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總是突如其來,總是令人措手不及。這天冉冉在家睡午覺,家裡隻有外婆一個人在家。正在酣睡的冉冉并不知道自己一個和平時一樣不經意的翻身,就掉地上的動作,迎來的就是自己生命的終點。過了一會兒外婆來房間檢視孩子睡覺情況時,發現冉冉已經躺在了地上,而且還沒有任何的反應,就急沖沖的把孩子送去了醫院。

送到醫院時醫生就診斷出孩子已經是腦外傷,需要進行手術。雖然手術已經立刻進行了,但因為年僅1歲的冉冉傷勢實在是過重,就連醫生也無力回天。
2天後,醫生很遺憾的告訴冉冉的母親孩子已經腦死亡了。母親聽到這個消息悲痛欲絕,在朋友圈發了很多關于冉冉的内容,說了很多煽情的話“還沒帶你看雪,還沒帶你玩,還沒帶你過第一個生日,還沒帶你買新年禮物。”
其實,造成這一悲劇的導火線是孩子的墜床事件,一件看起來“并不是什麼大事”的小事故,卻将一個家庭裡的掌上明珠帶走了。
有資料統計,在2010—2015期間,兒童傷害病例中,跌倒和墜落是數量最多的傷害類型。
不少家長都抱有一種僥幸心理覺得孩子摔一下應該沒什麼關系,恰恰是這樣的一種心态,導緻近年來因為墜床而釀成悲劇的事件越來越多。
加強防護,減少事故發生的機率
比起在事後當“馬後炮”,我更傾向于讓爸爸媽媽們在一開始就做好預防工作。寶寶會墜床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防護不到位。
膠州的一名8個月大的男童在睡覺時不慎從半米高的床上落下,等父母發現時孩子幾近失去了意識。帶孩子到醫院進行頭顱的ct檢查時,才發現孩子已經腦顱内積聚大量血液。
這類的慘劇中我們可以猜想到,孩子應該是獨自一個人在家進行休息的,并且半米高的床周圍都并沒有建立防護欄,如果男童的家人在墜床事件發生前做到一些防護,我想男童也不至于會出現這種情況。
防護措施需要做到兩點:
1.加強看護
在孩子睡覺的時候盡量由年輕的父母自己照看,由老人照看時容易因為身體不便導緻發現危急情況時無法進行及時處理。孩子在睡覺時盡量保證在父母可見的範圍内,當孩子已經“不知不覺”睡到了床邊緣時,爸爸媽媽們可以幫孩子挪一挪位置。
2.加強床的防護
大部分的嬰兒床都有比較高的防護欄,是以這個就不需要額外進行處理了。如果寶寶睡在爸爸媽媽們的床上時,那麼父母們可以在寶寶周圍築起一道防護欄,以防萬一。
即使預防措施做到位了也不能完全杜絕墜床事件的發生,是以我們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急救知識,這樣在孩子發生墜床事件的時候可以進行急救,一定程度上減少事件對孩子帶來的傷害。
3.周圍環境布置
在床腳周圍的地闆上可以鋪一些比較柔軟的東西,比如說海綿墊之類的。
常見墜落處理方法:
一、觀察
孩子一落地就開始哇哇大哭的,一般是情況不太嚴重。與之對比的是孩子墜落之後并沒有哭聲,很有可能是暫時性的失去了意識。
是以第一步就是觀察,爸爸媽媽們看到孩子墜床後,留個10-20s時間再去把孩子抱起來。這十幾秒的時間就是為了看孩子的肢體活動是否受到了影響。
在那之後我們還需要持續觀察24-48小時,像腦震蕩的這種比較嚴重的損傷一般會有一段時間的意識喪失,是以不能掉以輕心,把自己的眼睛鎖定在孩子的身上。
二、流血時的應對方法
我們可以通過出血的速度來判斷孩子的受傷程度。出血比較快的應該是傷到了寶寶的大動脈。出現比較緩慢的則是靜脈和毛細血管。
