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赓把指揮權交給了周希漢,許世友:你周希漢搞什麼名堂?

周希漢是一位著名的開國中将,為了殺殺他的傲氣,鄧小平曾經壓了他10年沒有提拔。許世友是一位著名的開國上将,威震天下許和尚,可謂是婦孺皆知。一個是中将,一個是上将,在革命戰争年代,許世友的職務也一直都在周希漢之上。

按理說,無論到哪裡,都是許世友指揮周希漢,而沒有周希漢指揮許世友的道理。可是在1939年初,在陳赓上司的386旅中,周希漢竟然指揮了許世友,許世友能聽從指揮嗎?

386旅被稱為八路軍最好的旅,旅長陳赓後來成了大将,旅政委王新亭後來成了開國上将,副旅長陳再道,以及參謀長李聚奎後來都是開國上将。這個上司陣容真是相當強大。

到1939年,副旅長陳再道和參謀長李聚奎都調走了,他們去另外開辟根據地了。韓東山接任副旅長,韓東山的任職也不長,在他行将調離之際,許世友也來到386旅當副旅長。

陳赓把指揮權交給了周希漢,許世友:你周希漢搞什麼名堂?

(周希漢和陳赓)

386旅的參謀長換成了周希漢。也就是說,在1939年初,386旅的旅長還是陳赓,政委是王新亭,有兩位副旅長,分别是韓東山和許世友,參謀長是周希漢,有許世友的加盟,這個上司陣容更加強大了。

386旅來到冀南平原,這裡地形開闊,樹木沒有葉子,地上沒有莊稼,一望無際,一覽無餘。看着這樣的地形,陳赓犯愁了,這地形極其有利于敵人的機械化部隊展開,極其不利于八路軍打伏擊戰。

在這樣的地形上,怎麼打伏擊戰?戰機上哪裡去找?周希漢不信邪,他和韓東山副旅長一起親自去偵查地形,還真的發現了理想的伏擊地點。在香城固東北約1500米的地方,兩個村莊遙遙相對,把一條窪地夾在中間。

如果能把敵人誘到這個窪地,一場勝仗也就基本鎖定了。敵人從哪裡來呢?周希漢也早已經有了盤算,香城固以北15公裡的威縣城,那裡的日軍經常出來掃蕩,可以把他們引誘出來。

盤算已定,周希漢向陳赓旅長做了彙報。陳赓覺得這事靠譜,對幾位旅首長說,咱們步行去看看地形如何?許世友副旅長第一個響應,好,我正想親自去看看呢。

一行人風塵仆仆來到香城固附近,仔細檢視了地形,風風火火的許世友率先表态說,香城固以北是一個理想的口袋陣地,打伏擊戰的好地方,我看這一仗可以打。王新亭政委也表态說,我贊同周參謀長的方案,在這裡打伏擊戰,是有把握的。

陳赓當然也贊同了,他召集各團長,分派作戰任務,調兵遣将。布置完之後,陳赓要帶着政委王新亭一起離開,他們要親自趕到129師師部,向劉伯承鄧小平首長彙報。

陳赓把指揮權交給了周希漢,許世友:你周希漢搞什麼名堂?

(王新亭上将)

旅長和政委都走了,誰來指揮戰鬥呢?陳赓決定讓周希漢在指揮所負責全面指揮,把指揮權交給周希漢。有兩位副旅長在,為什麼讓參謀長指揮呢?陳赓可謂是獨具慧眼,第一,這一仗前前後後都是周希漢在運籌帷幄,他最了解全局的情況。

最重要的是,陳赓一直非常欣賞周希漢,一直在刻意培養他。八路軍成立,周希漢不過是386旅的作戰股長,幾個月後,陳赓讓他去當了補充團團長,1938年6月,陳赓又将周希漢調任386旅參謀長。

當時的周希漢年僅25歲。不到一年的時間,周希漢從386旅的作戰股長,升任參謀長,升遷速度非常之快,那是陳赓一手提拔的結果。陳赓提拔周希漢,是看中了他的軍事才華。

可是周希漢到底行不行,還要在實際戰鬥中接受考驗。陳赓要證明自己的眼光沒有錯,就要給周希漢機會,讓他施展自己的軍事才華。香城固伏擊戰就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問題是周希漢隻是參謀長,參謀長能指揮兩位副旅長嗎?許世友非常知趣,說道,我剛到前線來,需要熟悉熟悉部隊,這一仗,我到新一團去,保證紮緊窪地北邊的口子。

