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編輯:大臉貓 熱線電話||5369528、5369523

中國郵政定于2019年8月3日發行《五嶽圖》特種郵票1套5枚,小全張1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别為:日觀晴曦、太華清秋、融峰雨色、恒塞積雪、二室争奇。據了解,《五嶽圖》卷為明宋旭繪,絹本,設色。全卷共分五段,每段縱24.7厘米,橫約75.9厘米,故宮博物院藏。這是泰山古畫首次被印上郵票。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泰山的奇山異水,吸引了衆多畫家的目光,丹青揮灑,創作了大量的泰山題材畫作,除去明宋旭《五嶽圖》卷外,六朝至民國有畫流傳或有目可查者,不下三百幅。泰山名畫成為泰山文化中一株奇葩。

01

封禅告祭圖繪繁盛

曆代帝王泰山封禅告祭,大多都由丹青聖手為之“畫影圖形”,留下了諸多氣勢恢宏的長卷。漢武帝封禅時,曾獲方士公玉帶所獻《明堂圖》,所繪為傳說中黃帝封禅泰山時之宮室建置。宋代畫家夏侯晟追摹漢武帝登封場景為《漢武封禅圖》。隋代兖州刺史薛胄曾遣博士制《封禅圖》。唐代随着東封大樂的不斷奏響,《封禅圖》也成為畫家競相描摹的選題。

唐太宗時畫家閻立德繪制《封禅圖》。唐玄宗封禅泰山,畫工競摹為粉本,最著名者當推吳道子等所作《金橋圖》與《東封圖》。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南巡圖》局部)

宋真宗封禅,翰林學士李宗谔上《泰山登封》、《社首山降禅》、《朝觐圖》、《祥瑞圖》等。董逌《書封禅圖後》中描述:“龍旌千節,豹尾萬纛,……羽衛威儀,稽自典禮,此帝王之盛節。”钜麗壯闊的場景躍然紙上。康熙帝登泰山緻祭。宮廷畫師王翚等奉诏繪制《南巡圖》,其第三卷便是記錄康熙帝南巡登岱場景。圖卷生動描繪了康熙帝巡禮泰山的景象,構圖精制,疏密有緻,人物栩栩如生,是康熙帝崇祀泰山的真實記錄。

02

泰山畫風啟自王蒙

曆史上不僅名畫衆多,還曾出現獨特的“泰山畫風”, 畫風開啟自元明之際畫家的王蒙。王蒙早年便曾北遊泰山,對其繪畫創作産生了重要影響,清康熙山水畫家汪文柏《見泰山二首》注:“《畫苑》記王叔明見泰山石理,因悟皴法,一生所畫皆泰山也。”清末畫家林纾《登泰山記》亦悟及此:“(泰山山峰)律以皴法,類黃鶴山樵,細紋麻起,回複窅窱。發其秘者黃鶴,嗣其傳者石谷(王翚)、墨井(吳曆)也。”

當代書畫名家趙俪生先生對此更有極深刻的領會,其稱:“黃鶴山樵的山水畫的特征,是以泰山為模特兒,與江南山水之濕潤潤水淩淩者不同;北方較幹燥,山皮上長一層毛絨絨的草,故黃鶴山樵的山水每表現為毛絨絨的。此不用濕筆,不顯水暈,而用幹筆焦墨或宿墨畫之,畫畢稍加水皴而已。此點是很精緻的一個内容。”從這個角度講,泰山不啻成為王蒙繪畫的靈感源頭與精神聖殿。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岱宗密雪圖》局部。)

當元明易代,王蒙欣然就任泰安知州,到任後“朝夕畫泰山作畫”,并與同僚、時任濟南府經曆的陳汝言結為畫友,兩人合作完成一幅泰山巨制——《岱宗密雪圖》。這時的泰山畫壇,不僅有領軍人物王蒙,還有源自泰山的獨特畫法,有重要畫家(陳汝言)加盟,有重要代表畫作(《岱宗密雪圖》)傳世,甚至還有衆多的地方士人參與“臨池染翰”,“泰山畫風”實已開啟。但朱元璋文化專制政策與對文士的殘酷屠殺,導緻王蒙與陳汝言這兩位泰山畫壇巨子雙雙遇害,“泰山畫風”遂傳之未廣,隻留下後世登岱者面對山水勝迹發出“畫豈王蒙得”的無盡感歎!

