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個習
“你這垃圾袋挺能藏啊?”
“你那挂鈎上都是啥?給我拿下來,我們規定挂鈎上都不準挂東西的”。
一次學姐查寝,将某職業學院推上了熱搜,同時,也引發了大家對大學“奇葩”規定的熱議。

那麼,大學都有哪些“奇葩”規定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長長見識!
個人認為,“垃圾桶裡不能有垃圾”屬于最“奇葩”的規定,垃圾桶裡不能有垃圾,意味着要頻次很高地去換垃圾袋,或者大家都不往垃圾桶裡扔垃圾。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可能就是壓根不要在宿舍放垃圾桶。
而地上不能有頭發,就更離譜了!
聽說,為了檢查地上到底有沒有頭發?某校學生會檢查人員會脫了鞋穿着白色襪子在地上走一圈,真是長見識了。
這一規定,對于“手殘黨”來說最為緻命,為了将被子疊成豆腐塊,這意味着我每天都要提前一個小時起床,然後,開始一遍又一遍去疊被子,直到将其疊成“豆腐塊”為止。
這讓我不禁想到了一門“生意”,那就是疊被子手藝好的同學,每天早上可以幫其他手殘的同學疊被子來賺外快。
關于這一規定,也無法了解,寝室不允許有挂鈎,不允許挂東西,晾衣架上不能有衣服,那你把衣櫃搞得夠大也行啊,全塞裡面就完事了。
但是,現實是很少有學校,可以做到這一點,大部分衣櫃都是又小又少。
特别是女生寝室,大家東西又多,總不能把衣服都疊起來然後鋪在床上睡在上面吧。那剛洗的衣服怎麼辦?為了應付檢查,将滴着水的衣服放在衣櫃裡?
桌子上不能放東西,那還要桌子幹嘛?
我們都知道,大學寝室每個同學都會有一個桌子,用于放置書籍、電腦等學習用品,而有些學校卻規定桌子上不能放東西,你說奇怪不奇怪?
隻為了宿舍檢查,為了所謂的“整齊”,隻能把能看得見的東西都統統藏起來。
看到有些同學吐槽,學校強制大一、大二學生每天早上起來跑操,并且重點其實是點名。
5點多就要起來,光點名就搞半個小時,大冬天的站在操場上凍得半死,還不讓戴帽子,圍巾都不行。
而真正跑操的時間都不到十分鐘,完全為了形式主義。
還有同學說,不光早上跑操,我們學校還要做課間操,随着《時代在召喚》音樂聲響起,仿佛又回到了遙遠的國中。
有很多學校規定學生不能在宿舍吃飯,更不允許帶外賣回宿舍,即使是食堂的飯也不行。
看來在宿舍吃個飯都得藏着掖着才行,真的是同情這些學校的學生,簡直就跟做賊一樣讓人難受。
關鍵是學校食堂又小,吃飯都得分批去才行,還不讓帶回宿舍吃,還咋吃飯。
大學禁止談戀愛就有點離譜了,你說國小、國中、高中禁止談戀愛還有情可原,畢竟,“早戀”容易耽誤學習嘛。
但是,到了大學,大家都已成年,你還禁止人家談戀愛,這是不是就有點過分了呢?
莫非都等畢業了再去相親嗎?婚姻問題也是人生大事啊,大學不脫單,畢業後脫單會更難!
我們都知道,大學英語四六級對于大學生來說很重要,而過英語四級最容易的時間段可能就是大一了。
但是,有不少學校卻禁止大一新生考英語四級,這就意味着等允許你考四級的時候,可能那點英語知識已經忘得差不多了,難度自然提升不少。
類似的大學“奇葩”規定還有不少呢,不再一一列舉。
從這些規定也能夠看出來,有些對學生來說确實有一定積極意義,但是,大部分都有着嚴重的“形式主義”,其存在的意義并不是很大。
看到有不少同學在吐槽,感覺上的不是大學,而是高中,上了大學居然比高中還要嚴格。
那麼,是不是越差的大學,這種形式主義會越嚴重呢?
網上一直流傳着這樣一種說法:“一流大學抓學習,二流學校抓紀律”。
其實,這種說法并不是空穴來風,一般來說,越好的大學,氛圍會越好,然後,也會越發自由,對學生的限制也會越少,而越差的大學,限制相對來說會更多一些,很多還不人性化。
是以說,也希望高校能夠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不要搞一些形式主義的規章制度,多做一些人性化的規定。
也希望大家能夠在大學,做到自律自強,成就更好的自己,因為,很多情況下我們改變不了現實,隻能改變自己。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贊轉發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