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未來是“元宇宙”,還是“飛船派”?轉折點就是現在一、紮克伯格把Facebook更名為元宇宙二、元宇宙是什麼?三、什麼是飛船派?四、為什麼說選擇“元宇宙”還是選擇“飛船派”五、作者親述

最近facebook紮克伯格改名meta(元宇宙)的事件徹底引爆了這個沉睡已久的萬億市場——元宇宙。也引發了大家對于未來的思考,是“元宇宙”,還是“飛船星際遨遊”?

在中原標準時間10月29日淩晨在facebook connect開發者大會上,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高調宣布:公司名将改為“meta”,以專注于轉向以虛拟現實為主的新興計算平台。并将公司股票代碼“fb”更改為“mvrs”,自12月1日起生效。紮克伯格表示,從現在開始,我們将以元宇宙為先,而不是facebook優先。
未來是“元宇宙”,還是“飛船派”?轉折點就是現在一、紮克伯格把Facebook更名為元宇宙二、元宇宙是什麼?三、什麼是飛船派?四、為什麼說選擇“元宇宙”還是選擇“飛船派”五、作者親述

一則短短的消息,直接引爆市場。有和元宇宙搭邊的相關概念股持續的暴漲,其中中青寶因為釋出消息,要做一款元宇宙遊戲,而直接翻倍。為什麼市場這麼火熱?

相信大家都看過,或者了解過曾經的一部火熱全球的電影《頭号玩家》,主角在戰亂年代,隻要帶上頭盔,就能身臨其境的進入另外一個世界,完全沉浸在一個虛拟的世界中,那個世界裡你可以做到你想的任何一件事情,想飛天就飛天,想持槍械鬥就械鬥,完全沒有拘束,也可以讓自己體會到“開挂的自己”的不一樣的感覺。更早的大家也應該也有印象,那便是電影《黑客帝國》中的那般,完全可以沉浸在另外一個世界裡。

未來是“元宇宙”,還是“飛船派”?轉折點就是現在一、紮克伯格把Facebook更名為元宇宙二、元宇宙是什麼?三、什麼是飛船派?四、為什麼說選擇“元宇宙”還是選擇“飛船派”五、作者親述

是以元宇宙便就是如此,元宇宙英文metaverse,是由vr(虛拟現實)、ar(增強現實)等3d技術和網際網路組成。通過欺騙你的感官,讓你完全進入另外一個世界。喜歡看動漫的應該知道《刀劍神域》這部動漫,其實元宇宙便是如此,讓你以另外一個身份活在另一個世界裡。

大家應該對埃隆馬斯克都知道。馬斯克便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飛船派。

馬斯克曾在2012年11月底的時候,宣布火星殖民計劃。在當時算是轟動全球,大家都覺得他是不是瘋了,這種事情怎麼可能是自己一個人可以做到的事情呢?而且當時馬斯克的spacex公司,連造個火箭都費勁,造了也會飛幾秒就炸了的火箭,你說拿這種東西飛火星,是不是有點搞笑了?

未來是“元宇宙”,還是“飛船派”?轉折點就是現在一、紮克伯格把Facebook更名為元宇宙二、元宇宙是什麼?三、什麼是飛船派?四、為什麼說選擇“元宇宙”還是選擇“飛船派”五、作者親述

但馬斯克還真就是在2020年時,還真就造出來可以飛天的火箭,并且在2021年時,登上全球富豪榜榜首的位置,而且還是以身價3020億美元的位置坐上,遠超第二名光頭貝索斯1000億美元的身家。曾經那個口出狂言的人,還真有可能做到火星殖民計劃。

現在局勢很明朗了。一個是以“蜥蜴人紮克伯格”為首的“元宇宙派”,一個是“火星人馬斯克”為首的“飛船派”。兩個都是萬億公司的創始人,在世界上知名程度不亞于一個總統的知名程度,但在選擇上卻是截然相反的态度。

元宇宙派,選擇向内尋求發展。認為可以沉浸式進入另外一個世界,便是可以開創另外一個“烏托邦”的世界。和知名悖論——缸中之腦非常相似。

未來是“元宇宙”,還是“飛船派”?轉折點就是現在一、紮克伯格把Facebook更名為元宇宙二、元宇宙是什麼?三、什麼是飛船派?四、為什麼說選擇“元宇宙”還是選擇“飛船派”五、作者親述

