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幕府山“達摩古洞”最近落成開放 明末南京狀元郎焦竑曾賦詩描繪

幕府山“達摩古洞”最近落成開放 明末南京狀元郎焦竑曾賦詩描繪

南京城北臨江的幕府山人文遺迹荟萃,“達摩洞”是其中之一。相傳梁武帝蕭衍迎達摩至南京,由于他的佛學思想不能被梁武帝接受,于是達摩渡江北上,出發前曾在此洞休息。達摩對中國佛教文化的影響至為深遠,六朝之後尋訪瞻仰者不絕。

【名篇佳句】

《達摩洞》——明·焦弘

神龛沿綠峪,石洞俯蒼波。

風雨江聲壯,魚龍夜氣多。

停杯今日望,飛錫向時過。

欲問西來意,疏鐘度薜蘿。

【淵源典故】

達摩洞,在幕府山三台洞西,洞高90米,洞壁四周有不少碑刻和佛龛,多為明代遺存。達摩是六朝梁時高僧,中國佛教禅宗的創始人。梁大通元年(527年),梁武帝蕭衍迎達摩至建康,由于他的佛學思想不能被梁武帝接受,于是達摩離開建康前往嵩山少林寺。相傳渡江北上前,他曾在此洞休息,故名達摩洞。如果說河南嵩山少林寺(也有達摩洞)是中國佛教禅宗的祖庭,那麼幕府山的達摩洞就是禅宗的發韌之地。

我們再看這首詩。作者焦竑出生在南京,是萬曆十七年的狀元,但仕途不順,辭官回家後成為著名的學者,還是明代著名學者徐光啟的恩師。詩的前兩句是典型的寫景,幕府山山巒延綿起伏,遠望景天一色,萬裡長江從山下奔騰向前的景象躍然于筆下。詩的後兩句似乎是作者的想象,焦竑距離達摩已經1000年,站在達摩洞前,仿佛看見這位高僧手持錫杖,從眼前走過,剛要開口詢問高僧為何而來,卻隻聽得稀疏的鐘聲在達摩栖身的洞穴中回蕩。

【今日探訪】

達摩古洞曾是“古金陵四十八景”,常年來處于荒廢狀态,從2013年底開始,經過3年的打造,出新之後的達摩古洞作為景區,于今年8月1日正式落成開放了。景區以達摩古洞遺址、石窟、夾騾峰、百變金身廣場等為核心,打造了一個輕盈靈動、氣勢恢宏的禅宗聖地。其中石窟為依山而建,分成上中下三層,内部鑲嵌着大小不一的窟龛101個,每個窟龛内都供奉有一尊形态各異的達摩雕像。達摩古洞便是相傳1600多年前達摩從南京渡江北去,途中曾在幕府山的一個石洞中休息,洞中供奉有一尊達摩雕像,描述了達摩參禅打坐、入定時的姿态。景區内還用群雕的方式,再現了梁武帝帶領文武大臣及随身侍從追趕達摩的場景。

南藝人文學院 丁子

揚子晚報記者 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