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鳄魚在我們的印象中總能與兇惡、冰冷劃等号,像《殺人鳄魚潭》、《史前巨鳄》等驚悚恐怖電影更是加深了這個印象。與生活在史前地球上的那些鳄魚相比,今天地球上的鳄魚大都是些小家夥。為了更全面系統的介紹史前著名的鳄魚,小盜龍将之前釋出的相關科普文集合整理到一起,形成“史前巨鳄”系列,希望能夠滿足大家對于史前巨鳄的好奇心。
“史前巨鳄”系列第六個介紹的是喙嘴鳄,一種曾經生活在印度的長嘴巨鳄。
1840年,當改變中國命運的鴉片戰争爆發時,一支由英國科學家福爾克納(falconer)和考特利(cautley)率領的考察團來到印度的荒野中挖掘化石。在發掘中,人們發現了一塊屬于巨型鳄類頭骨的化石。
圖注:喙嘴龍的化石素描圖,圖檔來自網絡
巨型頭骨碎片的發現讓整個團隊為之一振,大家開始賣力的在化石點展開更大規模的挖掘,想要找到更多化石。遺憾的是,盡管大家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卻沒有再找到更多的化石。
在印度發現的化石幾乎是在第一時間被裝上了前往英國的商船,當船隻抵達英國後,化石給送到了博物館之中。福爾克納和考特利研究了他們的發現,這顯然是一種巨大鳄類的颌骨,而且其應該長有很長的口鼻部,類似于生活在印度的食魚鳄。
圖注:僅有的喙嘴鳄化石,圖檔來自網絡
根據化石表現出來的特征。福爾克納和考特利在1840年建立了喙嘴鳄屬(rhamphosuchus),意思是“長有喙嘴的鳄”,模式種名為“rhamphosuchus crassidens”。
由于僅僅發現了喙嘴龍的口鼻部,古生物學家隻能将其套用在現代鳄類中推測其體長。起初,古生物學家認為喙嘴鳄與同樣生活在印度的印度食鳄魚相似,套用其身體比例計算之後得出喙嘴鳄體長達到15至18米,體重20噸,這可是史無前例的超級鳄類了。
圖注:喙嘴鳄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檔來自網絡
随着研究的深入,古生物學家發現喙嘴鳄與馬來鳄的關系更近,其體長經過重新估算後确定為8至11米,它依然是最大的鳄類之一。
圖注:喙嘴鳄的頭骨複原,圖檔來自網絡
圖注:馬來鳄,圖檔來自網絡
顧名思義,喙嘴鳄長有長長的嘴巴,在其嘴巴中長有近80枚尖長的牙齒,這些牙齒呈圓錐形,互相交錯咬合在一起。喙嘴鳄的一雙眼睛長在腦袋頂上,其可以僅僅将頭頂露出水面觀察周圍的環境。像其他鳄類一樣,喙嘴鳄的身體臃腫,身後的尾巴又寬又長,在水中遊泳全靠大尾巴啦。在喙嘴鳄的身體兩側長有較短的四肢,腳趾之間長有蹼。
從外形上看,喙嘴鳄或許與馬來鳄沒有太大的不同,隻是體型上更大更壯實。
圖注:生活在水中的喙嘴鳄,圖檔來自網絡
喙嘴鳄生存于距今2300萬年前至500萬年前的中新世,其分布于印度的河流、湖泊、沼澤等淡水環境之中。盡管長有長長的口鼻部,但是不要被喙嘴鳄适于食魚的相貌迷惑,它們可是兇猛的掠食者。根據今天對馬來鳄食性的研究,其不僅僅吃魚,還會吃食蟹猴、小鼷鹿、野豬、狗、鳥、巨蜥、蛇、蝦等,也就是說喙嘴鳄也會以當時生活在淡水和陸地環境中的各種動物為食。
圖注:捕食大型靈長類的喙嘴鳄,圖檔來自網絡
喙嘴鳄會在水中追逐魚蝦,也會潛伏在靠近岸邊的水中等待前來飲水的動物。由于缺乏相關地層和生态環境的資訊,我們沒法列出更多與喙嘴鳄生存在一起的動物名單。
喙嘴鳄以其11米的體長成功進入史前巨鳄俱樂部,而且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鳄類之一,不過其體重可能要低于著名的帝鳄、普魯斯鳄、恐鳄等。在未來,希望能夠發現更多喙嘴鳄的化石材料,以便我們更加清晰的了解這種巨鳄。
參考資料:
1.heilprin, angelo (1974). the geographical and ge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animals: the international science series vol. 57. ayer publishing. isbn 0-405-05742-3.
2.head, j. j. (2001). "systematics and body size of the gigantic, enigmatic crocodyloid rhamphosuchus crassidens, and the faunal history of siwalik group (miocene) crocodylian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1 (supplement to no. 3): 59a. doi:10.1080/02724634.2001.1001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