他給自己的嶽父爾朱榮下達密诏,讓其帶兵入京勤王。
但沒想到消息洩露,胡太後一不做二不休,與自己的情人鄭俨、徐纥合謀,将自己的兒子害死。528年,年僅18歲的孝明帝元诩中毒身亡。為掩蓋事實真相,胡太後立元诩的女兒為帝,幾天後又宣布立3歲的元钊為帝。消息傳出,“天下愕然”。占據晉陽的爾朱榮聞訊後,借口追究孝明帝的死因,率兵南下。
胡太後聞訊後,慌忙帶領孝明帝的妃嫔們出家為尼,或許她希望佛祖能夠保佑她吧!爾朱榮派兵将胡太後以及幼主元钊帶到了河陰,胡太後還向爾朱榮喋喋不休,解釋自己的行為,沒想到爾朱榮根本不聽,拂袖而起。最後胡太後被扔進黃河,活活淹死。後世評價道:“孝明沖齡統業,靈後婦人專制,任用非人,賞罰乖舛。于是釁起宇内,禍延邦畿。”
參考資料:1.《魏書》;2.《北史》;3.《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