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迷對中國武器裝備塗裝的讨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從建國到現在,無論什麼裝備,哪怕是軍中十分先進的裝備,給人的感覺總是沒有國外裝備看起來那麼“高大上”。
曾經中國空軍殲-7的“綠頭白身”塗裝,确實很“土”
其實,這裡面有各種原因,不過在多年的技術、經驗積累後,近幾年中國塗裝的發展進步非常快,已經接近甚至趕超外軍先進水準。
孟加拉國空軍的殲-7戰機,換個塗裝好看多了
說起塗裝,首先要明确的一點就是,塗裝是為了僞裝而生的,塗裝如同人身上的迷彩服,僞裝效果是排第一的,有良好塗裝的裝備可以與戰場背景融為一體,提高隐蔽性和适應性,有效保障作戰實施和自身安全。
塗裝是要為僞裝服務的,圖為以色列空軍的f-16塗裝很好的融入了中東沙漠環境
但也有人認為,裝備的塗裝是先進戰鬥性能的外溢,越“高大上”越好,好看的塗裝不但可以給使用者帶來更多的“認同感”,還能給敵人帶來震懾效果
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飛虎隊)p-40戰機的鲨魚嘴塗裝,就給日軍飛行員造成不小心理壓力
世界上對塗裝研究最深的美國肯定榜上有名,美軍裝備除了線條硬朗,在塗裝配色方面也有獨到之處。
b-2轟炸機的深灰色塗裝
例如空軍一般采用一種顔色或近似顔色不同的灰階變化,比如美國空軍f-15的灰色空優塗裝和f-22漸變灰迷彩塗裝,這樣的塗裝不會有大面積鮮豔或對比度太強的組合,不但整體質感較好,僞裝效果也很好。
美軍f-15戰機的空優塗裝
美國海軍的艦艇大都也選擇了淺灰色遠洋塗裝,從遠處觀察,這種塗裝非常接近海洋背景色調,是以廣泛被美、日、澳等國采用。
日本海自是戰後美軍一手扶植起來的,塗裝風格也和美軍基本一緻
相對美國空軍,美國海軍的飛機更為“騷氣”,在灰色塗裝基礎上,采用了反差強烈的垂尾和線條,使戰機擁有更好的識别度,也是每個中隊文化傳統的直覺展示。
美國海軍f/a-18塗裝,注意垂尾的塗裝設計
而中國建國以來長久以來是沒有塗裝概念的,陸軍清一色的綠色油漆,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東部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地帶,植被茂盛,綠色裝備有利于僞裝,能夠增加敵人轟炸的難度。
早期中國坦克隻有一層綠漆
從八九十年代開始,中國陸軍裝備塗裝開始逐漸趕上世界潮流,中國裝備開始塗上了黃黑綠三色迷彩塗裝,非常類似北約裝備的叢林迷彩風格,在中國東部叢林地區有着良好的僞裝效果。
這種黃綠相間的迷彩很适合植被較為稀疏的地區,但還是有些明顯
後來中國在閱兵中又亮相了兩款綠色數位迷彩塗裝,雖然好看,但并由于色塊輪廓太過明顯,并沒有大面積普及。
而中國空軍很長時間裡是沒有塗裝的,都是金屬蒙皮原色。高空中陽光照射下很耀眼,既不利于隐蔽,也不利于戰機編隊協同作戰。
早期中國亮閃閃的戰機再配上大紅色編号,沒什麼僞裝性可言, 圖為中國殲教-5噴氣教練機
在中蘇關系惡化後的六七十年代,空軍戰機開始采用白色機身,綠色機頭的塗裝,這種塗裝據說可以較好融入高空環境。
另有說法稱這種塗裝是為應對核大戰而準備的,因為白色可以反射掉核彈爆炸後一部分光輻射,可以有效保護戰機不因吸收光輻射高溫而損毀。總之綠頭白身的塗裝成為七八十年代中國空軍主流塗裝,甚至至今仍被部分機型使用。
1980年服役的殲-8白(白指白天型,隻能用于白天作戰)經典的綠色機頭白色機身塗裝
至于機頭塗裝為啥是綠色的,這個問題現在依舊是衆說紛纭,比較靠譜的一種說法是機頭之是以塗成綠色,和當時國産機載雷達性能與塗料技術水準限制有較大關系。
簡單的說,并不是設計人員審美有問題,而是當時隻有綠色塗料可以滿足戰機雷達的透波性,實屬不得已而為之。
早期殲-8戰機起飛升空
随着我國塗料技術進步,80年代末帶石墨成分的機頭(雷達罩)塗料研發成功,戰機終于可以換用黑色機頭塗裝,到了90年代末後,各種淺色透波塗料才研制成功,中國戰機的塗裝這才徹底變了樣。
1998年研發,2002年傳遞部隊的殲-8f采用黑色機頭塗裝,顔值有所上升
盡管内因很多,但這種白身綠頭的塗裝确實看起來不怎麼好看,被廣大軍迷嫌棄也是情理之中。是以這款經典迷彩也被很多網友戲稱為“綠頭蒼蠅”。
不過現在仍有部分還在服役的殲-8采用綠色機頭塗裝
進入21世紀淺灰色低可視度塗裝才開始普及,機頭塗裝也從純黑色變為淺灰,顔值一下就拉高許多
中國海軍長時間以來都是小艇小艦,強調近戰,是以都采用了和海水顔色較為接近的灰藍色,目的就是盡量縮小被敵人發現的距離。
早期中國海軍軍艦都是灰藍色
90年代後,中國海軍艦艇逐漸變為灰白色、白色,一來因為遠端攻擊兵器發展了,已經不再需要靠着隐蔽塗裝接敵作戰。二來在大洋環境下,白色可以更好反射周邊可見光顔色,使艦身在不同光照情況下具有一定視覺上的“變色”功能。
不同光照條件下顯示不同顔色的中國軍艦
進入新世紀,中國武器裝備更新換代速度大大加快,塗裝也随之更加“洋氣”了。比如萬衆矚目的殲20戰機,除了黃色工廠塗裝外,還有過全黑色塗裝、全灰色塗裝、割裂雙色灰迷彩塗裝、斑斓雙色灰迷彩塗裝和最新的雙色灰曲邊迷彩。
殲-20戰機的割裂雙色灰迷彩
目前定型的這種雙色灰曲邊迷彩與f-22戰機的塗裝十分相似
新銳的殲-16戰機也換裝了灰色空優塗裝和低可視度機徽,看起來更有大國空軍的範兒了。
就連過去一貫是紅黃色為主的空軍機徽也進行了低可視化處理
陸軍方面,更加貼近實戰化的中國陸軍告别了以往千篇一律的迷彩樣式,轉而形成了在什麼地貌,就塗相應類型的塗裝,以最大限度地使武器融于地貌環境,進而适應實戰化的需求,是以塗裝也好看多了。
濃濃的美式裝備氣息
海軍方面倒是保持了白色塗裝,但是将對比明顯的黑色舷号改為了更加類似美國的黑色襯底白色舷号,變得更加“西式”。
中美舷号塗裝現在已經極為相似
此外,中國新一代軍事攝影者的成熟和無人機航拍技術的進步,近年來三軍都有一系列精彩裝備照片問世,中國武器在人們心中的“刻闆印象”正在逐漸被改變。
塗裝也是戰鬥力。雖然武器的塗裝主要服務于隐蔽,但漂亮的塗裝往往能使外界對該型武器的判斷産生好的影響。如今中國的塗裝設計正在緊追世界潮流、不斷開闊眼界,為中國武器增加戰鬥力,徹底告别“土”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