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非洲大蝸牛。
“吃貨”大爺台灣遊愛上當地美食爆炒油螺,回家前卻誤把當地綠化帶中的非洲大蝸牛當成油螺撿回,欲帶回家飼養。4月9日,記者從甯波檢驗檢疫部門獲悉,近日,該局處理了這起物種入侵事件,對該大爺攜帶的“田園殺手”非洲大蝸牛已做截留處理。
近日,甯波空港檢驗檢疫部門在一名來自台灣地區旅客的随身行李中查獲一隻大型活體蝸牛。經甯波檢驗檢疫技術中心鑒定,确認為國家禁止進境的二類有害生物——非洲大蝸牛(achatinafulica)。
非洲大蝸牛,又名褐雲瑪瑙螺,是世界公認的“田園殺手”,具有極強的繁殖能力和抗逆性,列入全球100種惡性外來入侵物種黑名單,也是首批入侵中國的16種外來物種之一。
據悉,這是甯波空港口岸5年來再次截獲該物種。
當天,檢疫人員在對入境旅客行李進行例行檢查。查到一位老大爺時,檢疫犬對其随身行李作出強烈反應,檢疫人員随即開包檢查。
打開背包,裡面裝的東西讓從業人員哭笑不得,槟榔果實、釋迦種子、蚯蚓、樹枝……最後在包底部掏出一個小孩拳頭大小的螺。
經詢問得知,老大爺去台灣遊玩,在當地吃了爆炒油螺後覺得非常美味,後在路邊綠化帶看到這個非洲大蝸牛,誤認為是油螺想帶回家飼養。至于包裡的果實種子,老大爺表示是覺得好玩帶回來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産品名錄》,未經檢疫的新鮮水果、植物種子、活動物(犬、貓除外)均屬于禁止攜帶物,入境安全風險極高,從業人員依法對這些物品作截留處理。
随着全球經濟一體化飛速發展,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成為全世界關注的重點。中國是遭受外來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統計,目前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已達620餘種,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超2000億元。
目前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各類禁止進境的動植物頻頻闖關,口岸國門生物安全防控日益嚴峻。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甯波空港口岸截獲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物1324批次,檢出疫情256批次,同比增長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