陳赓笑着說,熟悉什麼部隊呀,你還不是蹲不住指揮所,我們有言在先,你去新一團可以,可隻許你待在團指揮所裡,不準上前線。許世友笑笑說,看情況吧。

韓東山副旅長也很識趣,他說打完這一仗我就得去東進縱隊報到了,這最後一仗,我還是回到我的老部隊補充團去打。韓東山之前是補充團團長,這個要求合情又合理,陳赓沒有理由不答應。

兩位副旅長都要求到一線部隊去,那指揮權隻能交給周希漢了。陳赓對周希漢說,我和政委要向劉鄧首長彙報工作,好幾百裡的路程,戰鬥打響之前不一定能趕回來,戰場是你選的,方案是你定的,你就指揮吧。

陳赓把指揮權交給了周希漢,許世友:你周希漢搞什麼名堂?

(許世友)

周希漢覺得膽子太重,說道,讓許副旅長留在指揮所吧。周希漢挽留許世友,是因為許世友的威望高,職務也一直比他高,讓他周希漢去指揮許世友,周希漢還真有點為難。

韓東山和周希漢比較熟了,他們在補充團就一起搭檔,一個當團長,一個當團參謀長,倒沒有什麼,許世友能指揮得動嗎?許世友馬上回答說,君子一言,驷馬難追,旅長已經下令讓我去新一團了,可不能朝令夕改。

陳赓笑着說,你許世友是想封我的嘴,怕我不讓你去新一團?許世友回答說,我看你一直在看我,怕你改主意,你是我的老首長,你一旦改主意,我隻能服從指令了。

這話說得沒錯,在紅四方面軍中,陳赓當師長的時候,許世友是他麾下的團長。許世友對陳赓非常尊重,也非常佩服,陳赓的指令,許世友不敢不聽。

許世友也明白周希漢的心思,他說道,你周希漢搞什麼名堂?當了參謀長倒扭捏起來了,怕我和老韓不聽你的招呼,想當年在紅九軍的時候,你是作戰科長,我是副軍長兼師長,你不也指揮過我們嗎?

此話說得一點也不假。在紅四方面軍中,周希漢的職務始終不高,一會在總指揮徐向前身邊當參謀,一會調到紅九軍當作戰科長,後來又擔任了整個左路軍的作戰科長。左路軍可是有5個軍啊。

奉軍長的指令,周希漢這個作戰科長,經常負責指揮整個戰鬥,在紅九軍的時候,許世友帶着一個師在前線,周希漢指令他到這裡,到那裡,許世友沒有一次不服從指令的。

這下周希漢沒有顧慮了。無論是陳赓,王新亭,還是許世友,韓東山,他們都是充分信任周希漢,相信他的能力,是以才離開指揮所,把指揮權全權交給了周希漢,讓他大展拳腳,放手指揮。

陳赓把指揮權交給了周希漢,許世友:你周希漢搞什麼名堂?

(周希漢作戰鬥動員)

周希漢坐定指揮所,先把日軍引誘出來,放進預先設定的口袋,然後指令幾個團一起開火,日軍發現中計,想要逃跑,許世友卻将他們的退路堵得死死的。日軍垂死掙紮,釋放毒氣。周希漢指令用集束手榴彈将毒氣炸散。

正在這時,陳赓趕回了旅指揮所,了解了戰鬥過程,他非常滿意,誇獎周希漢指揮得好,随即說道,希漢,我看可以發起總攻了。周希漢一聲令下,386旅各部隊從四面八方沖向日軍。

香城固伏擊戰完美收官,共殲滅日軍250名,生俘8名,還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捷報傳來,劉伯承說,這是平原模範誘伏戰。周希漢果然是好樣的。

仗打完不久,韓東山走了,去東進縱隊當副司令員了,許世友也調離了,他要去山東開辟新的根據地。此後,許世友和周希漢,一個在華東,一個在中原,再也沒有戰鬥的交集,戎馬倥偬,甚至連見一面都難。可是他們的革命友誼卻保持了終生。

建國後,許世友長期當大軍區司令,周希漢長期在海軍中任職,當過海軍副司令。周希漢隻要是到了許世友的軍區所在地,許世友隻要在家,就一定要親自往車站迎接,甯可自己坐吉普車,也要把卧車讓給周希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