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出翅膀的豬才不會摔死!馬雲:做強和做大之間還有個“做好”

長出翅膀的豬才不會摔死!馬雲:做強和做大之間還有個“做好”

人比人氣死人。

2018年快結束的時候,“知識經濟”的傑出代表羅振宇搞了個四小時的跨年演講,從時間到空間,從人生到創業,說得是個天花亂墜。

然後就被人批到體無完膚,被人拿去和權健并列。

羅振宇不服氣,“剛剛去把賣我健身卡的罵了一頓。我減不了肥,不賴你們賴誰?明天還準備去罵書店,誰都别攔着。(兩個捂嘴笑)”

是該笑,因為注意力就是真金白銀,凡是沒有被批評、群毆過的人,也配說自己紅?

這說明羅振宇還是要繼續修煉,你看他在湖畔大學的校長馬老師,人家已經是金身成就,刀槍不入了。

比如在2019年1月4日的2018世界浙商上海論壇上,馬雲說得話不多,但都是直指要害,聽者都是心悅誠服,然後呢,幾乎沒有一個跳出來指摘馬雲這個那個的。

這就是功力和水準。

長出翅膀的豬才不會摔死!馬雲:做強和做大之間還有個“做好”

真金不怕火煉。

馬雲所說的确實是入骨三分,他的演講雖然話少時間短,還有一些重複以前的觀點,但架不住人家貨硬、内容的含金量高啊。

這些内容要是換成羅振宇來講,大概時間要多加上幾個小時,而且還沒多少人信——雖然都是創業者,但馬老師的段位要高幾個層次,校長和學生之間還是不要拿來比較了。

是以,下面說說馬老師的觀點,還是主要講給企業家聽的,其中有幾段内容對創業者來說,可謂是苦口婆心,忠言逆耳利于行。

「2019年,每個企業關注一下自己的客戶,關注一下自己産品、技術、組織是否需要更新,投資方向是否需要調整。」

産品和技術不談,隻說這個組織能力,很多企業就經不起推敲。

組織就是企業的上司者、管理層、員工和管理機制,而「什麼叫戰略?戰略,是考核一個上司者對未來的判斷力,什麼是判斷力?看問題的廣度、深度、角度。不好有不好時候的機會;好有好時候的的災難。戰略是對未來的判斷力;戰役能力是組織能力;戰術是執行力,也就是員工素質。」

對那些天天抱怨的企業家來說,他們有說明戰略眼光和判斷力?

現在的問題一般都是因為老闆決策錯誤的結果,是以曹德旺就說過,如果老闆的決策不行,你的眼光和判斷錯誤,那别人憑什麼服你?

長出翅膀的豬才不會摔死!馬雲:做強和做大之間還有個“做好”

「90%的人在埋怨宏觀經濟,但90%倒下去的企業跟宏觀經濟一點關系都沒有。」

企業家要從“眼睛往外”到“眼睛往内”,少談點宏觀的“大道理”,多想想自己的“小道理”——過去六個月内,你到底學到了什麼?改變了什麼?你的團隊是否完善了?......

這些問題,很多老闆都回答不好。

連做到世界一大“經濟體”的馬雲都在談“小道理”,認為做好自己的公司才是正經事,你們憑什麼去像經濟學家一樣分析來分析去,抱怨來抱怨去?

那不就是扯淡嘛!

「 社會有機會的時候我們為社會創造價值,社會沒機會的時候我們要為自己創造價值。」

關鍵是改變自己,真正的更新是自己能否更新,有些老闆老想着去改造人,你的腦袋還是漿糊呢,你能夠改造誰?

「你連你媽都改變不了!」

幾乎每家企業都盼着做強做大,但做強做大之間還有個“做好”。

而要想做好,先從改變自己開始,然後才是改變自己企業的人才結構、組織結構、kpi等組織設施。

馬雲說,花時間教育訓練員工、提升員工的能力。員工強大了,你企業才會強大。這些基本功,要做好。

連基本功都做不好,又談何做強做大?

長出翅膀的豬才不會摔死!馬雲:做強和做大之間還有個“做好”

「今天我們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再依靠簡單的管理已經不行了,我們需要真正的營運。」

可以說,以後的企業競争,很大程度上将會是企業精細化經營能力的競争。如果你對企業的營運管理不夠精準,那麼你的企業就會消耗大而效率低,結果隻能是被淘汰掉。

不要自以為是,隻有半瓶子醋的人才覺得老子天下第一,我們看馬雲做網際網路這麼牛了,他還說自己“對網際網路的認識都很淺薄”呢。

「知道自己不懂,不斷微調和改變自己,而不是固執地去做一些事情」

隻有這樣的思維方式,人才能夠不斷進步,企業也才可以不斷發展。

最後,不要焦慮風口,小風口幾乎每年都會有的。真正的問題是,雖然風口來了,豬都會飛。但風一過去,摔死的一定都是那些豬。是以,要想不摔死,就必須長出翅膀才行。

要記住,企業隻有不斷的完善自己,才是唯一的正确道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