缸中之腦理論便是由希拉裡·普特南在1981年他的《理性,真理與曆史》(reason、truth、and history)一書中,闡述的假想。

作者如此表述:“一個人(可以假設是你自己)被邪惡科學家施行了手術,他的腦被從身體上切了下來,放進一個盛有維持腦存活營養液的缸中。腦的神經末梢連接配接在計算機上,這台計算機按照程式向腦傳送資訊,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覺。對于他來說,似乎人、物體、天空還都存在,自身的運動、身體感覺都可以輸入。這個腦還可以被輸入或截取記憶(截取掉大腦手術的記憶,然後輸入他可能經曆的各種環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輸入代碼,‘感覺’到他自己正在這裡閱讀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這便是一種以欺騙感官而體驗到另外一個世界行為。對此,《三體》作者劉慈欣則表示:對于元宇宙的未來表示不看好。

未來是“元宇宙”,還是“飛船派”?轉折點就是現在一、紮克伯格把Facebook更名為元宇宙二、元宇宙是什麼?三、什麼是飛船派?四、為什麼說選擇“元宇宙”還是選擇“飛船派”五、作者親述

并且還表示:假設人類在走向太空文明之前就實作了逼真的虛拟世界元宇宙,那麼人類文明将形成閉環,進而止步不前,最終走向滅亡。

劉慈欣作為科幻小說作者,寫的小說也是關于星際迷航科幻類作品,是以支援“飛船派”無可厚非,而這一句“進而止步不前,最終走向滅亡”,卻是引發了人們對于這兩個東西的思考,人類究竟該怎麼去走呢?

飛船派其實也是有困局,雖然探索的是浩瀚星空,但人類仿佛被困住了一樣。如果沒有發明可以穿越蟲洞,或者瞬間飛躍幾萬光年的機器,那麼人類曆史上,能否走出銀河系,都是一個未知的難題,難道人類就一定要被困在這銀河系中,其他星系都去不了嗎?這也許隻有我們的後代能夠回答,也許我們終究一生就無法得出确切的答案!

是以我們是向内尋求感官刺激——元宇宙,還是繼續我們的苦行僧——飛船派呢?

作者我本人其實就是在2019年時候加入過一個ar/vr類公司,很早之前vr/ar概念其實就爆發過,而當時我便是加入了那家公司,也玩過大大小小的vr/ar産品,包括我個人的畢業論文也是寫關于vr/ar類文章。

未來是“元宇宙”,還是“飛船派”?轉折點就是現在一、紮克伯格把Facebook更名為元宇宙二、元宇宙是什麼?三、什麼是飛船派?四、為什麼說選擇“元宇宙”還是選擇“飛船派”五、作者親述

其實作在的vr/ar類産品并不是非常成熟,玩起來也沒有很有沉浸感的感覺。大多數都隻是一個概念産品,玩的遊戲很多,但很多遊戲其實千篇一律,其實本質原因是現在的一個技術還是不夠完善,當做小遊戲偶爾體驗一下還是不錯,或者躺在床上看個電影還是不錯。

但對于像《刀劍神域》《黑客帝國》《頭号玩家》那樣的遊戲,還是任重而道遠,能否研發出來這種沉浸式的遊戲還是一個難題,何況還要購買一個能夠讓你有感觸的沉浸式衣服,難度還是不小的。畢竟在遊戲裡面很多觸感無法感覺到,那麼“沉浸”這兩個字就完全是天方夜譚。

是以這才是轉折點,如果支援元宇宙的人多,那麼這個世界便會向内尋求發展,對于航天,探索浩瀚星空的任務,投入變少,便變得更為艱巨。但如果選擇飛船派,那麼便要忍受可能是沒有盡頭的未來,一輩子也出不去的銀河系。

正如很多人在2019年冬天時,并沒有意識到,這次疫情能夠影響這個世界這麼久。也正如現在,沒有人意識到,你的選擇對于未來的發展,會産生怎樣的效果。

在這兩個萬億市場裡,你支援哪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