碰到嚴重出血時我們先暫時不要進行傷口的清理,而是要及時止血。把孩子的出血部位進行擡高處理,爸爸媽媽們可以拿無菌紗布直接放到孩子的傷口處并緊緊壓住,直至不再出血。若還是沒辦法成功止血,則需要盡快趕到醫院進行治療。
孩子墜床之後流鼻血了,需要先讓寶寶坐起來,然後父母們可以捏着寶寶鼻翼兩側,大概十分鐘左右,期間不能松手哦。在進行兩次之後的嘗試,鼻血也沒能止住時應立刻前往急診部。碰到流鼻血的時候爸爸媽媽們切記不要讓孩子平躺着或者仰頭,也不要給孩子的鼻子裡塞紙巾一類的東西。
若孩子是因為擦傷出血,可以先清洗傷口再塗上消毒的藥品。
三、未出血時的應對辦法
孩子不出血時不代表孩子平安無事,也有可能是孩子摔到了骨頭,影響肢體活動即骨折。
若寶寶的踝關節發生扭傷,那麼基本上在2周内就會恢複。
當移動寶寶肢體時,發現有局部腫脹并發熱或是寶寶不願意移動某肢體時很有可能是骨折。父母可以制作一個簡單的固定肢體的東西,比如可以拿雜志當作固定的夾闆。骨折的地方如果是腿、腰、背部時那麼就不要把孩子從地上抱起來,先聯系120尋求急救人員,避免因自己的行為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孩子墜床為什麼後果這麼嚴重?
其實墜床也不隻是發生在孩子身上,成人有時候也會不小心墜床。但是看起來并沒有什麼大影響,為什麼寶寶就後果如此之嚴重呢。
其實這跟嬰幼兒的身體結構有一定的關系,寶寶在小的時候,頭占的比重比較高,如果墜地,那麼大部分情況都是頭着地。我們的大腦内有着很多的器官,而且大腦也是控制身體機能的中心,是以一旦中心受損,就會危害生命!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幼兒時期寶寶的凝血功能比較差,是以一開始的時候可能還看不出什麼問題,時間久了傷情才顯露出來。等到那個時候再來處理的話,可能已經太晚了。
孩子摔到腦袋之後會不會影響智力?
這一點是很多父母都擔心害怕的,擔心自己的孩子這麼一摔就會變成傻瓜。一般的摔傷隻要沒有傷害到腦組織,基本上對于智力是不會有任何影響的。
鄰居家的小孩緊張的時候,就喜歡拍自己的腦袋,媽媽就經常跟他說,拍腦袋會變笨的。連摔傷都不一定會影響智力,僅僅拍腦袋并不會變笨。媽媽們要從這個誤區中走出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我們有一部分都是在事後才學會長記性,但面對危害到生命安全的事情我還是希望各位媽媽們不要有這樣的經曆。發生墜落也不隻是局限于床,甚至還有窗戶,樓梯等地方。
今年貴州就已經爆出了三起以上的墜落事件,其中有一個從5樓掉下落到了3樓的平台上,最終搶救回來了。剩下的兩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每年的4-11月都是寶寶意外事件的高峰期,氣候的适宜也讓寶寶變的多動起來,可以随意的走動攀爬。正處于好奇心爆棚的探索期孩子,更喜歡自己“親身”感受,在墜樓案例中有80%的都是處于探索期的4-6歲的孩子。
枕邊育兒寄語:
帶娃難免會有意外,但即便是這樣我也希望爸爸媽媽們在緊急情況下還能保證一個比較冷靜的狀态。心慌反而更容易出錯,是以要适當的放下一些焦慮情緒。比起事後自責,我更希望我們能“勤快”點,盡可能的保護孩子們,從源頭抓起。
進階育嬰師,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一位西南大學兒童心理學專業的媽媽,專注育兒、孕期、新生兒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