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自9月25日“啟航”以來,中國銀河證券2021年“投資有道-财富論壇”累計走進蘭州、桂林、武漢、佛山、中山等12座城市,邀請近30名行業内重磅嘉賓與投資者線下零距離對話,力繪财富曲線。11月6日,“投資有道-财富論壇”來到深圳,這也是本屆論壇的收官之戰。
作為中國銀河證券為高淨值客戶準備的投資盛宴,“投資有道-财富論壇”已連續舉辦三屆,論壇以宏觀行業研究、投資交易政策、時下熱點行業為主題,邀請“政策+公募+私募”組成嘉賓陣容。本周深圳場的三位嘉賓就是來自公、私募領域一線資深從業者,圍繞時下資本市場諸多熱門話題和重點行業,分享财富管理的真知灼見。
“投資有道-财富論壇”深圳站活動現場 圖檔來源:中國銀河證券
把脈政策機遇 解碼國防軍工産業
今年釋出的“十四五”規劃明确提出:“統籌發展與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築牢國家安全屏障”等内容。本場論壇上,鵬華基金量化與衍生品投資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陳龍,就此通過深度分析軍工行業的政策動向、運轉邏輯、發展方向,為投資者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國防軍工行業的投資邏輯和行業機會。
陳龍首先指出,國防軍工具備一定的産業鍊屬性,與裝備制造、材料、資訊化等行業環環相扣,核心産業方向分為武器裝備制造和國防資訊化轉型。“具體來說,武器裝備制造是指包括航空、航天、船舶和兵裝等的多個領域,産業鍊涉及原材料、零部件、分系統、總裝和設計等上中下遊全鍊條。”受益于“十四五”期間裝備列裝的放量建設目标,陳龍預測武器裝備的稀缺性會引發估值溢價預期。除此之外,随着“十四五”我國國防資訊化建設啟動,國防資訊化也将成為未來軍費重點投入的方向之一,由于軍工行業的特殊性,該領域的國産自主可控産業也将進一步加速發展。
由于國防軍工行業與國家政策緊密相結合,陳龍在分享中為投資者梳理了“十三五”以來我國軍事管理的相關政策檔案後指出,“十三五”之前是我國重點型号裝備定型或者小批量列裝階段,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2018年以來我國加大實戰化訓練,解決從有到使用、再到逐漸形成戰鬥力的問題。展望“十四五”,将是我國武器裝備的放量列裝階段,通過新型裝備大批量的列裝,正式形成我國軍隊全新的作戰裝備體系。
陳龍強調,“十四五”是我國武器裝備建設的戰略視窗期,軍工行業将迎來重要的産業拐點,政策紅利和産業高景氣度趨勢已然十厘清晰,具備長期成長邏輯。“從基本面的角度來看,投資者應該關注2022年排産計劃落地、估值切換帶來的跨年行情。”展望後市,陳龍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該闆塊跨年行情。
聚焦行業熱點 優質觀點持續輸出
本場論壇不光精彩呈現了嘉賓對某一具體行業闆塊的專題分享,還邀請行業大咖結合行業熱點事件,對資本市場熱點動向加以分析。
擁有24年投資經驗、曆史管理規模曾達到399億人民币的譽輝資本董事長董良泓即在論壇上分析了“能源安全”與“雙碳”蘊藏的投資機會。他表示,“雙碳”代表着全球傳統工業時代的結束和新發展時代的開始,與中國現在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時間點重合,同時又是中國與發達國家能夠對話合作的,少有的且處在優先位置的領域。
董良泓預計,未來電站建設會進??個高速發展期,同時也會輸出到“?帶?路”的沿線國家,幫助其建設太陽能電站系統及配套設施,這其中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除新能源外,董良泓也在會上表示,看好以“專精特新”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票,特别是聚焦在制造業領域的相關個股。在具體投資标的篩選上,他指出投資者應着重關注主導産品符合《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的企業:即從事細分産品市場屬于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關鍵基礎材料;或符合制造強國戰略明确的十大重點産業領域,屬于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有關産品;或屬于産業鍊供應鍊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補短闆”産品;或屬于國家和省重點鼓勵發展的支柱和優勢特色産業等領域。
上海衍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副總裁胥烨在分享中介紹了量化投資這一投資戰略,通過分析量化投資戰略的發展曆史、國内量化基金現狀以及量化投資政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投資流程和操作邏輯等,在波谲雲詭的資本市場中為投資者分享一種科學客觀,以計算機和資料分析為基礎的投資方式。胥烨認為,雖然近兩年國内量化私募異軍突起,百億量化私募已超過10家,頭部機構已邁過千億大關。但國内量化投資的規模還是遠不及成熟金融市場,國内量化市場仍然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随着本場活動的結束,本屆财富論壇也已正式落下帷幕。通過該系列活動的舉辦,中國銀河證券希望通過為投資者分析當下國内外宏觀經濟形勢,剖析a股市場投資機會與财富配置政策,提升資管行業大時代背景下投資者的選擇與配置理念,最終幫助投資者管理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