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大奎

(十二金钗)
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鮮活地塑造了衆多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最典型的就是納入正冊的"金陵十二钗"。她們分别是:林黛玉、薛寶钗、王熙鳳、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賈巧姐、史湘雲、李纨、秦可卿、妙玉。
這十二位籍貫屬金陵省的絕色女子,結局怎麼樣?
列為正冊雙首之一的林黛玉,系賈母的親外孫女。黛玉的母親是賈母的寶貝女兒賈敏,父親林如海任過揚州巡鹽禦史。按理,出生不凡的林黛玉應無憂無慮,誰知,六、七歲時,母親過逝,十一歲時,父親又突然身染重病離世,生活便孤苦起來。幸得疼她的外婆賈母把她接到賈府,入住大觀園"潇湘館"。
绛珠轉世的林黛玉,自小容貌清麗,腹有詩書氣自華,典型的才女形象。與神瑛侍者轉世的賈寶玉早有"木石前盟",兩人在大觀園相遇後青梅竹馬,有一段美好的年少時光。
但,林黛玉盡管有外婆偏愛,怎奈林家家境中道崩落,"木石前盟"終究敵不過"金玉良緣"。賈寶玉在賈府的張羅下,隻得迎娶大家閨秀薛寶钗。大婚之夜,林黛玉"冷月葬花魂",焚詩稿,淚盡而逝,死時年僅十七歲。應了判詞:玉帶林中挂。
與林黛玉同列為"金陵十二钗"之首,"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之薛家千金。薛家乃紫薇舍人薛公之後,家資雄厚,譽為"珍珠如土金如鐵",其舅舅就是權傾一方的京營節度使王子騰,姨爹就是賈寶玉的父親工部員外郎賈政。
薛寶钗是肌骨瑩潤的賢妻良母型美女,與賈寶玉的戀愛被稱作"金玉良緣"。她陪同母親"薛姨媽"與兄長薛蟠到賈府後,入住大觀園"蘅蕪院"。她挂的金鎖(錾着"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八個字)據說與賈寶玉的通靈寶玉(上刻"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八個字)是絕配。為了賈府的家族利益,賈母最終選擇了薛寶钗與賈寶玉結婚,但最終二人未能白頭偕老,婚後不久,丈夫賈寶玉離家出走,當了和尚。應了判詞:金簪雪裡埋。
賈府賈赦之子賈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邢夫人的兒媳婦,在《紅樓夢》中通稱"鳳姐"、琏情婦奶。
長着一雙丹鳳三角眼的鳳姐苗條能幹,又心狠手辣,笑裡藏刀,在賈母恩寵和王夫人的賞識下,掌握賈府的實權,是名副其實、高高在上的賈府大管家。曾施善緣節濟上門"打秋風"的劉外婆二十兩紋銀;成大箱地在榮府收放利錢,輕松協理甯府;也"毒設相思局"去掉淫污纨绔的賈瑞;抓住張華這張王牌,罵得尤二姐走向絕路;為三千兩賄銀,逼張家女兒自盡……可謂風光一時。
但後來随着賈府被抄家,她也被押送金陵受審,賈母過世後,不久,王熙鳳亦被"衆鬼索死而亡"。應了判詞:凡鳥偏從未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系賈政與王夫人的嫡長女,大小姐,很早就因"賢孝才德"被選入宮,初任女史,後受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紅樓夢》關于"賈元春省親"一節寫得很是奢華,賈府為之修建大觀園。
賈元春是賈府的靠山之一,也是"金玉良緣"的重要支援者。但元春在省親後的第三年,在殘酷的宮廷内鬥中薨逝,隻活了二十來歲。應驗了判詞: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系賈府的二小姐,生母并非邢夫人,乃賈赦之妾所生。她溫柔善良,會下棋,但膽怯懦弱,老實無能,隻知退讓,任人欺侮,稱"二木頭",入住大觀園"綴錦樓"。
因賈赦欠孫家五千兩銀子,賈赦便将賈迎春許給孫紹祖抵債,一年後被孫家虐待而死。應了判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
賈府三小姐,身材長挑,細腰削肩,系賈政與趙姨娘所生。從小就在賈母身邊長大,受到良好的教育,精明能幹,有"玫瑰花"之稱;又能工詩書,有才情,"海棠詩社"就是她發起的,是大觀園一大才女。在鳳姐生病時,代管理家,曾"辱母擡婢",憤而出手,在大觀園興利除弊,樹立了一定威信,入住"秋爽齋"。