03

吳門揚州畫幟獨秀

考察曆史上的衆多畫派,就會發現明代“吳門畫派”與清代“揚州畫派”畫家在泰山創作活動較多,作品影響較大。吳派從開山宗師沈周到中堅文征明,都有泰山圖巨作傳世;其他吳門畫家如王寵、葉澄、錢榖、謝時臣、盛茂烨、宋旭、陳裸、陳煥、張複等,也有多幀泰山圖繪。“揚州畫派”代表人物華嵒、高鳳翰、李鳣、金農、鄭燮都與泰山有着丹青因緣。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羅聘登岱圖)

其中與泰山關系最密、作品尤多者當首推羅聘:羅聘一生中曾三繪岱宗圖——乾隆三十八年初作《登岱圖》,這幅山水長卷,以青綠淡赭為主調,氣勢磅礴,寫出畫家心中之嶽。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應泰安知府朱孝純之邀至泰安,留住三月,三登岱宗,歎為平生之奇遇,繪制《雨中泰山圖卷》及小幅景圖多幅,所畫則是眼中之嶽。後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又為友人鄧石如繪《登岱圖》軸,圖取日觀峰頂一角,懸崖之下,雲煙缭繞,畫中之人身臨絕巘,思緒萬千,用筆揮灑自如,所繪為晚年畫家的夢中之嶽。

04

黃易泰山畫作最富

古代畫家中繪制泰山圖最多者,系清金石書畫大家黃易。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黃易首登泰山,便作《登岱觀碑圖》,後又為友人李鼎元繪《登岱圖》。嘉慶二年(1797年)黃易兩度至泰安訪碑,繪成粉本二十四幅,題曰《岱嶽訪碑圖冊》,澹墨簡筆中富有金石韻味,為黃易之代表作。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登岱觀碑圖 鏡心 紙本)

此外見于記錄的黃易畫作,還有《泰岱春意圖》、《岱岩探碑圖》、《靈岩高峻圖》、《黃秋盦司馬功德頂訪碑圖卷》、《黃小松訪碑冊頁》、《新甫得碑圖》、《得碑十二圖》(第三幅為《肥城孝堂山石室圖》)、《泰山二十四景》手卷(與《岱嶽訪碑圖冊》内容相同)等。總計不下五十幅,可謂洋洋大觀。

05

泰安畫師獨樹一幟

泰安本地畫家也緻力于泰山圖創作,由于他們比鄰名山,日親山水,得岱宗真面目,筆下之泰山具有不同一般的神韻。清泰安人金簡擅畫山水,嘗為趙國麟作《泰山丘壑圖》,時人推為奇作。米希伊嘗繪《泰山圖》長卷,知縣徐宗幹題贈“品重南宮”。肥城唐仲冕嘗繪《陶山望杏圖》,其子唐鑒嘗繪《岱麓耕(一作瞻)雲圖》。泰安梁履占繪《泰山全圖》,“自岱宗坊至太平頂,十二紙”。萊蕪侯西午繪《泰山圖》。又有号汶陽散人者,繪有《泰山勝景圖》十馀幅,今見兩幅,一為《岱宗坊圖》,另一為《王母池圖》,布局寫實,色彩豔麗。民國黃雲谷曾作泰山全景圖和分段圖傳世,李東辰有孔子登臨處、紅門宮水彩畫四幅。用水彩摹繪泰山,為泰山圖增添新畫種。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油畫《寺廟》)

06

外國畫家競繪泰山

泰山風光不僅為中國畫家寫入丹青,亦為西方畫家所關注。日本畫家鈴木芙蓉據明崇祯朝所刊版畫集《天下名山圖》,摹繪為《唐土名山圖會》,收錄“唐土”(日本古時對中國的稱謂)泰嶽等名山勝景55幅。日本近代畫家橋本關雪1917年繪《泰山圖》絹本,畫面以十八盤、南天門至玉皇頂為主景,釆取青綠山水技法,将山峻岩奇展示無馀。英國女畫家艾米麗·喬治亞娜·坎普畫有《泰山》水彩畫。美國女畫家瑪麗·奧古斯塔·馬利亦有泰山畫作。西方泰山畫中最負盛名之作,首推澳洲現代派畫家伊安·費爾韋瑟油畫《寺廟》。1933年費爾韋瑟在雪夜登上泰山,獲得極大的藝術靈感,28年後他完成《寺廟》,運用起伏、優美的書法式線條造型來描畫心中的泰山聖境,是費爾韋瑟最優秀的畫作,現展示于堪培拉澳洲國家博物館中。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盛烨泰山松)

07

泰山曆代名圖荟萃

曆代泰山圖創作不僅名家衆多,而且佳作疊現。今略舉其中著名作品:

目前所知最早的泰山圖出現于六朝,東晉夏侯瞻有《東嶽圖》,南朝宋陸探微有《五嶽圖》。

唐五代時期王維有《泰岱秦松圖》,李思訓有《泰山圖》,關仝有《側作泰山圖》,董源有《泰山圖》。

宋代蕭照有《嶽祠漢柏圖》,趙伯駒有《岱嶽聽瀑圖》立軸,趙孟頫有《竹溪六逸》鏡心,柯九思有《壽高秦松》。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錢榖(1508-?)泰山圖扇面)

