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于2013年1月17日正式立案,由美國海灣蝦産業聯盟發起的對原産自中國、厄瓜多、印度尼西亞、印度、馬來西亞、泰國以及越南七國的冷凍暖水蝦反補貼調查,該案是美國首例針對中國農産品發起的反補貼調查案件。據美方統計資料,2012年我涉案産品對美出口金額為1.02億美元。
2013年2月7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釋出公告,對原産于中國、厄瓜多、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冷凍暖水蝦作出反補貼産業損害初裁,裁定涉案産品的補貼行為給美國國内産業造成了實質性損害。
2013年5月29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對中國冷凍暖水蝦反補貼調查初裁結果,我強制應訴企業湛江國聯水産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反補貼稅率為5.76%,其他中國企業反補貼稅率也為5.76%。
2013年8月13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對原産于中國等七個國家的暖水蝦産品反補貼調查終裁結果。終裁決定,美國将對中國相關水産公司征收18.16%的反補貼稅。
2013年9月20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公布對中國等國家冷凍暖水蝦反補貼調查損害終裁結果,認定中國等國家輸美冷凍暖水蝦産品未對美國國内産業造成實質損害或實質損害威脅。據此,美國商務部将不再對中國等國家輸美冷凍暖水蝦産品釋出反補貼稅令,該案以“無損害”結案。
自美國商務部2013年8月14日終裁認定國聯水産反補貼稅率為18.16%以來,幾乎沒有人預料到這一結果會實作“大逆轉”。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入世”曆程中,中國企業多次遭遇各類貿易壁壘,農産品、輪胎、光伏産品等尤其是“重災區”,屢遭調查。從企業層面來看,國聯水産在2004年曾赢得美方發起的對蝦反傾銷訴訟,對于應對國際貿易壁壘已有一套高效、精确的應訴機制。此番在美國商務部初裁、終裁結果極為不利的情況下,國聯水産在國家、省兩級政府部門的支援下,不放棄一絲希望,對本案進行了客觀、嚴密、令人信服的法律抗辯。我國各級政府部門周密、嚴謹地應對了美方的實地核查。同時,我國政府也與美方進行交涉,嚴正指出美國商務部裁決中的諸多不合理之處,要求公正裁決。這些努力最終形成了合力,完成了對美國商務部終裁結果的“大翻盤”。在此過程中,每一個環節所積累的經驗,對于中國的政府、企業應對今後的國際貿易壁壘,都有着難以估量的價值。從國際貿易層面來看,美國商務部在對中國輸美暖水蝦的反補貼調查中,罔顧wto規則和兩國企業的共同利益,在實地調查、補貼核算和最終裁決過程中存在很多錯漏、偏頗之處。“打鐵還需自身硬”,美國商務部這些做法無異于授人以柄,暴露出其貿易救濟背後的政治性和目的性,成為各國今後應對美方貿易訴訟的資本。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罕見地否決了美國商務部的終裁結果,也讓美國商務部在今後的貿易救濟中不得不更加尊重wto貿易規則、尊重客觀事實。這對維護國際貿易的公平公正有着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