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桃蛀螟對果樹的危害特性以及綜合防治措施1、 形态特征。2、 危害症狀。3、發生規律。4、綜合防治。

作者:陝西省鳳翔縣田家莊鎮金山果業服務部潘換來、潘小剛、範婷

桃蛀螟,俗稱蛀心蟲,又名食心蟲,豹紋斑螟、桃斑螟,屬鱗翹目,螟蛾科。它主要危害蘋果、梨、桃、李、杏等果樹的果實。

桃蛀螟對果樹的危害特性以及綜合防治措施1、 形态特征。2、 危害症狀。3、發生規律。4、綜合防治。

①成蟲。體黃色,體長9-14mm,翅展20-25mm。前翅散生25-28個黑斑,後翅有10-15個。雄蟲腹末黑色。

②卵。初産時乳白色,2-3天後變為橘紅色,孵化前為紅褐色,橢圓形,長約0.6mm,表面粗糙,有網狀線紋。

③幼蟲。頭部暗褐色,體背暗紅色,老熟時體長22-27mm,身體各節有粗大的褐色毛片。腹部各節背面有4個毛片,前兩個較大,後兩個較小。

④蛹。黃褐色,長13-15mm,腹部5-7節前緣有1列小刺,腹末有細長的曲鈎刺6個,繭灰褐色。

桃蛀螟對果樹的危害特性以及綜合防治措施1、 形态特征。2、 危害症狀。3、發生規律。4、綜合防治。

桃蛀螟以幼蟲蛀食果肉和幼嫩核仁果實。果實被害後,蛀孔外堆集黃褐色透明膠質及紅褐色蟲糞,果肉邊有蟲糞,兩個堅靠果實最易被蛀果。被害幼果不能正常發育,常變色晚落或脹裂。

桃蛀螟對果樹的危害特性以及綜合防治措施1、 形态特征。2、 危害症狀。3、發生規律。4、綜合防治。

桃蛀螟在我省渭北、關中地區一年發生2-3代,各地發生代數因氣候條件、營養狀況和個體曆期不同等影響而有差異。以老熟幼蟲在樹皮裂縫、僵果、以及堆果場,倉庫等處越冬。

翌年化蛹、羽化,并産卵。成蟲白天在葉背靜伏,夜間羽化、交尾、取食和産卵。有趨光性,趨化性較強,喜在枝葉茂密,兩果相連處的果面産卵,卵散産,每個果上産2-3粒卵。初孵幼蟲先在果梗、果蒂基部吐絲蛀食果皮,稍大從果梗基部蛀入果肉。

幼蟲可轉果危害。若蟲5齡,經18天左右老熟,老熟幼蟲在枝杈縫隙,兩果交接處,結繭化蛹。蛹經8天左右羽化為成蟲。高溫、高濕多雨時段危害較重發生。

桃蛀螟對果樹的危害特性以及綜合防治措施1、 形态特征。2、 危害症狀。3、發生規律。4、綜合防治。

①農業防治。春季徹底刮淨果樹老翹皮,集中燒毀,降低害蟲基數,減少幼蟲危害。4月前采用鋤、漚、燒等方法處理向日葵、玉米、高粱、蓖麻等其它寄生作物稭稈,消滅越冬幼蟲,壓低蟲口基數。

②實體防治。果實采收前樹幹束草繡殺,利用成蟲趨光性,在成蟲羽化初始期,在桃果園設定黑光燈或糖醋液誘殺成蟲,以減少果園落卵量。

③保護和利用赤眼蜂、黃眶離緣姬蜂等天敵,控制桃蛀螟發生。

④化學防治。在各成蟲羽化産卵期噴藥2-3次分别于5月下旬—6月上旬、7月中下旬越冬代卵期和第一代卵期噴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500-3000倍液或20%殺鈴脲懸浮劑8000倍液或25%滅幼脲懸浮劑2000倍,每次連噴2次,中間間隔7-10天左右。以上交替使用效果顯著。

⑤桃果實實行全套袋栽培。

⑥人工摘除蟲果。結合人工疏果、定果,經常撿拾落地蟲果及摘除蟲果,并将其浸入水中淹死幼蟲,可減少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