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之源頭在民間——治療骨結核流膿不收口的中醫簡便方“推骨散”

在幾千年的臨床實踐中,有很多有效可靠的治療方法,但是不少皆湮滅于時光長河,并沒有流傳下來。

是以,諸多名醫大家在臨床中也非常注重收集各種臨床效果可靠的草藥單方驗方,如蒲輔鄒老前輩的九子地黃丸治療内眼病,嶽美中老前輩的玉米須治療蛋白尿,鄒雲翔老前輩的黃酒煎紅藤治療急慢性闌尾炎,姜春華老前輩的黑大豆丸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以及目前在肝病領域大量使用的平地木、地錦草、垂盆草等,都是在民間久經臨床使用後切實可靠,被醫家吸收再次印證于臨床。

中國古代之間,無數場的戰争,摧毀了很多東西,但是在戰争中,中醫對于外傷的治療也是非常有優勢和特色的,但是因為諸多原因,其中很多方法沒有系統總結,部分消失了,部分記載在某些書籍之中,部分散落在民間,畢竟雲南白藥就是原先民間醫生曲煥章的經驗方。

今天要介紹的是:高齊民老前輩在北京中醫學院讀書時(58屆),得知其姑姑得了膝關節結核,術後傷口一年不長,天天流出很臭的膿,在查閱治療方法時,從中醫雜志中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是中醫外科世家出生,其父及爺爺皆是著名外科醫生,但是治不好他的附骨疽(骨結核),其童年與青年皆在床上度過,後來在《外科全生集》中找到一個方子:推骨散:蜣螂、幹姜各等份,研細粉,送入瘘管,但是沒能把腐骨推出,反而疼痛難忍。後來高老發現,蜣螂并不是屎殼郎,而是沙地上做沙窩抓蟲吃的一個小動物,在他們老家叫“倒退牛”。

後來暑假回家,高老和他表弟一起去抓了十幾隻“倒退牛”,原先準備與幹姜一起研磨,倒進去,但是沒有工具研磨,後來就把“倒退牛”洗幹淨,順其倒退的喜好,讓活蟲退進瘘管(當時瘘管口的位置在梁丘穴位置,深2寸),當時進去7個,然後紗布封口,第二天膿明顯增加,按前法再放7個,第三天發現膿較之前少了一半,有好轉,信心大振,如法放了7次,膿水排幹淨,創口愈合了。

後來他家鄰居一個12歲小孩也得了這個病,他教小兒父親這個方法,後來小朋友就去他家了,告訴他:用藥第一天膿特别多,第二天開始減少,第三天神奇地推出2根1寸半長粉條粗細的腐骨,當時還留了一根給高老做紀念。。。。。

後來還有人用這個方子治療廉瘡,效果也非常好。

看黑闆劃重點:

民間及書籍上有諸多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其根于臨床,可以算是真實世界的臨床研究,皆是有臨床療效,方可流傳下來,對于骨結核,不收口流膿,可以用推骨散治療,效果切實可靠。

文章參考:

1.《高齊民先生經方臨床經驗集》,作者/高濟民。

醫之源頭在民間——治療骨結核流膿不收口的中醫簡便方“推骨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