但"三姑娘"賈迎春畢竟出身卑微,又沒有背景,終究得不到賈府最終認可。在大觀園被抄檢時,她無奈發出"百足之蟲論"的悲歎。賈府蒙難後,父親賈政便做主,安排她遠嫁海疆和親,成為番邦王妃。應了判詞: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浠送江邊望,千裡東風一夢遙。
賈府四小姐,賈敬之女,甯國府賈珍之妹。因母親死得早,很小就在奶奶賈母身邊成長,入住大觀園"藕香榭"。
惜春不善詩詞,長于繪畫,曾作《大觀園行樂圖》,因年齡小,有可愛之處,但性格孤僻,為人心冷嘴冷,對别人的流淚哀傷無動于衷,曾攆走丫環入畫。賈府敗落後,出家為尼,與青燈為伴。應驗了判詞:勘破三春景不長,缁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卧青燈古佛旁。
系王熙鳳與賈琏的女兒,因出生于七月初七,由劉外婆取名"巧姐"。王熙鳳彌留之際,托"三進榮國府"的劉外婆看顧巧姐。
賈府敗落後,巧姐險些被賈薔、王仁等奸兄狠舅賣掉,巧遇恩人劉外婆出力搭救,得以順利離開。後來在父親賈琏作主下,嫁給劉外婆村裡姓周的富家公子。應驗了判詞: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系賈母的内侄孫女,因父母早亡,自小由叔父史鼎撫養。後得賈母喜歡,經常到賈府看望,與大觀園的姐妹們玩耍,通稱"史大姑娘"。
屬"俠女"型美女,待人古道熱腸,個性開朗豪爽,活潑可愛,又極有才情。喜歡賈寶玉,曾送"金麒麟"。但說話太直,有些魯莽,愛淘氣。加入海棠詩社後,作《詠白海棠》、《供菊》、《菊影》、《對菊》等詩。在賈府過中秋時,與林黛玉聯詩:寒塘渡鶴影。
後出嫁給頗有俠氣的貴族公子衛若蘭,但好景不長,很快離異,以緻獨守空房,孤老一生。應驗了判詞: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雲飛。
系賈府長孫賈珠之妻,出生于金陵名宦,父親李守中曾任囯子祭酒。李纨是恪守封建禮法的賢女節婦,在丈夫賈珠早逝後,青春守寡,用心培養獨子賈蘭,通稱"榮府大奶奶",入住大觀園"稻香村"。
超然物外的李纨的生活以紡績女紅為主,以侍親養子為要。後來兒子賈蘭中舉做了高官,李纨挂了個虛名,受封"浩命夫人"。應驗了判詞: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爐,枉與他人作笑談。
系甯國府賈蓉之妻,賈珍的兒媳婦。風流袅娜的秦可卿原是警幻仙姑的妹妹,轉世下凡後成為棄嬰,被養生堂收養,後由營繕郎秦業抱養長大,有一個無血緣關系的弟弟秦鐘。
行事溫柔的大美女秦可卿曾被賈母好評為最好的重孫媳婦,但"高門媳婦"不好做,因被賈府老仆焦大指責"爬灰,養小叔子",以緻年輕早夭,死後,喪禮極盡奢華。應驗了判詞: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甯。
妙玉出生于蘇州官宦之家,三歲時出家,在玄墓蟠香寺帶發修行。後修煉為極具佛學修為的居士,且茶藝精湛,才華馥郁,有"紅樓詩仙"之稱。與賈府刑夫人的侄女刑岫煙做了十年鄰居,結下"半師半友"的情誼。後受賈府邀請,入住大觀園栊翠庵,與訪親的刑岫煙又不期而遇,情誼更深。
美麗聰慧、清高孤傲的妙玉居士原本凡心未盡,入住大觀園後對賈寶玉暗生情愫,在寶玉過生日時自号"檻内人"贈其生日帖表意。賈母過逝後,妙玉被賊人擄走,據說後來遇害,寶玉為之惋傷不已。應驗了判詞: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這進了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钗",雖個個貌美如花,卻是不同的悲劇性人生,恰好照應了"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悲慘結局,這正是曹公創作《紅樓夢》要表達的深意之一。
【作者簡介】李大奎,漢族,七0後,法學學士,貴州湄潭人,文學愛好者。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王熙鳳的人生告訴我們:什麼都不重要,除了健康
《紅樓夢》裡王夫人為何不支援王熙鳳打壓趙姨娘?
賈瑞之死另有原因,王熙鳳真沒要他死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