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醫院内分泌科 蘆璐

轉眼2021已經過半,熱浪滾滾的三伏天如約而至,正是最耗人正氣的暑熱當頭,此時養生一定要注重補氣,那靠什麼來補?首當其沖為良藥黃芪。#黃芪##三伏天#
黃芪,多年生草本,高約50~100厘米。主根肥厚,灰白色;莖直立,多分枝,有細棱,産于内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
2000多年前的先知就已經找到了黃芪的功效,它具有利水排毒、調理氣血、生肌養顔等功能;而且黃芪補氣固表作用比人參更強,是最常用的補氣藥。它還能擴血管、降血壓,常吃黃芪,不僅防治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還能幫助人們增強抗病能力,預防感冒。悄悄告訴愛美的你,黃芪不僅對于虛胖的人有減肥作用;對于愛長痘的人,吃黃芪還能排毒養顔。
黃芪,最好選用清淡之方。最容易上手的就是喝黃芪粥。黃芪粥,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現代美食。白居易的《齋居》中寫道:“香火多相對,葷腥久不嘗。黃耆數匙粥,赤箭一瓯湯。”黃耆就是黃芪、赤箭便是天麻。這一類植物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就是純中藥材,而在古代,它們卻是日常食譜中的點睛之筆。自唐代起,文人墨客的餐桌上便少不了這一道黃芪粥,這就展現了藥食同源的道理。
要知道,黃芪并不能直接吃下去!那怎麼做出這道補氣養生粥呢?
1
在300克清水中加入30克黃芪,浸泡半小時,将此水燒開後,文火煮30分鐘,将湯汁滗出。
2
再加300克清水燒開後再煮15分鐘,再次滗出湯汁。
3
再把“2”的動作重複一遍。
4
把鍋中的黃芪渣撈出,将前面三次煮的湯汁混在一起,加入100克的大米,煮粥。
早上喝黃芪粥可以将其提氣的作用發揮到最強,保持一天的活力充沛。
如果你是上班族、學生黨,覺得煮粥很麻煩,可以提前多煮一些黃芪水,直接喝,但這樣不能加入大米,也就失去了補胃健脾的功效。建議大家将浸泡的時間适當延長一些,補氣固表的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