元明之際王蒙有《岱宗密雪圖》。明代王绂有《岱嶽春雲圖》,呂棠有《泰山春雲圖》,沈周有《大夫松圖卷》、《日觀峰觀日出》,文征明有《泰山圖》,王寵有《泰山圖》,葉澄有《泰山圖》,錢榖有泰山圖扇面,謝時臣有《泰山松嶂圖》,盛茂烨有《泰山松圖》,宋旭有《岱麓秦封》、《泰岱千岩》圖,陳裸有《岱嶽秦官扇》,陳煥有《泰岱喬松圖軸》,張複有《泰岱春雲圖》,藍瑛有《泰岱崇秀圖》,範景文有《五大夫松圖》,張成龍有《泰山喬嶽》,恽向有《五松圖》。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石珤祭泰山圖)

清代梅清有《泰山圖》,王原祁有《泰岱圖軸》、《東嶽泰山軸》,王翚有《泰嶽松風圖軸》、《泰山春雨圖》、《泰岱晴雲圖軸》,黃鼎有《泰岱覽勝圖》、《造化神秀冊·泰岱晴雲》、《羅浮泰岱圖軸》,吳曆有《泰岱記遊圖》,張宏有《泰山松色圖》,袁尚統有《泰山松色圖軸》,王槩有《泰岱喬松圖》,李穎有《岱嶽蒸雲圖》,陳維邦有《十二真圖·泰山觀日》,華嵒有《泰岱雲海圖軸》,高鳳翰有《泰岱秦碑》、《五嶽圖》,李鳣有《五松圖》十二幅,羅聘有《登岱圖》、《鄧石如登岱圖》、《岱宗拜石圖》等,朱孝純有《泰山全圖》、《朝陽山洞圖》、《泰山觀日圖》,朱雲燝有泰山圖多幀,瑛寶有《泰山仰止圖》,乾隆帝有《禦制漢柏圖》、《朗公石圖》與《摩頂松圖》,宗室弘旿有《岱岩标勝》、《岱岩齊壽圖》。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鄧石如登岱圖軸)

唐岱有《泰嶽蒼松圖》、金廷标有《竹溪六逸圖》、李世倬有《對松山圖》,張若霭有《五大夫松圖》,袁瑛有《泰山漢柏圖》,黃易有《岱嶽訪碑圖冊》等,錢杜有《岱嶽望雲》,張崟有《泰嶽袖雲圖》,趙光有《岱嶽喬松》,戴熙有《岱宗密雪》圖,方薰有《泰山紀遊圖》,萬承紀有《吳荷屋松盤攬勝圖》,張庭桂有《登岱圖》,蔣因培有《岱頂搜碑圖冊》,陳昙有《泰山觀日圖》,韓三泰有《登岱圖》,張深有《泰山圖》,徐宗幹有《文峰塔圖》、《泰山圖》,溫肇江有《岱峰晴雪圖》,汪鋆有《泰山圖》,汪鐵樵有《岱頂看雲圖》,周際雲有《秋陰登岱圖》,汪昉有《松門坐月圖》,陳子清有《岱嶽清秋》軸,李嘉福有《岱嶽秦松扇》,吳鴻恩有《歲寒登岱圖》,黃經藻有《泰山圖》,季瀛山有《岱頂觀雲圖》,陳汝玉有《靈山朗公石像》,梁于渭有《泰山日出圖》,陸恢有《泰岱松高圖》、《泰岱五松圖》、《岱嶽支峰軸》、《徂徕一角軸》,馮迥有《岱嶽望雲圖》,黃賓虹有《泰岱圖》、《泰岱壺天閣》等。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1928年張大千作《泰山圖》)

民國時期何維樸有《林文直公登岱圖》,吳昌碩有《徂徕之松》,林纾有《泰山觀日》軸,汪孟舒有《泰山詩畫遊圖冊》,姚華有《石塢行幽》,齊白石有多幅《岱廟圖》,夏敬觀有《泰山黑龍潭圖》,陳衡恪有《碧霞元君祠圖》,哈麟有《五松圖》扇面,金城有《岱宗夫何如》軸,鄧春澍有《岱嶺觀雲圖》,黃起鳳有《岱嶽鴻濤》手卷,吳湖帆有《一品大夫圖》,張石園有《登泰山南天門圖》,張大千有《泰山秦松》、《泰山南天門》、《潑彩林壑泰山圖》等,徐悲鴻有《泰山一角圖》,溥儒有《岱嶽峰色》、《泰山松》、《岱嶽雄姿》、《岱廟雙柏》、《岱廟蒼松》多幅泰山圖。王念慈有《泰山訪碑圖》,劉海粟有《泰山飛瀑》、《泰山五大夫》、《古柏圖》等,陳定山有《岱宗秋霁》,李秋君有《泰山喬松圖》,趙望雲有《泰山社會寫生畫集》,陳少梅有《泰岱松風》扇面,朱梅邨有《岱宗晚翠》。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齊白石 岱廟圖)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饒宗頤繪泰山圖)

從特種郵票《五嶽圖》裡的泰山古畫說起……

泰山學院泰山研究院教授 周郢

*版權聲明:公衆号如需轉載泰山工作室原創内容,請背景聯系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将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